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守常:如何理性解讀當前傳統文化熱

王守常:如何理性解讀當前傳統文化熱

十九大後,2018年1月11日,「觀天下風雲,與永圖論道」繼續開播。貴州衛視邀請龍永圖先生和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先生論道,論道話題為《中國文化與中國智慧》。

中國文化與中國智慧有怎樣獨特的魅力?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什麼?我們又如何提升自身的認知與分析能力呢?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遇,又該如何融合與發展,並走向世界呢?

針對這些話題,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先生說,我們要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傳統傳承下來,要堅持每天去讀書。我翻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論語》,但總能給我新的啟發,解決新的問題,這讓我很激動。因為它給了我一個面對現實困惑的解釋。讀經典永遠會有這種感覺。所以在當代,特別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輕人,根植於我們的文化,從讀經典開始,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豐富一點。

另外,我們如何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創新性發展?在全球化時代,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我們又如何兼容並蓄呢?歸結起來有兩個問題。其一,什麼是中國文化?其二,判斷事物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如何走出去?龍永圖和王守常先生的論道,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王守常,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國學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園丁公益國學講習所所長。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史、佛教、近、現代思想史等。

龍永圖,湖南長沙人,在貴州貴陽長大,他是中國復關及入世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原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秘書長;曾任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現任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席。

對談:龍永圖與王守常論文化自信

龍永圖:這些年,大家對中國文化越來越關注,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家在尋求新的一些中國發展的方向。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物質水平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作為中國人,中國文化肯定是精神追求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另外,中國發展了以後,中國也需要更多的對外交往。

如果說我們過去,比如說在過去規則的制定下,我們基本上是國際規則的追隨者。而現在我們企圖要影響全球,新的國際貿易,經濟的規則、秩序、體系,那麼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汲取中國智慧,來為我們在全球提出中國方案的時候,能夠體現中國文化的根基。所以,種種原因,使得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其中當然還有一條就是,我們中國領導人,非常重視中國文化,在整個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當中的作用。怎樣使用文化,成為我們中國發展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問題,也就是怎麼樣建立中國對自己文化自信的問題。

王守常:龍永圖先生談到這個問題,他談這個問題的背景是和他參與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過程有關。看到我們改革開放40年,越來越認識到一個哲學上最古老的問題,那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所以,我們加入到國際的大家庭里以後,從「中國加工」,到「中國製造」,以我這些年在國外的經驗,我覺得,還有一個「中國智慧」的概念。就是我們的產品,在國際上暢銷了,可是其他國家,對中國問題的理解和對中國文化的認識,還缺的很多。

2013年11月,去曲阜考察,從中巴車下來第一句話就說:「我到曲阜考察是告訴大家,中共中央特別重視中國文化傳統。」從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這一段時間裡頭,在多個場合,強調過這個問題。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在法國、在德國、在英國、在聯合國的科教文組織,也強調這個問題。十九大更把這個列為主題講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層面。所以,我們不能夠離開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因為它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龍永圖:現在中國正在追求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的目標。強不僅僅是在經濟上和物質上要強,因為強大並不很自然地受人尊重,而受人尊重,首先你自己必須在文化上要強,在文化上要有影響力,要有凝聚力。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們更多地要強調文化自信,它對於中國在今後幾十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王老師講的這個「和」的理解,我覺得非常好,比如說這個世界,現在非常複雜,各種國家的利益,各種民族的利益,各種國家的糾紛,民族的糾紛,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你不能說是,你好我就好大家好,我們要求同存異,求大同,存大異,就是要強調多元化,就是要強調包容性,大家能夠求同存異,這才對。

你不能說「禮之用,和為貴」,大家就可以,也是一團和氣,這一團和氣之下,沒有規矩,那你這個社會也和氣不了了。所以我覺得,怎麼樣全面地、準確地,理解中國文化當中一些非常關鍵的思想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走偏了,一個是行不通,第二個的話,你說了也做不到。我覺得對於我們的文化,一些重要的思想精髓,有一個準確的理解,還是很重要的。

王守常:傳統是世代之間的連接。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文化就是我們世世代代祖先延續過來的生命基因,它涉及到我們的價值認同、生活方式、精神愉悅等很多的領域,就是我們怎麼活著。

我們要理性解讀傳統文化熱,這就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經典,不能離開我們的文化傳統。

