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皇帝的御書房,三希堂,讓你一探皇帝的精神世界

乾隆皇帝的御書房,三希堂,讓你一探皇帝的精神世界

很多人游故宮,都驚詫於導遊講的所謂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子,卻忽略了位於故宮博物院養心殿西暖閣的一間小小書齋,它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書房。

三希堂

透過窗戶,窺探這間僅8平方米的小小書齋,駐足於此,也總能令人浮想聯翩。乾隆皇帝作為「文奮武欽」的一代帝王,其書房雖小卻極為雅緻楠木雕花隔扇將其分成南北兩間小室,裡邊的一間利用窗檯擺設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檯下,設置一鋪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設在高炕坐東面西的位置上;其御筆手書的「三希堂」匾額和《三希堂記》墨跡,至今還懸掛在牆上,匾額兩側對聯為「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書法),從內容可見乾隆之胸襟與志趣。

「三希堂」的陳設幽雅樸素,既彌補了空間的不足,又帶有極強的人文氣息,古樸而不失優雅,清新而富有內蘊。書齋之所以改名為「三希堂」,是因為乾隆在此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件古代墨寶,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愛,並特意貯存於此,不時把玩。

實際上,至乾隆十五年時,「三希堂」還收藏了晉以後歷代名家134人的作品,包括墨跡340件以及拓本495種。這些中國書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經乾隆親自鑒賞過的珍品,往往鈐有「乾隆御覽」和「天子古稀之寶」二璽。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在藝術上擁有非常挑剔的眼光和精微的直覺。他是古往今來搜羅最富的收藏家和鑒賞家之一,同時在詩詞、曲賦、書法、繪畫、音樂上都有很深的造詣。身為帝王而有如此才華,加上天下太平能遊歷神州,真是不枉此生,這在帝王群里也堪稱「個中翹楚」了。

乾隆

乾隆還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詩人。他一生作詩41863首,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餘首。同時他還是一名語言學家,其語言能力超群,精通滿語、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語也達到了擅長的程度,這在古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清朝皇帝中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和成就當以他為最。

乾隆親自倡導並編成了大型文獻叢書《四庫全書》,共收錄古籍共3,503種、79,337卷、裝訂成36,000餘冊,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獻,是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他開博學宏詞科,招納天下人才,下令徵求書籍,完成《明史》《清文獻通考》《大清會典》《大清一統志》等,這些成就與他的博學不無關係。

四庫全書

由於乾隆皇帝對文化事業的熱心,漢學從乾隆朝日漸興盛,至嘉慶朝,形成了著名的「乾嘉學派」。駐足「三希堂」外,感覺其空間雖小,但管中窺豹、小中見大。「三希堂」引領著天下讀書人的人文風尚,同時更見證了一代盛世的人文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鐵齒銅牙紀曉嵐之三爺出行
自己寵愛的小女兒和孝公主許配給豐伸殷德,並於乾隆五十四年結婚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