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不做OLED的三星電視 還能在今後的電視市場站穩腳跟嗎?
如果業內最為重要的手機屏幕供應商,同時又是全球銷量領先的電視製造商,那麼將大、小兩類屏幕的顯示技術相互打通共同發展,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是,當這一局面落到三星頭上,似乎就變得不再順理成章。
蘋果iPhone X的問世,繼續增強了當今智能手機產業對OLED顯示屏的青睞,而包括蘋果、華為、OV在內,幾乎全部主流手機品牌採用的OLED屏幕都來自三星,這家韓國企業也在手機OLED屏領域始終佔據超過9成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憑藉2017年在全球電視市場中拿到超過26%的份額,三星在如今電視領域中的表現更是如日中天,只是,談到目前被大多數主流電視廠商都看好,且自身在手機屏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OLED技術,曾經同樣為OLED電視付出過努力的三星,今天卻並不打算回頭。
不久前,曾有國外媒體曝光,三星已研發出融合自家量子點顯示技術的QD-OLED大尺寸電視面板,但隨後三星電視和顯示部門負責人Han Jong-hee就出面澄清否認了這一傳聞,甚至對所謂推出OLED電視的計劃給出了"Never"的絕對回答。
可見,即便是被看作電視顯示的"未來技術",三星時至今日,仍對OLED在大屏上的應用並不感冒。
拒絕OLED電視 源於不為不成熟產品買單的決心
自發光OLED電視相比傳統液晶電視在顯示畫質上的提升顯而易見,但三星堅持拒絕OLED電視的原因,逃不開的,自然是OLED顯示屏本身燒屏、相關有機材料壽命短,與產品高價格、高成本之間,難以均衡的關係。
在影音專業媒體Rtings去年末針對主流電視產品的短暫殘像公開測試中,所有OLED電視都沒未能獲得及格的分數。
以至於部分電視銷售商都會在出售OLED電視前,都不得已詢問消費者是否有觀看帶有固定畫面內容的習慣,進而決定是否推薦OLED產品。
結合目前大尺寸OLED顯示面板供應由LG Display一家獨大的局面加上產能瓶頸與良品率的問題,又讓OLED電視的成本與市場售價居高不下。
有數據顯示,目前OLED電視平均單價是同尺寸液晶電視的2到3倍,萬元起步也是國內多數OLED電視產品的定價規則。
綜合來看,產品的"殘"加上價格的"貴",或許正是讓三星在今天依舊對OLED電視說"不"的重要因素。
QLED沖高乏力 MicroLED會是高端電視的更好選擇?
與OLED電視漸行漸遠的三星,在即將到來的"後液晶時代",選擇首先推出搭載量子點技術的QLED電視面對行業的改變。
加入量子點的QLED顯示技術固然有比傳統液晶技術更優的顯示效果,只不過依舊以液晶電視為製造藍本的QLED電視,顯然沒有讓三星獲得與友商手中技術迭代更為徹底的OLED電視足夠的市場競爭砝碼。
顯然,三星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否認了重返OLED電視的可能性之後,三星電視和顯示部門負責人Han Jong-hee繼續表示,將堅持推動發展量子點電視與MicroLED電視的"雙軌策略",而MicroLED電視,正是三星應對OLED電視競爭,給出的答案。
那麼,MicroLED會是高端電視更好的選擇嗎?
