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常巷陌:北陰陽營

尋常巷陌:北陰陽營

北陰陽營是南京市區內一條街道名稱,位於北京西路和雲南路交會處的西北部。

在北陰陽營向南直線距離500米左右,還有一條街巷叫「南陰陽營」。據說這裡曾經是明代初年京城駐軍鷹揚營衛隊的駐地,故名「鷹揚營」,後訛傳為「陰陽營」,分南北二巷,即南陰陽營和北陰陽營。

明朝皇帝朱元璋創立上十二衛是明朝時期負責護駕左右、護衛宮禁的皇帝侍衛禁軍,後設侍衛上直親軍,侍衛上直親軍設十七衛親軍指揮使司,包括武德衛、龍驤衛、豹韜衛、飛熊衛、威武衛、廣武衛、興武衛、英武衛、鷹揚衛、驍騎衛、神武衛、雄武衛、鳳翔衛、天策衛、振武衛、宣武衛、羽林衛等,其中就有鷹揚衛。根據洪武《京城圖志》和同治《上江兩縣誌》中的記載,當時在京各衛均駐紮於城西北一帶,原金陵大學所在地即為鷹揚衛的營房駐地,故稱鷹揚營。明清時期稱「鷹揚營」,清末民國由於音同字訛而嬗變為「陰陽營」(其實這兩者的音並不相同,或許是因為當地方言的緣故)。1966年~1976年期間曾更名為「向陽南巷」和「向陽北巷」,1981年恢復了「南陰陽營」和「北陰陽營」的名字。現在的南陰陽營上還有人在用著「鷹揚營」的名字。

無論是「南陰陽營」還是「北陰陽營」,現在都已經是一片片靜謐的居民小區。南陰陽營里有一家菜市場的後門,因而臨街便開出了不少小店鋪以及佔道經營的攤販,顯得十分熱鬧和雜亂;相比南陰陽營來說,北陰陽營則更加顯得安靜,街巷的兩側大都是居民小區的圍牆,即使在白天,街巷中也很少能夠見到行人。

就是這樣一片寧靜且十分陳舊的地方,而在5000多年前,這裡是南京地區最早的一個古人類居住地,南京的城市雛形就在這裡,南京的文化起點就在這裡。

1954年至1958年期間,考古專家們在北陰陽營地區進行了四次考古發掘。其中最核心的是一個高出地面若干米的橢圓形土墩。在當年的遺址片區內,考古人員發現了上百座墓葬,上千件文物,這些文物包括陶器、石器、碳化稻等,甚至還有龜背甲和鹿下頜骨。北陰陽營遺址的核心區域,就是今天的北陰陽營8號。

在北陰陽營8號小區的進門處,右側牆上有一塊石牌,上面刻有「新石器時代北陰陽營古文化遺址」的字樣,是1984年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立的「鼓樓區文物保護單位」銘牌。

位於北陰陽營的「北陰陽營遺址」是新石器時代和商周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在南京博物院內,展出了當時「北陰陽營遺址」出土的一部分文物。所有242座墓葬均位於氏族公共墓地中,隨葬品一般為3-5件,少數墓葬的隨葬品達到30多件,其中有些比較精美的玉器和石器。

北陰陽營遺址是1954年9月某基建工程隊在平整土地時發現的,當時遺址內的部分文化遺物暴露出來,在現場調查之後確認是一處重要的古文化遺址,調查時遺址面積尚有7100多平方米,文化層保存較好的有3000餘平方米。

1955年春季配合南京大學建房工程時,對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發掘時間從1955年2月23日起至3月30日結束,發掘區域在遺址的西部和北部;第二次發掘時間從1956年5月2日起至6月17日結束,主要在遺址的西部區域;第三次發掘區域位於遺址的中部和東部,時間從1957年10月16日開始至1958年1月12日結束;第四次發掘在1958年4月1日起至7月20日結束,將遺址的生於部分發掘完畢。先後四次發掘的總面積為3132平方米。

四次清理挖掘,按土質土色分為四層:一層為表土層,夾雜著古代和近現代的陶瓷碎片等遺物;二層為黃灰土,出土遺物具有西周早期文化的特徵;三層為深灰土,遺物具有商代早期的特徵;四層為黃褐土,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

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的年代約為距今6000-5000年,四次發掘共清理了271座新石器時代墓葬及灰坑三座、灶坑一座。墓葬分布在約700餘平方米的範圍內,這是遺址最主要的發現。墓葬中絕大多數隨葬遺物的放置位置並無一定製度,且分布密集,盛行單人一次葬,習慣用石器隨葬,是北陰陽營新石器時代墓葬的特點之一,在有隨葬遺物的240座墓中,隨葬有石器的就有162座。全部隨葬遺物共有1580件,其中陶制生活器皿537件,石制生產工具554件,陶制工具(紡輪、彈丸等)98件,骨角工具2件,玉石飾品371件,牙質飾品4件,豬下頜等自然遺物14件,隨葬品以陶制器皿、石制生產工具和玉石飾品為主。

