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IPO消除妨礙工作高速賓士的瓶頸
運用IPO消除妨礙工作高速賓士的瓶頸
在我離開公司、獨立創業,撰稿、演講及主辦教育訓練成為我的主要工作內容時,我再度感受到了危機感──「如果不加快工作速度的話,我的未來可能發展有限」。
同一時間,我的小孩進入小學就讀,迎面而來的是「小一撞牆期」。升小一之後,孩子放學時間比幼兒園早,而且父母必須參加的學校活動增加,若雙方都是全職的雙薪家庭,勢必難以取得平衡。
我心想:「獨立創業之後,可自由運用的時間比較多,應該可以應付得來吧!」但實際上,「照顧」工作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多,例如:必須像藝人經紀人一般,管理孩子課後照顧及才藝班等行程安排;參加學校的活動,準備每天的便當,以及學習指導等,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大幅減少。
剛好當時的工作以撰稿居多,我便嘗試用十五分鐘的零碎時間集中精神、提高生產力。
我不僅閱讀了相關書籍及參與講座,也拜訪了以驚人的寫稿速度締造出暢銷書的作者,吸收了許多提高知識生產效率的技巧。
本文介紹的工作術就是我融會貫通後的成果。
?不要盲目的專註於提高工作效率,而是將精力花在孕育有價值的工作上。
?培養商業思維,學習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獲得「解決方案」。
?學習提高對方「點頭說好」機率的表達方式,避免陷入修改地獄,吃掉寶貴的時間。
?隨時隨地都能充分發揮實力,保持工作的幹勁。
四倍快轉工作法發揮了相當大的功效,我獨立創業之後,工作時間雖然只有上班工時的四分之一,但收入卻增加了兩、三倍。我系統化顧問才擁有的知識技巧,以商業管理作家之姿親自挑戰提高生產力,最後終於獲得了四倍的工作成果。
我費盡苦心之後,終於習得四倍快轉工作法的過程。但可能有不少人即便想脫離忙碌的狀態,卻不知該從何下手吧,雖然方法百百種,但本文介紹的解決方案非常簡單且強而有力,那就是──「消除瓶頸」。
有些人可能對「瓶頸」這個詞不太熟悉。瓶頸指的是「瓶子靠近瓶口較細長的部分」,為了讓液體可以慢慢的少量流出,因此瓶頸比瓶身細長,具有攔截水流的功能。用在工作上,指的是降低整體效率、拉慢往前移動速度的主因。
用高速公路來比喻的話,車道縮減、收費站、車禍事故等都是瓶頸,是造成車流回堵的原因,這些例子應該很好理解吧。日常生活中,也潛藏著各種妨礙工作順利進行的瓶頸。
在此為各位介紹「IPO」思考法,當你想找出潛藏在工作中的瓶頸,進而實現高效率、高品質的時候,這個思考方法非常有幫助。
IPO並不是指初次公開發行的股票,而是粗略的工作步驟,即便看起來非常複雜的工作也是一樣,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依據「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流程進行。
?在「輸入」的階段,必須釐清必須做與不必做的工作,並準備好工作所需的資訊與工具。
?在「過程」的階段,整理、加工手上的資訊與想法,並且具體化。
?最後於「產出」的階段,將之傳遞給目標對象,做出成果。
IPO雖然是非常簡單的思考方法,但是在尋找妨礙工作效率的瓶頸時相當有效,本書則再加上「身心狀態」(Condition)項目,增加找出真正工作瓶頸的機率。人類無法像電腦一樣,隨時都能處於穩定的狀態處理事情,如何維持並增加精力與體力,也是生產力的關鍵因素,因此不可輕忽「身心狀態」。
那麼,為了讓各位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有工作上的瓶頸,請一邊瀏覽下面的確認項目,一邊回想平時的工作情況。
【輸入瓶頸】
總是無法開口拒絕工作,來者不拒。
搞不清楚自己現在的工作內容。
不擅長自己安排工作。
按照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處理工作(無法排列工作的優先順序)。
行事曆總是被會議填滿。
花很多時間在尋找工作要用的東西。
辦公桌上堆滿了文件與雜物。
【過程瓶頸】
一邊使用網路或手機,一邊工作。
工作時總是被打斷,無法集中精神。
明明是重要的事,卻遲遲未有動作。
到公司後,才開始思考「今天要做什麼」。
同時有好幾個截止日期逼近時,就會亂了手腳。
每次都草草下結論。
覺得自己明明想得很透澈了,卻總是被說:「拿回去再仔細想想。」
認為「點子的質重於量」。
老是想不出獨特、有創意的點子。
【產出瓶頸】
重做及修改的工作很多。
經常被催促:「做完了嗎?」
別人老是不回信。
提出了報告及提案,對方卻沒什麼反應。
曾經遇過自己提的案子沒通過,同個案子換成其他人提卻通過了。
曾經被說:「我聽不懂你想表達什麼!」
企畫及提案的內容明明很好,卻遭受否決。
【身心狀態瓶頸】
覺得煩躁,無法集中精神。
慢性疲勞。
工作幹勁及表現起伏不定。
沒有做任何健康管理。
經常感到莫名不安。
一天工作結束後,沒有任何成就感、滿足感。
沒有一套自己紓解壓力、煩惱的方式。
檢視的結果如何?在輸入、過程、產出、身心狀態當中,哪邊的勾勾比較多呢?勾勾多的地方,非常有可能隱藏著,降低你工作速度的瓶頸。
集中於「輸入」的人,工作與事物多到滿出來,發生了阻塞的狀況。
集中於「過程」的人,工作及孕育點子的方式沒效率、成效差。
集中於「產出」的人,因為無法滿足主管跟顧客的期望,因此時間被各種「重做」吃掉。
集中於「身心狀態」的人,精力及體力超出負荷,追趕不上工作所需,因此無法維持一定的工作速度。
我想應該也有人的勾勾同時分散於數個地方,但是,必須弄清楚是哪個環節拉慢了生產力,才有辦法突破瓶頸。
TAG:老唐與你聊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