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中國最後一位大儒」梁漱溟先生將《論語》的精髓歸納為十四個態度,給了我們學習《論語》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如果我們以這十四個態度為導向去重讀《論語》,將其歸類,那我們必將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與收穫。

昨天,我們就分享了先生總結的前面六個態度,分別是仁、樂、訥言敏行、看自己、看當下、反宗教,今天我們將繼續來逐一講解其他八個態度,毋意必固我、非功利、非刑罰、禮樂、孝弟、不遷怒、不貳過、天命。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七謂「毋意必固我」

孔子毋意必固我的態度,其實也可以叫做「四毋」,孔子的學生說孔子有四件事是從來不做的,這四件事分別是毋意、毋必、毋固和毋我。

▌毋意,就是別瞎猜。

孔子被困於陳蔡時,他的學生輪流做飯。輪到顏回做飯時,有學生告訴孔子說顏回偷吃,孔子不相信,於是就問子路,子路說顏回確實偷吃了,孔子就有點兒相信了。後來孔子把顏回叫過來,詢問顏回,顏回說是這麼回事,我煮飯時不小心把米粒掉在地上,髒了,我就把這些米撿起來吃了,所以今天的飯我就不吃了。

因為大家的臆測,品行優秀的顏回竟被誤認為是偷吃的人。在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臆測,在對我們自身造成困擾的同時,也困擾了他人。所以在事情沒有定論之前,不要調動自己的情緒,調動情緒就意味著你離開了「看當下」的狀態。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毋必,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必須按固定的模式來做。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他認為「言必信行必果」是一個非常低的修為,能做到這一點,也只能說這個人還算是不錯的小人。因為事情總是變化的,如果堅持用一個固定的套路去面對任何問題,效果可想而知。

毋必就是要通權達變,根據事情此時此刻的狀態,來調整我們在當下的狀態和做法。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毋固,就是不要固執己見。

如果一個人固執己見,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知道,不去學習,那麼他就很難進步。孔子就是一個經常調整學習,不斷進步的人。

孔子有位學生澹臺滅明(字子羽),長得很醜,孔子就看不上他。澹臺滅明往南遊學到吳地(即楚國)。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影響甚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學派。其才幹和品德傳遍了各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感慨地說:「我以貌取人,看錯了子羽」。

你看,高明如孔子,一樣也有看錯人的時候,但關鍵是孔子並不固執己見,他會反省,甚至當面認錯,保持「毋固」的狀態。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毋我,就是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當一個人處於意必固我的狀態時,就會覺得只有自己體會到的才是真切的,別人體會到的他感受不到;只有我相信的事物是真的,而你相信的事物我並不信。這種顯而易見的分別心就會給人帶來很多痛苦。

所以,只有當你能夠做到毋意必固我的時候,你才能減少心中的痛苦。總的來說,毋意必固我其實就是一種在自然心理下的和樂生活狀態。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八謂「非功利」

非功利的態度在《論語》上有兩句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放於利而行,多怨」。君子做事是非功利的,他做事不問對社會有沒有幫助,對他人有沒有幫助。而小人往往是功利的,做任何事情想到的都是利益。

事事追求功利最大的問題,就是失去了當下生活的樂趣,喪失了人的好的行為。而一個人好的行為,如尊敬長輩、疼愛幼小、拾金不昧等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和樂心理。而失掉和樂,也就是非功利盛行的時候。

九謂「非刑罰」

《論語》中講非刑罰的地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話是「道之以政 ,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如果拿法律刑罰去治理社會,百姓只求不犯罪,但卻沒有羞恥之心。用道德禮制引導百姓,百姓不僅有羞恥之心,還有歸服之心。

刑賞會摧殘人格,誘導惡劣心理,在以前的環境或許不得不用,但在以後則不得不廢。

法治是一個社會必經的過程,卻不是終極目標。等大家都有了法治的觀念後,就可以靠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才是一個成熟的社會。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十謂「禮樂」

