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旋起源簡介

太極旋起源簡介

太極旋(旋經太極)是運動中醫之詞,聽起來可能有些陌生,也許是今天被湖南人首次提出,但她是湖湘太極運動的里程碑……

因為象徵著湖湘太極運動里程碑的「太極旋」(旋經太極)品牌:1、源自中國哲理學開山鼻祖,湖南人周敦頤《太極圖說》哲理根基(太極道);2、依據湖南人尹先生《旋龍功法》旋龍功(旋功);3、繼承湖南人劉杞榮《太空拳》太空武術(天道);4、根據湖南人劉傑《旋經論》旋經理論(旋道);5、融入湖南人鄭佳明《太極旋序》人文學說(人道)而形成「太極旋」。

所以《太極旋》是集太極哲理(太極道)、旋龍功法(旋功)、旋經理論(旋道)、太空武術(天道)、人文學說(人道)於一體的湖湘武術健身養生文化里程碑。《太極旋》:「太極道」、「旋功」、「旋道」、「天道」、「人道」合一。「太極道與旋功、旋道」為「太極旋」即太極旋天人合一。

通過「太極旋」運動能夠起到健身養生、祛病強身、美體氣質,以致達到身體平衡、身心平衡、身理平衡的效果。因而促進人們體質健康與長壽!故為「運動中醫」。

一、太極旋源自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哲學、理學思想根基

周敦頤(1017年-1073年),謚 號元公,北宋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人。文學家、哲學家,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說》《太極圖說》《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

周敦頤的哲學著作《太極圖說》,全文只有249字。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在《太極圖說》中闡釋了其宇宙觀,「無極而生太極,太極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周敦頤以儒家學說為基礎,融合道學,間雜佛學,提出「太極而無極」的宇宙生成論。運用兩推法來說明「一」與「萬」的統一關係。一方面,從一到萬、從本體到一現象:「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周敦頤《太極圖說》原文: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幹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二、太極旋發揚尹先生《旋龍功法》旋龍功

尹先生(1905年-1992年)湖南常德人,享年87歲。民間中醫世家、武術明師,自幼武醫雙修,10歲隨父學醫練武;15歲時已有武名。後習旋龍功法8年,尤精此功。旋龍功技擊實實在在,無多餘程式,無花拳繡腿,健身養生實用價值強。尹先生尋師訪友,接受磨練與深造,功夫精進,以掌功著,尤精掌功鉗拿之術,有「神掌」之稱。相傳曾經佔山為王,劫富濟貧。解放後自辦診所營生,終生治病救人。近80歲高齡時還有扭物似破竹之功力……

《旋龍功法》旋龍功略述

手是氣之流通口,健康之穴道,通過手的旋龍功法練習,養氣用功、意蘊丹田,鍛煉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旋龍功法運動隨體旋轉、勁運手指,氣沉丹田,有助於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旋龍功法運動練習時,人體各部的肌肉和關節的圓活運動,使各毛細血管開放,靜脈、淋巴的迴流加速,因而減輕了心臟的負擔。運氣靈通、緩慢深長,增強呼吸機能、擴大肺活量。

旋龍功法練習,採用腹式呼吸,虛實開合,要求「氣沉丹田」與動作自然配合,使呼吸逐漸做到「深、長、勻、柔」,保持「腹實胸寬」的狀態,把胸部由於運動而引起的緊張狀態轉移到腹部,使胸部寬舒,腹部松靜而充實。

旋龍功法旋轉的弧形動作,能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都能協調參加活動,經過往複的摺疊、開合旋轉,使肌肉、肌腱得到鍛煉。旋龍功法運動,練到一定時間,一般都會產生腹鳴、指尖發麻、發脹、全身松透之感,這是體內行氣的現象,是暢通經絡的反應,常練旋龍功法手有扭物似破竹之功力……

三、太極旋繼承劉榮《太空拳》太空武術精華

劉杞榮(1912年-2005年)生於湖南省沅江縣,享年93歲。六歲開始在家觀摩父輩練功習武;隨名師賀新一學南派少林拳棍。1930年從沅江來長沙市,加入精武體育會。1932年考入湖南國術訓練所正式接受武術訓練。在國術訓練所師從棍術教官范志桂。范志桂是聞名全國的大武術家,有「棍精」之稱。1933年劉杞榮獲湖南省武術散打冠軍。1934年參加第四屆軍隊技術教官劈剌比賽,連勝53名對手,獲全軍冠軍。1936年被選拔代表湖南參加摔跤和拳擊比賽,成績名列前茅,被保送到南京中央國術館及中央國術體育專科學校深造。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劉杞榮任抗日第五戰區幹部訓練團和二十一集團軍軍官將校班武術教官。1939年,湖南舉辦第十三屆全省運動會,劉杞榮經國術訓練所選拔,代表長沙市參加武術散手比賽,榮獲金牌。

