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趣讀丨張齊賢:吃出來的名相

趣讀丨張齊賢:吃出來的名相

宋太祖趙匡胤算是歷史上一位傳奇的皇帝了,他文化程度不高,深知「馬上得天下,以文治天下」這個亘古不變的道理,所以他在太廟中為後世子孫立下「不得殺士大夫」的祖訓密誓,定下「重文輕武」的國策。張齊賢之所以能得到「吃出來的名相」的名號,與此不無關係。

趣讀丨張齊賢:吃出來的名相

張齊賢像

在村裡富裕人家吃頓飽飯

張齊賢(942年~1014年),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南)人,後徙居洛陽(今屬河南),北宋著名政治家。張齊賢縱然家中貧困、衣衫寒酸、天天挨餓,身材仍舊高大魁梧,風骨偉岸。他經常感嘆自己今生沒能吃上幾頓飽飯,記憶最深的一頓飽飯,是在村裡富裕人家設的食施齋上吃的,席罷,他還是覺得沒吃好,忽然見人家的房檐上掛了一塊牛皮,趁人不備取下來煮著吃了,這才算是真正吃飽了。

蹭了強盜一頓飯

有一次,一夥強盜在旅店裡面吃吃喝喝,住店的人嚇得連跑帶躲,張齊賢徑直走過去,作了個揖,直截了當地和他們說:「我窮人一個,想和各位一起吃個酒足飯飽,可以嗎?」強盜們很高興地說:「秀才你肯委屈自己,有什麼不可以?看看我們都是粗人,還怕你笑話呢。」連忙給他讓座。張齊賢說:「做強盜的,不是卑鄙的人,都是世上的英雄。」他一邊說,一邊拿了個大碗倒酒喝,吃得像虎狼一樣。這群盜賊看傻了,都犯嘀咕:「他真是個當官的料子。要不然怎麼能如此不拘小節呢!」

皇上的飯也敢吃

相傳趙匡胤到西都巡遊,行至洛陽時,張齊賢為了祈求一頓飽飯,攔住了皇上的「座駕」。張齊賢道:「我要給皇上諫言。」趙匡胤以禮賢下士之名召見他,張齊賢先不諫言,卻問皇上有吃的沒——諫言是借口,其實是真心想混頓飽飯吃。趙匡胤見此人不一般,吩咐下人端來酒菜,他哪裡吃過這等珍饈美饌?於是一邊吃,一邊向皇上提出富民、敦孝、舉賢、藉田、慎刑等方面的建議。

趙匡胤回朝後,對趙光義說:「我到西都,只得到一個張齊賢足矣。這人挺實誠的,是個忠誠可靠之人,但我不打算授他官職。以後好好鍛煉培養,定能讓他來輔佐你。」在趙匡胤眼裡,實誠意味著忠誠,忠於君主、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必須承認,有些人一望即知,定是非凡人物。

莎士比亞曾說:「有人生而偉大,有人因奮鬥而偉大。」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張齊賢進士及第,先後擔任通判、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還曾為相前後二十一年。看來人們說張齊賢是「吃出來的名相」,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作者王東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有誠才有智慧,無誠只是小聰明
真正的財富來自於一個人內心的充盈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