禮是什麼呢?禮即是人情的自然要求,並不是人情外的假形式,比如我們分賓主、分長幼都是情的自然要求。

人有情便好,而不在於許多繁文縟節,只要是你發自真性情的禮,率真、質樸都是一個真的禮。如果這個真性情被扭曲了,那麼這個禮就是假的。

葉公向孔子說我們這兒的人都很正直,如果一個爸爸偷了別人的羊,他的兒子就會出來作證。孔子笑了,說我們那兒不一樣,如果爸爸偷了羊,兒子就會替爸爸隱瞞。這叫「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曲中矣。」這一點非常符合人倫情理,並在我國的新刑法中也得到了體現,法律不再要求直系親屬出來指證親屬的犯罪行為。

孔子講的禮都是合適的禮,他不希望我們大家做一些奇怪的禮,禮是合乎人性的,合乎人發自本心所活潑的當下的東西。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十一謂「孝悌」

我們所謂孝悌,彷彿也成了禮教固定的教條。其實,孝悌本身並沒有錯,它是生命里自然的心情。等它成為禮教,大家就忘其本源了。忘了孝悌本身,是對你身邊的人好,是發自內心的愛他們,你的內心是柔軟的活潑的,而僅僅把孝悌當成冰冷的教條。

所謂孝悌這個心,就是人倫之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柔嫩和樂的心。

有人問孝於孔子,孔夫子講「色難」,「色難」就是孝。什麼叫色難?就是你跟你的父母說話的時候,你的表情是不是和顏悅色。至於犬和馬 ,咱們都能養活它。你對父母沒有尊敬的心理,那同對待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儒家特別注重孝悌,因為我們有好的心理,自然能發現好的生活,許多好的生活與我們最親近的人,也就是我們父母兄弟有關。如果對最親近的人、最當下的事情都不曾弄好,其他的事情就難說了。所以人的生活,還是應該以孝悌為開端。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十二、十三謂「不遷怒,不貳過」

孔子誇弟子顏回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簡單的說就是顏回能做到不遷怒別人,知錯能改,不犯兩次同樣的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這樣不對,但很少有人能避免,可以說不遷怒是最「好學」的表現了。不貳過則正與「好學」兩字相稱,它有兩層意思:一是知過,一是改過。

其實,「不遷怒」和「不貳過」這兩者之間是有著密切聯繫的,你做錯一件事,首先你要知道「過」,知道「過」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過」是什麼呢? 過就是鬆懈了。一個人一旦一鬆懈 ,就會犯錯。「不貳過」就意味著不懈,又重新覺醒,所以不懈就是繼續覺醒的狀態。

因此「不遷怒,不貳過」是我們每一個人人生修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十四謂「天命」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聖人之言、畏大人。那麼其中的天命指的又是什麼呢?

天命是宇宙大的流行趨勢,是已定的,但只有一點是未定的,就是你當下的想法。要想有所成就,不能無憑藉,不能不要緣法,所以外面的的條件也很重要。

外面的局面似乎有兩面,一為順的好機緣,一為逆的不好機緣。故當下之念雖未定,但其結果總是被決定。如求學不求學,這不是天命,但成功不成功,則是一個被決定的,因為需要外面的條件。所以為不為在自己,而成不成則在天。但是如果你平時無所作為,還說聽天由命,實際上是懶惰苟且,根本不能叫做聽天由命。

總之,須了解天命,是非必然非偶然的意思;須了解普通所謂聽天由命不是知天命,雖成功不成功在天,而為不為則在我,我們要發動才會有被決定。若根本不為,何來的被決定?真正的聽天由命,就是盡自己力量去拼搏的人。做真正聽天命的人,就是最盡自己心力的人。

《論語》到底講什麼?(下)

結語

以上,就是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十四個態度,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

孔子的偉大,在於他為我們思考了幾乎所有人生苦惱和問題,給了我們盡量恰當的答案。而孔子對生活的態度,時至今日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給人溫暖的力量,指導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所以真心推薦給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獲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如何真正地看清一個人?
慈悲之人切勿走上這條歧途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