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節防身術指南——預防節日吃出來的這些病

春節防身術指南——預防節日吃出來的這些病

春節防身術指南——預防節日吃出來的這些病


節日病一 胃腸道翻江倒海

過量食用油膩、辛辣食物,或冷熱食物混雜,或在外食用不潔食物,再加上貪吃瓜子、堅果、糖果等零食,都會造成胃腸負擔,引發上火、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

春節防身術指南——預防節日吃出來的這些病

上火

上火意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春節期間飲食偏油膩、溫補、辛辣,活動量少,體內易積熱,容易導致上火,再加上早春時節,人體陽氣長而陰氣消,更容易引起身體陰陽失衡,加重上火。主要表現為牙齦腫痛出血、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乾口臭、口腔潰瘍、臉上冒痘、大便乾結等。

春節防身術指南——預防節日吃出來的這些病


防身術指南

飲食應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以及油炸油煎食物;適量吃肉,過多食肉會使血液酸化,使體內的新陳代謝遲緩,導致上火。而且一些肉類容易塞牙,滋生細菌引發炎症,因此需注意飯後漱口,天天刷牙。

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喝甜飲料,少飲酒抽煙,多喝水。多吃降火清熱食物,如綠豆、苦瓜、白菜、芹菜、梨、蘿蔔等。勞逸結合,兩餐之間適當運動一下。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愉快度過春節假期。

上火具有多種表現和類型,可以針對自身情況對症下藥,在中醫指導下選擇服用降火藥物、拔火罐、推拿、按摩等方式「下火」。


腹瀉

俗稱「拉肚子」,春節期間有些人喜歡外出旅行,或在外就餐,暴飲暴食、食用不潔食物以及水土不服、受涼,均可引起拉肚子的表現;過年在家囤積的大量食物,如果不注意保藏,將生熟食物、剩菜剩飯隨意塞進冰箱里,引起食物交叉感染,也會造成拉肚子。大多表現為肚臍周圍陣發性絞痛,引起排便感覺,排便後腹痛略有減輕。腹瀉大多為稀水樣便,含有未消化食物殘渣,一般每日可排便七八次,最多可達十幾次。大多患者有腸鳴音亢進,嚴重的人可伴有低燒。


防身術指南

腹瀉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於食用不潔食物導致微生物感染引起食物中毒;非感染性腹瀉主要由於受涼、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所引起。必須根據病因對症治療,切忌盲目吃止瀉藥。癥狀嚴重時需及時就醫。

腹瀉期間飲食宜清淡、細軟、易消化,並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也可以試一試中醫食療方案。泡煮薑茶、烏龍茶等可以緩解受涼導致的腹瀉。

節日期間,生熟食物需分開來貯藏。剩菜剩飯應冷卻至室溫再放進冰箱,蔬菜最好確保當頓吃完,吃隔夜菜的時候還需注意高溫回鍋。隔夜菜最好不要超過兩天。

要注意飲食衛生。飯前飯後勤洗手,清洗餐具要注意消毒,生吃瓜果要衝洗,等。


食積

食積可以出現在各個年齡群中,兒童挑食、偏食、零食不離手,什麼都要嘗一口;成人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以及老年人胃腸功能減退。容易消化不良;等,都是食積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食慾下降、口臭、手腳心發熱,睡覺不安穩、磨牙等。


防身術指南

節制飲食,切勿吃得過飽;食用山楂、蘿蔔等易消化又健脾養胃的食物;脾虛的人可適當補充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藥、栗子、小米、紅棗等,少吃生冷食物,避免著涼。兒童應注意少吃零食,避免貪嘴,同時注意保暖。

消食葯不可頻繁服用。盲目、過多地服用消食葯可能會導致燒心、反酸等癥狀,反而傷胃。建議採取一些穴位按摩和推拿的手法輔助緩解食積癥狀。


節日病二 生物鐘時差紊亂

很多年輕人過節期間徹底放飛自我,或者通宵達旦地玩樂,或者拚命補覺成了賴床族。生物鐘被徹底打亂,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進一步引發食慾下降、飲食不規律等一系列問題,胃腸道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防身術指南

1.睡前避免飲酒。飲酒雖然會加快入睡速度,但是睡眠質量卻大打折扣,飲酒者往往容易半夜醒來再難入睡。此外,飲酒會使人在睡眠時缺少真正解除疲勞的快速眼動期,導致醒酒之後依然頭腦昏沉。

2.避免睡前食用含咖啡因、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茶、咖啡、可可等富含咖啡因的食物容易引起神經興奮而難以入睡,而高蛋白高脂肪等難消化吸收的食物會使胃腸負擔加重,在睡覺的時候加班加點消化食物,影響睡眠質量。

3.避免睡前吃太飽或太少。春節期間,晚上聚餐最好在睡前3小時完成,如果晚飯吃得太少,可以在睡前一小時適量吃點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麥片、粥、白麵包等充饑,既能供能又能快速被消化吸收。

4.多補充富含鈣、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奶製品、蔬菜水果和穀物。

5.改變生活方式,改善睡眠質量。白天加強運動增加代謝水平,注意飲食規律,睡前可以通過聽音樂、做瑜伽、看書等方法放鬆心情,幫助入睡。


節日病三 慢性病層出不窮

痛風

頻繁聚餐、熬夜,身心疲憊,再加上飲食不節制,食用過多海鮮、肉湯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以及飲酒過量,導致身體內環境偏酸性,尿酸結晶容易沉積在關節,導致痛風急性發作。往往首發或複發於酒宴之後,常在半夜或凌晨。一般是單個關節發作,常見部位是腳的大拇趾,開始有些異樣的酸脹感,接著急劇加重,整個大拇趾腫脹起來,疼痛劇烈如刀割樣。也可能在踝關節、膝關節等處發作,有時反覆發作或者同時累及兩個關節。痛風一旦發作,往往持續數天,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假期心情。


防身術指南

適當運動,勞逸結合。避免暴飲暴食,特別是對富含嘌呤的海鮮、動物內臟、酒類、肉湯等,要控制進食量。多飲水,每日喝水2 000~3 000毫升,可增加尿酸的排泄,在多飲水的同時可服些鹼性飲料如蘇打水等,增加尿酸排出。

過節前做好預防措施,必要時按醫囑適當服用降尿酸藥物,控制好尿酸水平,防止節日痛風發作。


心血管疾病

「三高」人士作為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寒冷、進食過飽、酗酒、情緒激動和過勞都是心血管病的誘發因素,嚴重時還會引起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防身術指南

高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血壓,一旦發現血壓控制不佳,應及時就醫,調整降壓藥物。

注意保暖,避免勞累或著涼,避免清晨運動,少量多餐,避免飽食加重心臟負荷,隨身攜帶急救藥物,如近期反覆出現心絞痛發作,應及時就醫。

避免暴飲暴食,飲食宜清淡,少量多餐,飲酒適量,盡量少抽煙。

此外,慢性病患者還應盡量使精神充分放鬆,儘可能不參與打麻將等具有賭博性質的活動,避免精神刺激。

(文/何雯楠 初級營養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從「腸」計議 預防腸癌
准媽媽入院待產需帶什麼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