陶器的製作均為手制和手制輪休,夾砂陶系中以紅陶為主,泥制陶系中,碗、缽之類多為紅陶,罐、豆之類以灰陶居多,代表性器形有罐式鼎、雙耳罐、三足、高柄豆、圜底缽、圈足碗等,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習慣風尚。陶器中有彩陶28件,彩陶所施顏色一般為紅、黑、白三色,間有褐色和橙黃色,陶器的彩繪多施於外壁,最常見的紋樣是在口、腹、圈足等部位繪1-3周紅色或黑色寬頻紋,少數加繪連續的菱形網格紋。缽形器的彩繪多施於內壁,有寬頻紋、捲曲紋、網格紋以及十字、圓圈等簡單紋樣,彩繪的顏料可能取自自然礦石。

石器幾乎全為磨製,有穿孔石斧、穿孔石鋤、穿孔石刀、石錛和鑿等。不同用途的石器選用不同的石料,如石斧和穿孔斧主要選用輝綠岩、輝長岩和凝灰岩等石材,錛、鑿主要選用頁岩,礪石和磨石用砂岩,石紡輪主要用凝灰岩等。穿孔石器的孔多為管鑽法旋成。

玉石飾品的質地主要的陽起石、透閃石等軟玉及葉蛇紋石(岫玉)和玉髓等,常見玦、璜、管、珠類玉石飾物。玉器的加工十分精細,表面光潔度很高,玉的硬度很高,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下,已完全掌握了解剖玉材、琢磨成形、拋光、鑽孔等技術。

北陰陽營遺址發掘時尚存7000平方米,加上被工程破壞部分原面積應有10000餘平方米,以發現墓葬的數量測算,估計當時此處的居民應在300人以上,大致相當於一個氏族的人數。

北陰陽營遺址第三層和第二層的年代,分別屬於商代和西周兩個歷史時期。這兩層的出土遺物中一部分分別與中原地區的商文化和西周文化有著形同或相似之處,但同時又有著明顯的地方性特徵。在第二層內發現的遺迹現象有燒土堆積、灰坑、火塘等;第三層發現的遺迹現象較多,除了燒土堆積外,還發現灶穴4個、火塘22個、灰坑63個、陶窯5座。火塘是當時人們用來燒火取暖或燒煮食物的場所,多系面積較大的淺穴;灶穴是人么燒煮食物時在地面上挖成的圓形小凹坑,其上可以放置陶制的炊器。

第二、三層還發現7座墓葬,但均未發現葬具和隨葬品。發現的用石、陶、銅、骨角等質料製作的生產工具和武器有1036件,其中主要是石器,有753件,其他陶器139件、銅器80件、角器20件、骨器44件。農業生產工具包括有石斧、穿孔石斧、銅斧、角斧、石錛、石鑿、角鎬、石刀、石鐮、石杵、角杵等;漁獵工具和武器包括有石矛、角矛、石球、石鏃、骨鏃等。二、三層的陶器紋飾均以素麵為主,最常見的紋飾為繩紋,硬陶和釉陶也以素麵為主,最常見的紋飾為一種細密的雷紋。陶器主要有炊器、飲食用具和盛貯器。在第二、三層還出土了相當多的動物遺骸和炭化了的植物桿莖和種子。

第二、三層的文化遺存雖然不是十分豐富但在寧鎮地區還是屬於發掘規模較大、文化內涵比較典型的一處,其最具商代早期文化特徵的遺物是陶鬲和陶甗。

北陰陽營遺址中的墓地清理出墓葬兩百多座,分布密集,上下疊壓多達四層,不見墓穴和葬具,盛行仰身直肢葬,個別為屈肢葬,隨葬品一般不超過10件,以石錛、斧、陶鼎、缽和玉璜、玉管最為常見。

根據北陰陽營遺址挖掘後呈現的場景,描繪出一幅生動的南京城市原始生活圖景: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鼓樓崗往東,丘陵逶迤,到處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穿流而過的金川河,河水清澈,智慧的先民們居住在這裡,不遠處便是他們氏族先人的墓地。在在近水且地勢較高的土崗上,建造了自己的住房,居住面經過拍打和焙燒,使之堅硬並可防潮,牆壁是先用植物桿莖編成箔籬,表面在塗草拌泥,並鋪蓋草頂,這樣的用竹子、樹皮編成籬笆建成的房屋大則超過幾十平方米,小則不足十平方米。每日農耕漁獵,其樂融融。屋周圍挖有儲存食物的窖穴,屋邊砌有火塘,每當日落西山,村村炊煙繚繞,食物飄香……,這或許就是今人所嚮往的生活?

1974年至1978年,北陰陽營遺址上建起了14棟居民樓,而且當年考古發掘,就是為了南京大學建宿舍樓。今時今日遺址已經找不到了,只知道一個大致的方位。從這裡每天經過的人們,或許其中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曾是6000年前的人類遺址,城市古人類一直生活的居住區,甚至可能是南京城市文化的傳承地。

讓我們記住這裡吧:北陰陽營,安靜的居民小區,破舊帶著滄桑,靜謐倍感親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晨笛聲 的精彩文章:

TAG:清晨笛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