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杜牧的一首詩,一語成讖,詩人的理想果真未能實現!

杜牧的一首詩,一語成讖,詩人的理想果真未能實現!

折柳送別,以示流連惜別之意,一向是古代文人的傳統。中國歷代詠柳詩,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開始,也大多不脫依依惜別之情。不過,杜牧這首詠柳詩,由於不同的時代心境,不同的詠物對象,而生髮出較多的新意。

《隋堤柳》

唐代:杜牧

夾岸垂楊三百里,只應圖畫最相宜。

自嫌流落西歸疾,不見東風二月時。

據說,隋煬帝酷愛楊柳,故命人沿運河兩岸栽種楊柳,故名「隋堤柳」。關於隋堤柳的盛況,詩人白居易曾有描述:「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 綠陰一千三百里。」隋堤柳是多麼的婀娜多姿啊,令人駐足流連,但由於它和隋朝亡國之君隋煬帝過於密切的關係,不免使其籠罩上一層亡國的悲涼之霧。如白居易之「二百年來汴河路, 沙草和煙朝復暮。後王何以鑒前王,請看隋堤亡國樹」,羅隱的「夾路依依千里遙,路人回首認隋朝。 春風未借宣華意,猶費工夫長綠條」,應該都抒發了詩人對於前朝盛衰興亡的無限感慨。

這首詩前兩句以白描的手法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夾岸垂楊三百里」的美景。試想,詩人途徑運河,舉目四望,兩岸栽滿垂楊,在和風中翩翩起舞,更兼連綿數百里,不失為一幅氣勢磅礴、煙水流霞的水彩畫。後兩句則抒發詩人面對大好景色的慨嘆。一個「疾」字,足見詩人回京心情之急迫。可惜我現在流落江南,要趕著回京,沒有機會欣賞二月春深,東風吹拂時,柳枝那裊娜風流的樣子啊。

表面看來,詩人不過是賭物抒情,表達對隋堤柳依依不捨的惆悵之情。但考慮到作者當時的處境,我們略微可窺見他內心的焦慮和惆悵。唐大中五年,杜牧由湖州刺史調任京城為官,此詩即詩人赴京途中所作。當時詩人已經四十九歲,即將步入人生的盡頭,功名未立,歲月蹉跎,人生失意等多種複雜的情緒堆積心頭,滿腹心酸凄涼,卻無處道來,其痛苦可想而知。之所以來不及欣賞隋堤柳的美景,乃在於詩人還想抓住這人生最後的機遇,早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

杜牧是一位自我期望頗高的詩人,他少年時即立下過「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的人生宏願,然而事與願違,畢其一生,他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令人惋惜。這次自湖州回京拜中書舍人,路上題此詩「自嫌流落西歸疾,不見東風二月時」,結果回京後果真病逝,難道真是一語成讖,詩人的結局,已在這首詩中獲得應驗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詩鬼李賀的一首詩,格調悲壯,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魅力!
這一首唐詩,景與情高度統一,實乃晚唐詩中的精品之作!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