四十年代經著名武術家向愷然介紹從武術大師劉百川(孫中山的保鏢)學子母鴛鴦連環腿。

1949年8月,劉杞榮隨部隊起義,迎接長沙解放。新中國成立後,被任命為湖南省體委第一任武術總教練。1959年任全國第一屆武術協會委員。

八十年代成立了湖南省太空拳研究會。1995年旅美任紐約世界太極拳研究協會和北美螳螂學院及圖書館武術教授和顧問,並在紐約成立了「國際太空門武術研究會」

劉杞榮《太空拳》述文摘

太空拳術,融匯氣功、太極、形意、八卦、通臂及摔跤、搏擊精華,拳理內含自然,精神貫注於有形無形之中,有意無意之間。運氣靈通,緩慢深長,內以養氣,外以健身。其特點是,周身旋轉,高低起伏;膚肌骨節,處處張開;前後左右,往複摺疊;進退攻守,氣勢磅礴;開合虛實,動作柔和;速度均勻,剛柔相濟;松靜輕靈,大開大合。以靜制動,動中求靜,靜中運氣。「常練此拳,有如置身太空,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心曠神怡,有飄然若仙之感。」

四、太極旋根據劉傑《旋經論》旋經理論

劉傑, 1957年生,湖南湘潭人。畢業於北京工商大學,曾多次代表省、地、市運動隊,參加過全國性運動會和省運會。曾拜民間中醫世家、武術明師、著名武術家尹先生等為師,學習氣功、太極、摔跤、散打等武術。一九八二年師從中國著名武術家湖南省武術隊第一任總教練劉杞榮老師學習太空拳術。《旋經論》、《太極旋》創編人;旋經太極、旋經堂創始人;太空拳二代嫡傳。湖南省武術協會常務委員,武術教練,國家一級裁判,中國武術段位指導員、考評員。

經過近四十年的體育武術運動鍛煉、體驗和繼承、發揚前輩體育武術健身養生精華創編《太極旋》即旋經太極:功中運旋、旋中運功、功中蘊拳。

劉傑《旋經論》原文:

旋經者,旋之學,旋納之理,勁韻之技,體質之母也。動之則旋,靜之則納,旋納順應,勁韻自然。彼伸吾納旋之緩,吾順彼背旋之彈。動急則急旋,動緩則緩轉,變幻莫測,理唯旋念。筆劃書字,身劃納旋,旋而孵功,納而氣蘊,漸悟旋韻,非久經旋悟,豈能納悟之。納運旋勁,氣蘊丹田,立身中正,虛實轉換;仰之旋天,俯之納地,旋則勁達,納則綳弓;旋必合韻,納必包容,乃旋韻之微妙感。運技甚多,雖勢有別,皆不外乎,勁力之別,質大之勢,速度之差,皆先天自然之能,非技巧而能也。自然旋轉扭乾坤,巧力四兩撥千斤,並非唯力勝,皆旋手四要素之綜合運用:意識之靈魂,勁力之基礎,技術之法門,能量之關鍵。得勁力之功,不能巧技實用、能量轉換者,皆受制於人,旋而不靈無韻所致!若去其弊,須知其旋,悟其韻,踐其行。旋中有納,納中有旋,旋而靈之,納而緩之,旋韻也。旋聚九勁,旋吸攬堵絞斷甩沉彈;韻匯十納,接引繳受歸容解吐出采;其要五運,探逼滾策彈。旋勁愈旋愈靈,旋而有韻,聽其旋悟其韻,九勁十納五運,實用自發,隨心所欲,方能旋轉乾坤。違之五韻失調,旋離譜。

五、太極旋融入鄭佳明《太極旋序》太極人文學說

鄭佳明,1949年生,湖南長沙人。現任湖南商學院文新學院院長、湖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本科)和湖南師範大學(研究生),獲歷史學碩士學位。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EMBA),紅網名譽董事長,湖南電視台金鷹紀實頻道《故事湖南》主持人。被聘為國僑辦「文化中國,名家講壇」專家,曾赴美國、歐洲講學。

先後擔任長沙市嶽麓區區長,長沙市委常委、長沙市委宣傳部部長,中共湖南省委外宣辦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主任,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省社科聯第六屆委員會主席。著作有《湖南城市史》、《長沙歷史文化叢書》等;發表論文百篇以上。在長篇歷史題材電視劇《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和《恰同學少年》中,分別擔任總監製和總策劃,在大型理論專題片《走向和諧》擔任總撰稿。為《太極旋》寫序,擔任太極旋總策劃。

