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開闢歷史性變革之路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開闢歷史性變革之路

新變化: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開闢歷史性變革之路

文/齊彪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黨的十九大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同時,提出了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判斷: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根本指向,就是要解決我國在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後怎樣強起來,即實現小康目標後怎樣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課題。

從我們黨的認識進程來看,這一重大歷史性判斷的提出,經歷了一個對問題認識由個別到一般、由量變到質變逐步積累、水到渠成的過程,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苗族女孩正在節日妝扮(黃曉海攝/本刊)

【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黨從社會主義根本要求出發,逐步認識到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

早在1988年,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在發展起來後解決地區不平衡的「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他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設想要在上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時突出地提出和解決貧富差距及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這是我們黨最早設計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具體時間表,對後來黨制定發展戰略產生重大影響。

1995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76萬億元,在1988年比1980年翻一番的基礎上又翻了一番。儘管這時人民生活還未達到小康水平,黨中央已經開始考慮在實踐中逐步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陸續出台。

進入新世紀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此時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仍然面臨著科技、教育落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地區差距擴大,貧困人口為數不少,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發展開始導入科學之軌。

同時,經過改革開放後40年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等大幅提升,人民群眾除了物質的、文化的需要以外,還有諸如社會公平、正義、法治、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需要。過去對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的判斷,無論是從居於矛盾主要方面的社會生產,還是從居於矛盾次要方面的人民需要來看,都已不能真實反映我國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們黨重新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調整黨和國家工作主要方向的條件逐步成熟。

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推動黨和國家工作方向的調整,黨的工作指導重點實際上已經轉向了適應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上來。

習近平總書記先後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都不是把單純的經濟增長作為主要追求目標,而是瞄準和蘊含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的戰略思考。

正是在認識不斷深化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抓住事物的「牛鼻子」,在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同時正式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不僅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認識的新境界、新自覺。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是國家意志和國家政策出發點的轉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對社會主要矛盾認識的轉變,奠定了之後40年中國發展最根本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對社會主要矛盾判斷的認識進一步轉變、深化,也必將給中國的發展帶來新的變化,注入新的動能,其時代意義將隨著歷史的延伸逐步呈現。

【歷史性變革奠定了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實踐基礎】

歷史從哪裡開始,矛盾也在哪裡展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這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與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二者具有一致性。報告正是在分析我國這五年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作出我國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的重大判斷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這五年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種變革體現了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要求,奠定了提出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實踐基礎,初步證明了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判斷的正確性、科學性。

黨的領導得到全面加強,明顯改變黨的領導被忽視、淡化、削弱的狀況。黨中央從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等方面著手,改革和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糾正了一個時期以來在堅持黨的領導問題上出現的模糊認識和錯誤思想認識,扭轉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的黨的領導弱化和黨的建設缺失現象,實現了全黨思想上統一、政治上團結、行動上一致,增強了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領導力、號召力。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黨的領導的新要求。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明顯改變發展觀不正確、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面對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的不利條件和複雜形勢,黨中央果斷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接連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強調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從而有力推動了我國發展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明顯改變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阻礙發展活力和社會活力的狀況。針對我國各方面體制機制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狀況,黨中央果斷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共推出1500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從改革和發展中的獲得感顯著增強。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堅定不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明顯改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嚴重的狀況。針對我國法治建設相對滯後,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司法不公、執法不作為等問題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的狀況,黨中央果斷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統籌加強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各環節建設,統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著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

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明顯改變社會思想輿論環境的混亂狀況。針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各種錯誤思潮、觀點給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帶來的嚴重干擾,黨中央果斷作出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的重大工作部署,就意識形態領域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闡明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宣傳輿論陣地管理,加強網路輿論監管,對錯誤思想敢於亮劍、敢於鬥爭,堅決遏制各種錯誤思想炒作和蔓延,從而大大增強了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有效扭轉了意識形態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面,鞏固了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新要求。

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明顯改變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針對導致發展不可持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全面加強生態環境整治,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積极參与全球環境治理,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這些重大工作和重大成就,有效遏制了漠視、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和傾向,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新要求。

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明顯改變人民軍隊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狀況。針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上存在的許多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以及部隊內部的不正之風、腐敗問題,黨中央果斷作出在全軍開展正風肅紀的重大政治決策,對新形勢下政治建軍作出部署,堅定不移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推動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從而加強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軍隊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提高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水平,提升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能力。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的新要求。

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明顯改變我國在國際力量對比中面臨的不利狀況。針對來自外部環境的嚴峻挑戰,黨中央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進全方位外交,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极參与和引領全球治理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布局;開展釣魚島維權鬥爭,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並實施常態化管控,強化對南海重點島礁和海域管控,抓住時機推進南海島礁擴建工程建設,取得了經略海洋、維護海權的歷史性突破,從而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和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為我國發展在國際上贏得了戰略主動。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在外交上的新要求。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明顯改變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黨中央以空前的力度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攻克了一些司空見慣的頑瘴痼疾,形成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提高,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這實際上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在黨的建設上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有力地推動了社會各方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問題的解決,但這只是提出和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開始。落實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許多新要求,必須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辯證看待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宣布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同時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這裡明確指出了「一個變」和「三個沒有變」:社會主要矛盾變了,基本國情沒有變,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基本路線儘管表述上增加了新內容,但作為其核心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也沒有變。

主要矛盾原理是我們黨分析社會問題的重要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成功實踐已經證明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必要性、必然性,如何把社會主要矛盾的「變」與基本國情、國際地位、基本路線的「不變」統一起來成為關鍵。

基本矛盾決定主要矛盾。貫穿於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但在這長達100年的歷史進程中,受這一基本矛盾制約的其他一些矛盾不可能始終如一,有的得到解決,有的以激化形式表現出來,成為主要矛盾。

過去我們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對社會基本矛盾的準確把握,現在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判斷,同樣是對社會基本矛盾的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生產力已經快速發展起來,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上層建築中的不適應問題也不斷產生。這一對基本矛盾各要素的深入分析,實際上指明了為什麼要轉化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道理。

這也就解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為什麼不變的問題。基本路線實際反映了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矛盾的基本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是生產關係即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要求。因此,「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既適合於過去我們對社會主要矛盾判斷的要求,又適合於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要求。

總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基本路線的不變,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矛盾的不變緊密相連的;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也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矛盾決定的。「不變」與「變」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整個過程矛盾絕對性、普遍性和具體階段矛盾相對性、特殊性的關係,必須統一起來認識,全面辯證把握。LW

刊於《瞭望》2018年第9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 的精彩文章:

全球「量子霸權」爭奪戰觀察
故宮博物院里藏著哪些狗?

TAG: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