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首詩詞,400多處崖刻,古代文人騷客為何如此偏愛廬山?
文|郭曄旻
廬山雲海
「詩仙」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中寫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很難說,是因廬山的美景引發了詩人的天才靈感,還是詩人的傳世之作使得廬山更加聞名天下。無論如何,李白與廬山確實結下了不解之緣。
開元十四年(726),李白經洞庭湖,順長江而下,初次來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唐代的江州其實轄境不大,一共只有潯陽(附郭縣)、彭澤、都昌三個縣,全州居民2.9萬戶,只能算是中等州。李白到此的目的,其一是看望在江州做買賣的兄長,其二自然是遊覽廬山。
「廬山」這個名字,最早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河渠書》里的「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一句。但太史公只是記載了「廬山」之名,卻對其來歷不置一詞。這或許表明在西漢時期,廬山已是一座眾所周知的名山,故而司馬遷在記敘時,只許直接稱呼而不必另加解釋。傳說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結廬為舍,因名廬山,又稱匡山、匡廬。而司馬遷之後幾百年後的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里也給了一個說法,「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是曰廬江之名,山水相依,互舉殊稱」,認為廬山地處潯陽,古為廬江郡屬地,故以廬江而得名。有理有據,或可備一說。
《望廬山瀑布》,現代,戴敦邦,國畫
在李白之後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用「匡廬奇秀甲天下」來形容廬山的風景,實在不是過譽之詞。廬山長約25公里,寬約20公里,瀕臨鄱陽湖(唐時稱作彭蠡湖)畔,雄峙長江南岸,長江、廬山、鄱陽湖相夾地帶,形成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的壯麗景象,誠所謂「峨峨匡廬山,渺渺江湖間」。廬山的地形成因是斷裂隙起,周圍斷層頗多,特別是東南部和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規模較大。這種斷層塊構造,形成了90餘座奇峰峻岭。有的渾圓如華蓋,有的綿延似長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濤,有的似船航巷海,有的如龜行大地,雄偉壯觀,氣象萬千,山地的周圍是斷崖峭壁,峙谷幽深,但從牯嶺街至漢陽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對高度卻不大,起伏較小,谷地寬廣,造就了「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恰如宋代蘇東坡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兼之廬山氣候溫和宜人,盛夏季節是高懸於長江中下游「熱海」中的「涼島」,故而山中溫差大,雲霧多,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有時山巔高出雲層之上,從山下看山上,雲天縹緲,時隱時現,宛如仙境;從山上往山下看,則腳下雲海茫茫,有如騰雲駕霧一般。
《航拍中國》鏡頭下的廬山開先瀑布
這樣的美景自然吸引了歷代文人騷客。東晉時期,中國山水詩派的開創者謝靈運就在此留下了《登廬山絕頂望諸嶠》:「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但欲淹昏旦,遂復經圓缺。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巒壠有合沓,往來無蹤轍。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與李白同一時期的詩人孟浩然也留詩《晚泊潯陽望香爐峰》,其中有云:「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鍾。」詩中所提到的東林精舍即是中國最早的寺廟園林——凈土宗創始人、高僧慧遠於公元391年創建的東林寺。
在六朝的亂世里,廬山更成為一座士人隱逸之山,以所謂「翟家四世(翟湯、翟庄、翟矯、翟法賜)」與「潯陽三隱(周續之、劉遺民、陶淵明)」著稱。他們喜愛廬山的秀麗幽靜,遁跡於靈山秀水之間。其中最為出名的自然是土生土長的潯陽人陶淵明。他「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脫離官場而隱居故里廬山南麓的玉京山二十餘年,被後人奉為剛正不阿的楷模。公元427年陶淵明逝世後,親朋私謚「靖節」,葬於廬山面陽山之北。他的高風亮節、名士風流以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類的田園詩風采,都受到後世的推崇,也令廬山更加天下聞名。
※道光的立儲聖旨為何行文怪異?如是奕,清廷將大變,中國將大變
※兄弟鬩牆外受辱!蔣介石和日本交換條件放棄戰後賠款,遭虛晃一招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