我們要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傳統文化與思維方式。

王守常:中國文化 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一、傳統就在我們身邊

世俗的觀念認為,傳統就是過去,現在就是當下。這個認識還是要重新去思考,要重新去調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一個很重要的文化學者,叫愛德華·希爾斯,他寫了一本書,叫《論傳統》。書中提到了一個觀點,「傳統不是過去,現在不是當下。」從文化類型學角度說,「傳統」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著我們現在的思維方法,影響著我們現在的一些價值觀念。如果從這個意義上看,傳統就是世代之間的連接,每個世代都不會有一個空擋,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比如,儒家《論語》說的「仁者壽」這個概念。「仁」字在《論語》當中出現過103次。仁者就是有德之人,就是說有德之人會長壽,是人的生命的延長。如果查閱道家老子的書,一個人如何長壽,應該是以德延年,有道德修養才會使生命延長。可是又不是這個概念,老子說,以德延年的同時,「死而不亡者壽」。後來到魏晉南北朝以後,有個非常年輕的學者叫王弼,他怎麼說的這句話呢?他說:「亡」,「忘」也。死亡的「亡」是那個「忘」字的通假字。這意思就給我們解釋清楚了:沒有被我們忘記,這個人就屬於長壽之人。你看看這句話的解釋有多偉大,你生命雖然短暫,但你活出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你就是長壽之人。所以,文化自信源於對文化清楚地認識,有清楚的認識,才能夠建立自信和自覺。

「仁者壽,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緘默者壽,故仁者壽。」氣就是我們說的脾氣,一個脾氣溫和的人就會長壽,對他人真誠地關心,而不是關心他人是為了名和利,這個人就會長壽。能夠容納你的朋友,寬容反對你的人,就會長壽。人和人之間通過言語交流,因為立場的不同,角度的不同,或者是知識結構的不同,常常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老子講這一點說得最清楚,好聽的話可能是有欺騙性的,不好聽的話可能是不友好的。

「仁者壽」這就是養生。這些做到了,就會健康長壽。這也是生命上的智慧,人要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有擔當精神,就是中國的思維方式。

二、「一分為三」的思維方法

文化有三個層面:一個層面是物質文化,一個層面是制度文化,一個層面是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問題,是思維方法、價值觀念、宗教習俗和審美意識,它們的總合叫文化。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對於文化,或許要重新調整我們的思維方式。

講中西思維方式的不同,這個不單是形式的不同,完全是思維類型的不同。比如說,我們的思維方式已經固化了。中國從1919年以後流行到現代的思維方式,在1960年代基本上固化為了「一分為二」。我把「一分為二」的思考定義為二元對立的思考,最後的價值觀在「錯」和「對」中選擇。如今大眾的思維方式大多停留在二元對立的思考上,就是「一分為二」。

其實,這個問題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有人覺醒。當時在中央黨校的楊獻珍先生就說過,我們講「一分為二」的同時,還要講「合二為一」。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學者叫龐朴,他也是我的老師。後來他就提出來了,中國的思維方法叫「一分為三」。這個說法概括得非常準確,這個「一分為三」的思維方法,其核心內容來自《中庸》的思考方法。我覺得學習中國文化,應該從中汲取一些對於當代來講很有價值的思想理念,很有價值的思想觀念。

《論語》中有這麼一段話,「叩其兩端而執中」。「兩端」是指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事物,這個「中」是三,三也是「多」的意思。當我們研究兩個不同事物的時候,要從第三個角度思考問題。「執中無權」,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的時候,不能有權變。

進一步解釋,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離開了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它就是荒謬的,否則就「執一」落在一邊了。這句話孟子給它做了一個有意思的解釋。孟子說,古代的舜王是一個大聖人,雖然他的繼母和兄弟姐妹對他不好,但他努力工作,養活了全家。舜王「娶而不告」,娶了一個老婆不告訴父母,為什麼不告訴父母呢?因為「告而不娶」,告訴了就不能娶了,舜在叩其兩端而執中,就是從第三個角度考慮問題,那就不告了。