技術原理上,和OLED一樣,MicroLED也可構成由像素自發光的顯示面板,但由於使用無機物氮化鎵替代了原先OLED顯示技術中的有機物,MicroLED電視亮度不僅比OLED電視更高,壽命短和燒屏的問題也都不復存在,堪稱是"完美版OLED"。
可惜對於押寶MicroLED電視的三星來說,MicroLED作為一項新技術,要把數百萬個像素大小的LED燈結構,組合成滿足電視使用的面板,其生產成本和難度,在現階段甚至超過了OLED面板。
比如索尼就曾在2012年嘗試製作出需要622萬個獨立LED等結構的MicroLED顯示屏,無奈苦惱於過高的能耗和極低的良品率,最終使大規模量產的願望破滅,轉眼今天,索尼的高端電視也已經成為OLED陣營中的一員。
此外,蘋果雖然也在近期完成了對MicroLED顯示屏製造商LuxVue的收購,不過業界普遍認為蘋果對MicroLED的布局將會集中落實在Apple Watch等小屏設備上,這對大尺寸MicroLED電視的前景判斷,不具備有效的參考意義。
而對MicroLED電視的發展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三星在今年年初展示了尺寸高達146英寸的MicroLED顯示技術模塊化概念電視 The Wall,並計劃於8月推向市場。
只是對於這樣一款超大規格的產品,有業內人士就認為,三星的難言之隱在於,其所掌握的MicroLED顯示技術暫時還無法在市面上常見電視的屏幕尺寸下,做到足夠容納4K解析度的像素密度。
當然,更為關鍵的一點還聚焦在,相比OLED電視,MicroLED電視當前過高的成本會使其擁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市場售價。
反正並不打算現在大面積向用戶端普及,乾脆就做了一個絕大多數消費者不用看價格,就知道買不起的產品,可能正是三星推出146英寸MicroLED電視的潛台詞。
從液晶到MicroLED距離太遠 三星電視正被OLED陣營夾擊
毫無疑問,三星對OLED電視的判斷進而放棄的決定,在技術層面上講沒有任何問題,但創新技術能否落實到產品進入尋常百姓家,最主要是由用戶和市場的選擇所決定的,從這一點看,我們又不得不對三星的選擇是否正確表示懷疑。
根據行業機構HIS的數據顯示,經過短短兩年時間的發展, OLED電視銷售額已從2015年的僅佔全球電視市場的1.1%,躍升至2017年的4.5%,增長4倍。
與此同時,包括索尼、LG、創維、康佳、長虹、飛利浦在內的眾多海內外主流電視機企業相繼投靠OLED電視陣營,與之對應的,三星當前大力推廣的量子點技術,只剩下與國內電視企業TCL構成兩家抱團取暖的態勢。
OLED電視陣營的不斷壯大,無疑加速了OLED面板上游產能、良品率等問題的改善情況,加上LG試圖利用特殊演算法來防止殘像發生,使如今OLED電視展現出的普及之勢前所未有,隨之而來的,三星則進一步面臨被手握OLED產品的競爭對手圍剿的局面。
來自韓國Hi證券的分析就表示,三星顯示顯示面板業務在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電視市場中,已被LG Display的OLED產品完全壓制,市場佔有率下降到10%。
而在索尼決定 2017年重返OLED電視後,旗下售價3000美元以上的高端OLED電視市佔率一年時間,便從0飆升至44%,如此巨大的市場紅利,可能也是直接或間接導致全球電視市場銷量老大三星,急忙拿出比OLED都要遠不夠成熟的MicroLED產品,為高端產品線打氣的一個原因。
還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對於大多數OLED電視陣營中的廠商成員來說,眼前"液晶+OLED"多技術產品線的混合打法,更能很好的同時顧及不同段位的市場。
以三星電視的老對手索尼為例,在憑藉採用液晶面板的X8000、X9000等系列產品,在萬元和萬元以下電視市場樹立標杆之後,OLED產品成功的成為了旗下BRAVIA電視衝擊高端市場的推動力,相比之下,現如今說來說去只有"液晶改良"QLED電視的三星,就缺乏了著眼多層級市場的靈活性。
能明顯感覺到的是,從液晶抑或是量子點電視到MicroLED電視過度的過程中,今天的三星在電視領域,正經歷著空有市場領導者身份,卻在具備現實普及價值和產業先導意義核心技術上"斷檔"的煎熬與考驗。
OLED電視浪潮來襲,不斷加快"後液晶時代"到來,這期間,三星QLED電視對液晶的"續命"談不上成功,MicroLED電視又還在尚難以觸及的遠方,眼看著OLED似乎就是這個兩難境地中合理且唯一的答案,可三星甘願冒著"好馬"會變"死馬"的風險,誓死不吃"回頭草"。
※被獨佔遊戲逼瘋了?微軟或將收購EA阻止《戰地》登陸PS4
※英偉達和新浪推定製電腦 是為了用GTX 1080 Ti顯卡發微博?
TAG:電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