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人很嫌棄五月份生的人呢?五月份出生有什麼忌諱嗎?
在古代有句俗話叫"五月生子勿舉",意思就是五月份生的孩子不養活。為什麼父母不願意養五月份出生的孩子呢?五月份出生有什麼忌諱嗎?
都說"虎毒還不食子",五月份生的孩子好像不在此列。這句從春秋時期出現的俗語,直到今天在一些偏遠地區仍然有人堅信不疑。
那麼歷史上出現這句話的記載是什麼時候呢?
孟嘗君是春秋時期的著名人物了,但是他就是在五月初五出生的,所以史書中曾記載他在出生時被父母拋棄的事情,但是因為他母親不忍心,就把他偷偷藏起來養大了。後來孟嘗君問他的父親原因時,他母親解釋的原因就是:"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故不舉"。
最初開始只是五月初五生的孩子被嫌棄,到後來演變到只要是五月份出生的孩子都被遺棄了。
包括宋代亡國皇帝宋徽宗也是五月初五出生的,因為這個原因,他還特意把自己的生日改到了十月初十,可見他對此也非常的忌諱。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首先,在古代五月被視為惡月,毒氣毒蟲經常出沒,端午節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草,就是為了驅走不幹凈的東西。所以在這個月出生的孩子,會被十分迷信的認為帶來了不好的東西。
但是這是封建社會的看法。
其實程維在《五月生子不舉習俗考釋》推測出這種被嫌棄的原因,是因為五月溽熱。孕婦如果在五月份生產,那個時候講究生產的時候要密不透風,孕婦深受其害,很多人就得了產褥熱病死了。在炎熱的夏季生產,細菌也滋生得快,孕婦、嬰兒死亡率皆高,故深忌之。
這個推測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即便是在醫療條件非常好的今天,很多人也不願意在夏天生孩子,天氣過熱孕婦實在是很辛苦。
所以如果能在五月份生下來的孩子,還能活下來,通常被認為命硬,不利於父母。這種說五月份的孩子就一定很叛逆的說法實在是不太靠譜。在今天醫療條件高度發展的時候,很多時候是沒有大問題的,只要不迷信過去舊社會的生產經驗,通常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