再舉一例。「政寬則民慢」。政策寬泛卻沒有執行的細節,下屬就會變得散漫。「慢則糾之以猛」,嚴格管理會有一個問題。「猛則殘民」,會傷害他的積極性。可是沒有積極性,沒有原創性,這個東西要怎麼管理?還得恢復,還得寬鬆,所以「殘則施之以寬」,問題是總在兩點上思考問題,不是猛就是寬,從來沒有第三個方式思考。應該是「以寬濟猛,以猛濟寬」,如果寬鬆了還不行,還要在其他條例上嚴厲一點,然後「寬猛相濟,政是以和」,最最重要的是政是以和,決定思維方法的是「和」的概念。

過去我們妄自菲薄,而現在妄自尊大的中國人太多。思維方式上可否再回到文化傳統上?「中」在《論語》當中出現為恰到好處,過猶不及。但我在《論語》當中看到的「中庸」不僅僅是這個概念,什麼意思呢?《中庸》是一個至德,是一個最高的道德。

三、尋找中國文化中的寶藏

1.「天地人」三才,「人為貴」

文化自信的問題,我舉一個例子。中國人是怎麼討論人的?《易經》裡頭有一句話,叫「天地人三才」(《易傳·繫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就是天地人這三種材料裡頭,人為貴,這個貴就是價值,人最有價值。荀子有一句話:「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草木有生、有氣,它有生命、有氣,草木就是植物了,這個「氣」字很難解釋,但實際上就是可以理解成構成我們身體和萬物的一個材料,那麼草木有生有氣而無知,禽獸有生、有氣、有知,它有知覺而無義,就是正義的義,我們把這個「義」解釋成一種禮儀原則,就是動物界它不能夠像人類社會建立一套禮儀原則,下面說人有氣、有生、有知,其有義,故為天下貴,人天下最有價值的。所以我們把這兩段材料,給外國學者解釋完以後,我問他什麼叫人權?講得最早的我們不知道,就討論「人為貴」的概念是2500年以前中國的《易經》。

2.「以人為本」

我們這幾年提出的口號是「以人為本」。其實不是我們現在提的,這是古代管子提出來的。「以人為本」有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天地人」,其中的「人」是一個類的概念,是一個總屬的概念,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概念。

在重大的災難面前,我們的人民解放軍,我們其他所有的民眾,都會在搶救中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我們的領導每一次,在救災的批示、指示當中,救人是第一位的,這個時候的「人」就不是一個我們傳統上的「類」的概念,這個時候的「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從一個「人」的概念分析起,關注每一個生命的安全。所以對話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尊重西方文化,西方講的「人」是個人的問題,個人的權利。包括在2012年講話中提到,我們必須要學習西方政府制度,我們必須要學習西方政府制度、管理制度和社會管理的一些經驗教訓,這也是要開放我們自己,所以,已過世的我國著名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說,每一個文化都有它優秀文化傳統,學會欣賞對方的文化。所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會「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我想,我們今天自己對自己的文化的缺失,這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經濟高度發展,國力在提高,可是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很多人並沒有思考清楚,這就需要回歸傳統去尋找,尋找傳統文化的寶藏,這影響深遠,解決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問題。

哲學要追問的三個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一個國家富強了,一樣也要問這些問題。中國承繼著數千年的文化傳統,未來的中國應成為世界負責任的大國,那麼現在的中國綜合國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既要學習西方文化,又不要忘了本民族文化。中國要成為世界中的負責任大國,不只是憑藉綜合國力,還要把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念介紹出去,被其他國家、民族所理解,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大國。

四、中國應設法輸出文化價值

現在有個很好的現象,就是在做考古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專利問題。我們中國古代所創造的東西,對今天的影響還存在,只是我們並不知道。

比如,有一個螺旋槳製作的工程師湯姆斯,就是美國飛機的螺旋槳製作的工程師,是用澆鑄出來的,他的熔鑄法是註冊專利的。因為他是美國二戰時飛虎隊的。飛虎隊當時的螺旋槳是打造出來的,經常會折斷,折斷以後他很苦惱。一次就在雲南的村子裡去遛彎,他看到中國老百姓在做的一個金屬的東西,是怎麼做的呢?他是用失蠟法做,失蠟法就是我們今天先做一個模子,然後把熔化的熱的金屬液體倒進去就出來了,因為模子的空擋是用蠟充滿的,熱的金屬液體進去以後,所以就順著那個縫隙流進去,蠟就會融化掉了,這是我們古代銅器鑄造的方法。湯姆斯的熔鑄法就是這樣得到的。

