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在新的一年裡,我把儒學基本心法告訴你

在新的一年裡,我把儒學基本心法告訴你

在新的一年裡,我把儒學基本心法告訴你

儒學的基本心法,其實也是最高心法,儒學貫穿「自強不息」引人正道上進的階層,就是依此作為根基。基本心法,簡單的說就一個字:「誠」。

任何人的天賦,都是不同的。先天的基本是定性了的,後天能改變的,是通過個人去決定的。

曾國藩幼年讀書,並沒有什麼天賦異稟,讀書背文章,小偷在旁邊都聽得能背誦下來了,他自己還不會背,他一輩子以「誠」去學習,成就為一個「立德」「立功」「立言」的聖賢。《傷仲永》的神童仲永,天賦異稟,其父不是讓他專誠再求學,而是帶他到處賣弄,終泯為普通民眾。

這是因「誠」學決定出不同的。

不但學習上「誠」決定了成就,做好任何一件事,其根本決定點也是「誠」,就如開車,安全的開車,是容不得分神的。

就是你看到別人輕輕鬆鬆談笑間就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你應該知道,別人在以前不知專誠的下了多少功夫。

《孟子·離婁上》「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是天道,做到誠,是人應該做到的道。

雖然做到誠,是人應該做到的道,但是誠的本性,卻每個人都自有的,不但沒學儒學的人有,西方的人也有。

牛頓請客,客人沒有來的時候,他不想浪費等候的時間,就擠點時間去做實驗,客人到齊了,只見酒菜沒有見到牛頓,知道他又在做實驗,沒有人敢打擾他,就吃了酒菜離開。而牛頓做完實驗才想起請客的事,從實驗室出來一看,酒菜都吃完了:「哦!我已經請客吃過了,都忘記了」。又轉身進入實驗室做實驗去了。人到進入「誠」,有時真的會廢寢忘食。

你看,沒有學習過儒學的人也會誠,西方的人也有誠。有時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正是「名可名,非常名」,本來就是一,名稱不同給人看作二了。

在新的一年裡,我把儒學基本心法告訴你

「誠」,人本性自有,正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時,第一句話便說:「奇哉!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我們自性的「誠」,本自具足,只是由於各人的原因沒有開發而已。

《論語-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好」「樂」,在三個方面中,會不自主的發出各層次的「誠」,看明白了這句話,就明白為什麼一些孩子學習上寸步難進,遊戲上一沾就精,不好學習,樂於遊戲唄!誠道沒有用在學習上,放到遊戲上了,不是天賦的原因,是後天引導的問題。《中庸》「自明誠,謂之教」,要有針對性方向性的誠,就要通過教育明白,才能去在某個方面「誠」,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誠」,是學習、做事的基礎,我們本性又自具有,通過教育又可以開發出「誠」,我們該怎麼樣才能發揮到最大的「誠」,修好(誠之者,人之道也)追隨(誠者,天之道也)?

《四書五經》其實把「誠」講得很透徹了,只是含在各個角落中,沒有集合起來。

在新的一年裡,我把儒學基本心法告訴你

要開發自性具足的「誠」,必須知道「誠」的來源、體、用。「誠」的源、體、用,全部能與「誠」互為倒換,正如《中庸》講的「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誠」之源,來之信。《論語~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我們狹義的信是講信用,其實你推理一下,一個能講信用的人,一定是有信條、準則的。孔子四教之信,淺義上看是講人要有信用,深入上看是人得有正信的信條。你是相信一個隨興而為的人,還是相信一個有信條準則的人?聯繫《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看,是要死守信用?還是堅守正信的信條?《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要是沒有信條,就不知道有什麼準則行下去了。(別人的解釋是:人要是不講信用,就不知道該對他怎麼辦了。大家隨興,你覺得是的就是。我只讀自己的,沒有多大心思爭議。)

沒有信條的人,是隨興而為的,就看心情,你永遠猜摸不到。搖擺不定,怎會誠其道而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知這種人不能「誠」的,人無信條則無誠。轉過來看,任何一個能專誠去做的,都是本身已經有信的成分的,一份信一份誠。

愛迪生髮明燈泡的時候,失敗了8000多次。曾有人譏諷他說:「你失敗了8000多次,真了不起!」愛迪生卻坦然地說:「先生,你錯了,我只不過是證明了7600多種材料不適合作燈絲而已。」經過多次失敗後,愛迪生終於取得了成功,成為舉世矚目的人。愛迪生相信電燈是可以成功的,才會在很多次的失敗面前堅誠的尋求合適的燈絲。

信,是誠之來源,是誠之基本。反過來,一個人能誠,也是可信的。講誠信,其實也是信則能誠。

誠之體,在中正。《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能夠做到「中和」與「止於至善」,恰到好處,是誠的結果,三心二意,疏忽一下,不是不及就是太過。《大學》中「誠意」之後就是「正心」,「正心」是心在,「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誠之本體,就是做到中正。反過來,做到中正的,也是誠。

《易經》中,得中正的爻都很吉利,做到中正當然也會吉利,人誠則吉,求神拜佛也說誠則靈。

誠之用,為明。《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詭異,道心細微,精誠所至,也能發現掌握,恰當的做好。這就是誠則明的結果。所以《中庸》講「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反過來,明了也會誠,「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從信入誠,到做到中正誠之本體,最後人就明了。

在《四書五經》中,處處隱含著儒學的心法,儒學是教育,人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做到誠,最終是明了天道。孟子所講,不欺人也。孔子所授四教:文、行、忠、信。信,誠之門也。做人有正信的信條準則,就入誠不會搖擺,堅誠去做,就會做到中正,到「致中和」的境界,就會明了智慧(誠明)。這是誠的源、體、用,也是修誠的階層與境界。

儒學的基本心法,誠之源,體,用。借《四書五經》,做了一下知識的搬運工,慚愧自己學識太淺,大家自己明辨,勿由我見所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人生本來不苦,因為慾念過多才苦
無事則深憂,有事則不懼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