鄭佳明《太極旋序》原文摘

「太極旋」是什麼?太極旋是健身武術,是太極拳的繼承和發展,是太極拳的新探索和新階段。……普及的基礎上如何提高?太極運動如何繼承與發展?成為歷史的課題。廣大太極拳學習者如何直達太極核心,迅速把自己的太極操提升為太極拳?成為迫切需要。劉傑老師一直對太極拳內涵苦苦探索,對太極拳新境界孜孜追求。他創立的太極旋力圖從旋轉現象的角度加深對太極拳的認識和解讀,目的是求解太極拳的共性,探秘太極拳的精微,突出太極拳的重點,突破太極拳的難點,提高太極拳的教學水平,推動太極運動普及與發展。……

首先,太極旋是「道」,她的理論基礎是太極學說,她的學說可以叫「太極旋道」。……

把「無極」與「太極」聯繫起來,提出著名的「無極而太極」論斷的是湖南人周敦頤。這個論斷奠定了理學的哲學基礎,開闢了儒學新境界。周敦頤認為,「無極」是宇宙的本原,人和萬物都是由於陰陽二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構成的。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太極。周敦頤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太極推及「人極」。「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立起了天人合一、天地人一體的哲學思維格局。朱熹認為周敦頤的「太極」說是「推一理二氣五行之分合,以紀綱道體之精微。」周敦頤寥寥數語構建了一個神聖巨大的中國哲學和文化的體系。胡宏說,「其功蓋在孔孟之間矣。」 黃宗羲說,周敦頤有孔子之後,一千五百年來的「破暗」之功。他迎來了中國文明史上的理性之光。……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開篇為:「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對照一下,王宗岳的《太極拳論》開篇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其傳承關係不言自明。太極學說成為太極拳的指導思想,而太極拳成為太極文化連綿不絕的載體。由此可以看到,太極拳的理論淵源,竟來自中國理學之鄉湖南。

太極理論的核心是什麼?是變化、是循環、是互動、是周而復始的圓周運動,是螺旋上升的圓周運動。太極圖的外面是一個圈,裡面兩個陰陽魚環抱回互,邵雍在《皇極經世》中說「其外一圈者,太極也。中分黑白者,陰陽也。黑中含一點白者,陰中有陽也;白中有一點黑者,陽中有陰也」。周敦頤說:「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陰陽是圓周運動、五行是圓周運動、八卦也是圓周運動。圓周運動是太極的核心理念。旋轉是太極運動的精髓與靈魂。太極旋遵從太極理論,繼承和整合了以往太極拳各家之長,發掘以往旋轉運動體現的太極思想,發現了太極理念和太極運動的結合點,找到了太極運動的精神和靈魂。太極旋認為,「旋轉」與「太極」是現象與本質的關係,揭示了一個千古奧秘,更深刻準確地展示了太極拳的規律和原理。正如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說,「所畫之圈由正斜,無非一圈一太極」。 ……

其次,太極旋是拳,可以叫「太極旋拳」。拳是武術,是運動搏擊的技術,兼有格鬥和健身的雙重功能。太極旋在這兩個方面都有新的表現。在遵循太極拳基本規律和繼承太極拳等傳統武術既有成果的同時,「太極旋」旋中運功,功中運旋,旋中蘊拳,在太極拳的基礎上,突出了太極拳中的旋轉運動。……

複次,太極旋是功,可以叫「太極旋功」。「功」是指已有的本領。太極旋以丹田為核心,周身自然旋轉「導引」、「吐納」;由十三種基本功法組成,其中包含了腰、腿、背、樁功及各種武術基本功。學太極拳,就是要在自己的身體上找到太極的感覺,在每一招每一式中都要去體會陰陽的變化。同時在精神修養上面,不管是學禪還是學道,也都要在意識層面上去體會太極的感覺。……太極旋功法是圍繞丹田的圓周運動,「太極旋十八式」博採眾長,刪繁就簡,突出旋轉,意氣融通,練習之中,身形步法剛柔相濟,圓融整合,學習後獲益匪淺。

太極旋強調「心」的作用,「心」不僅僅是心臟,更包括理學講的「心性」。禪宗認為心即是性,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程頤﹑朱熹等認為"性"即"天理","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外導內引,不僅僅導氣,而且要通天地、觀宇宙、遇神明。

嶽麓書院有一副對聯有這樣的句子:「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嶽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此處太極便是修心性。通過太極旋運動,讓人心胸更加寬闊、思維更加通達、身心更加和諧、生活更加平和。太極旋修的是品德、境界、哲學。由於太極旋直抵核心,悠會太極,是學習太極拳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最後,太極旋是經,可以叫「太極旋經」。「經」是經典,是寶貴的經驗總結,指的是這本著作。《太極旋》是一本傳播和教學用的太極旋著作。作者用幾十年的時間,從體育運動和教學的實踐中積累、探索和總結,吸收了太極拳、太空拳、摔跤、散打等武術運動精華,創立了寶貴的「太極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的「氣」,中醫的「氣」,都是些什麼氣?
劃重點!剛入們的太極拳練習者注意了!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