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這時北方的經濟發展已落在南方的後面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這時北方的經濟發展已落在南方的後面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這時北方的經濟發展已落在南方的後面。北方在金的統治下,生產力遭到長期破壞,到13世紀初,北方又處於長期戰亂之中,因而經濟基礎受到很大破壞。而南方自唐宋以後經濟獲得很大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已逐漸超過北方。12世紀南宋和金對峙時期,很多北方勞動人民南移,長江流域生產力愈見提高,江南地區已成為當時的經濟中心。僅江浙行省就承擔了田糧的37%,而直轄中書省號稱「腹里」地區的河北、山西、山東等地,承擔的田糧才佔18%。這樣就形成了首都對江南的依賴,並且這種依賴與日俱增。元初漕糧僅46050石,至天曆二年(1329年)竟增加到3522163石。前後50年間增長了76倍以上。這正反映了大都仰給於江南的情況。

元朝初年,南糧北運是依靠原先的運河作主要的運道,不通船的地段輔以陸運。到至元二十年(1283年)海運才逐漸發展起來,隨後形成以海運為主,河運為輔的格局,這是元代漕運的一大特色。

元代漕運為什麼出現以海運為主,海、河運相結合的做法呢?這是因為北宋以前的王朝不是建都關中長安,就是建都河南洛陽、開封。因此,那時開鑿的運河是東西取向,保證關東糧食源源不斷西運關中或河南。而元朝政府定都大都,原來自東南至西北走向的運河已不適用,當時從東南各地運到大都的漕糧,須繞道黃河。那時,黃河由陽武(今河南原陽縣境內)南行,奪渦入淮,所以東南各地的漕糧運入邗溝之後,再由邗溝運入淮水,由淮水入黃河,逆黃河而上,運至中灤(今河南封丘縣境內),由中灤陸運至御河岸上的淇門(今河南汲縣境內),再由淇門沿御河而下,以至大都。由於這條舊運道年久失修,只能採取水陸聯運方式,故既費時間,又費人力。隨著元大都對東南糧食供應量需求越來越大,這條運量小、又費時的運道,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尋求一條運量大,運時短的新運道已迫在眉睫。於是,丞相伯顏首先建議走海道運糧。利用海道運糧可行嗎?至元十三年(1276年),伯顏率軍攻破臨安後,曾把掠取的「庫藏圖籍物貨」,令朱清、張瑄等人裝入海船,從崇明州取海道運到直沽(今天津市內獅子林橋西端舊三汊口一帶),轉入大都。伯顏的建議是以這次實踐經驗為依據而提出的,故被採納。至元十九年首次從海道運糧4.6萬石至大都,第二年增至29萬石,第四年又增至57.85萬石。爾後,海運糧石歷年有所增加,這有助於解決元大都食糧供應。但由於受當時造船技術、航海技術、氣象知識等條件制約,糧船因風濤不測而沉沒者,水手因海難而死者,連年都有發生,糧食和人員損失十分嚴重,為求兩全之計,河運便被提到議事日程。至至元二十八年會通河(須城安山至臨清)與通惠河(通州至大都)鑿成,元代大運河全線溝通。於是形成了元代海河結合的漕運格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近代歷史,元朝經濟階段性的差異和興衰側面反映
兀良合台為元朝統一作出極大貢獻的將軍

TAG: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