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人物的歷史

小人物的歷史

小人物的歷史

小人物的歷史繼續我們倭寇的故事,上一篇我們介紹了這個故事中的三個主角,今天我們介紹其中的一個小人物。

雖然是個小人物,但是歷史證明,小人物也可以創造歷史。

我們的觀念中,小人物是不大容易創造歷史的,用一句光榮偉大正確的話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因為我們大多數國人接受的歷史教育是一種階級史觀,把人類歷史的發展帶入到階級標準中去,這種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無疑是偉大的,因為馬克思老人家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一矛盾把人類幾萬年的歷史用一種十分自洽的邏輯完全串聯起來,並且做出了還算完美的預測。

這種歷史觀帶來了一個副作用,就是認為歷史的發展是必然的,先進生產力必將戰勝落後的生產力,這就好比電視劇一樣,壞人必將嚴懲,好人必將獲得美好的結局,歷史變的呆板了。

但是歷史的發展真的是必然嗎?

如果我們把歷史的鏡頭拉近,就會發現人類一路走來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當初不知道在哪兒的一隻蝴蝶不經意的扇動了一下翅膀,就可能會改變人類的走向。就以古巴導彈危機為例,在那次危機中,人類很可能就會啟動自我毀滅程序,用核武器將人類自我毀滅。其實雙方的領導人不管是赫魯曉夫還是肯尼迪都不會動用核武器,但是真的就能如他們控制嗎?當時記載有一艘蘇聯的核潛艇在美國海域被發現並被包圍,趕巧當時核潛艇故障與外界通訊故障,此時的艦長聽到周圍巨大的魚雷聲,一度想按下核導彈發射按鈕,但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他,拋下了軍人的榮譽浮出水面,如果當時他真的按下了那個按鈕可能我們現在還是核冬天。在比如當時美國有數十架轟炸機攜帶著戰術核彈頭,這種核彈頭威力較小,如果哪個飛行員因為老婆跟別人跑了或者是其它原因心情不好來一發,那現在的地球也可能是老鼠和蟑螂的天下。

這是現在檔案已經公布出來的事情,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有多少次我們都已經到了懸崖邊上?我相信大人物大部分是理智的,就像古巴導彈危機的美蘇兩國領導一樣,他們是絕對不會按動核按鈕的,但是他們卻控制不了失去通訊的核潛艇艦長,不能控制轟炸機飛行員的心情。

再把鏡頭拉回到我們國家明朝,繼續我們的倭寇的故事,這個小人物叫——王本固。

王本固的官職是浙江巡按御史,七品小官。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給自己強行加戲。這場本應是胡宗憲(浙閩總督)和汪直(海盜頭子)直接的對手戲,王本固卻改變了故事的走向。原本的劇情是這樣的:胡宗憲在正確的評估了汪直的實力和明朝海軍的實力後,意識到汪直是不可能用武力征服的,只有招降,並且他清楚的意識到汪直的根本目的不是當海盜也不是想自立為王,就是想做海外貿易,其本質就是商人。汪直也意識到胡宗憲不能把自己怎麼樣,因為在當時的環境下只有自己才能控制住當時洋面上的那些海盜。所以當胡宗憲提出要與汪直和談的時候,汪直沒有任何猶豫就上岸了。兩人相談甚歡,你給我穩定的邊防,我讓你好好的做生意,大人物總是理智的,他們會做出最有利於全局的判斷。

但是大人物卻無法控制那些小人物,比如王本固,這個七品小官聽說汪直上岸了,高興的不知所以。這麼一條大魚在手還不立馬下手等待何時,所以他立馬向朝廷報告,捎帶腳還把胡宗憲彈劾了一把,說他和海盜頭子有勾結。胡宗憲迫於壓力只能把汪直關起來,雖說是關起來但是還是好吃好喝好招待,並且反覆上書朝廷汪直不能殺。王本固夥同了一群言官窮追猛打,甚至說胡宗憲收了汪直的好處等等。 大家可能覺得言官都是那種和貪官污吏作鬥爭的英雄,其實不然,特別是在明朝,可以說明朝就是滅亡在這群書生手裡,他們很好的詮釋了四個字「書生誤國」。

汪直被關一年以後被殺,被殺之前說了一句話:

「殺我一人無礙,只是苦了兩折百姓,此地必將十年大亂」

胡總督在罵完王本固後只有一聲長嘆

「而今唯有一戰」

後面的故事主角就變成了戚繼光,這將是另外一個故事。雖然英雄戚繼光憑藉天才的軍事才能戰勝了倭寇,但是這明明一場可以避免的戰爭,一場被小人物拖下水的戰爭。

這個故事裡王本固錯了沒有?至少他自己認為他沒有錯,因為對於這樣一個作惡多端的海盜,如果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他固執的認為海盜就該殺。所謂的小人物並不是他們的官職小,而本質上是因為他們的視野小,高度不夠,不能從更大的尺度上去思考問題。

小人物的固執,大人物的理智,他們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歷史今天的樣子,這才是歷史,好看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包里的手機 的精彩文章:

TAG:書包里的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