雲紋銅禁

我們今天看到,河南的博物館有一個巨大的銅器「雲紋銅禁」,就是用失蠟法做的。禁就是「禁止」的禁,這個為什麼要用「禁」,「禁」這一禮制器,作於周武王滅商之後。因為周滅了商以後,就認為商亡於酒色,所以後來周代就有了一個「禁」,禁就是禁酒的,所以《尚書》有一文章《酒誥篇》就是禁酒的。文中說:「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且不能喝醉);「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執群飲」(禁止聚眾飲酒,若發現抓起來殺掉);「禁沉湎」(禁止喝醉酒)。用酒祭祀與敬神,養老奉賓,都可以飲酒,就是不能喝醉與聚眾飲酒,這構成了中國西周禁酒思想的主體。到了周平王東遷洛陽,禮樂崩壞,周朝的禁酒令也如同一紙空文,幾乎無人執行了。

所以「銅禁」那個桌子做得非常的精美,這件銅禁的鏤孔裝飾部分系用失蠟法所鑄,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用失蠟法鑄造的物件,是它創造了「熔鑄法」。

五、文化傳承和創新與現代社會相融合

1、文化與現代社會相融合

文化的問題是一個不斷深入、不斷學習的過程,要一本一本書去讀,要分門別類地研究。如果我不是哲學或宗教系的,其實我也不一定了解,我們堅持一定要打通,文科打通各個系的概念。在北大,我們有一個「元培計劃」。你今年在哲學系讀了一年,然後你第二年提出轉學,只要那個系能接受你,我們就支持你去轉系。所以這樣才能讓文化使我們的知識結構豐富一點。

我們怎麼創新地認識和傳承我們優秀傳統文化,包括我們在向國外傳遞我們中國文化的時候,我們傳遞的是什麼?我們通過什麼而傳遞?我們老祖宗在三千年前已經教過我們了,我們要回歸到經典原典,傳承我們古代的文明以及古代的思想。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太寬大,太宏大的一個討論,就是我們為什麼老放在一個宏大的討論範圍內,我們就很糾結這個地方,如果我們回到一個很細小的、很窄小的,一個學科的問題,我現在特別推崇當前解決中國問題,不是我們哲學系能夠解決的,更重要的是一個社會系去解決的。

我有一個學生是我們社會學系的本科生,他讀社會系讀了四年,他每年至少要去一次村落。四年做跟蹤調查,調查了三個自然村落,三個天主教堂,一共在一個地區,調查了七年時間,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

所以我才理解都是在宏大的敘事當中,宏大語境當中去討論,你一定要理解,哲學不是一個真理判斷系統,哲學只是一個道理。魯迅說,最早是一個祥林嫂,他這個說法我們從材料看,他受到了清代桐城派的領袖戴震的影響,戴震寫了一本書叫《孟子字義疏證》,是用孟子的概念推翻宋代學者對孟子的修改,所以叫《孟子字義疏證》。他就批評朱熹。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慾。今天在座的年輕人理解這句話嗎?原文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男女,是中國男女到了一定年歲要結婚,這是繼承立家的一個傳統,也是社會生產力的一個需要。「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即是天理,那飲食男女最大慾望就是天理,既然人慾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慾,那你為什麼還要告訴我「存天理,滅人慾。」那你邏輯上是悖論啊,你肯定是錯的。

所以這裡頭有一個問題,「天理」這個字怎麼解釋,古代天有四種解釋:第一種是物質之天,就是我們頭頂這個藍天;第二種解釋,就是神鬼之天;第三種解釋,就是道德之天,這是周滅了商以後提出的;第四種解釋,就是自然而然。莊子說,牛馬四足之謂天,牛和馬張四條腿那叫天,自然而然長出來的,如果這樣解釋的話,你就會看到朱熹的那句話,「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就是天理,餓了就要吃東西吧,男女到了一定年歲要結婚要生育吧,這就是人的自然而然的要求,所以它就叫「天理」。

所以「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即是天理,下面一句話非常重要。「求美味者,人慾也」,這是個人需求,私利的需求叫人慾,所以朱熹他才告訴我們要「存天理,滅人慾」,這難道不對嗎?

朱熹的「存天理,而滅人慾」,我們能從中領略到,中國文化怎樣獨特的魅力,我們又如何提升自身的認知與分析能力呢?你要不要「存天理,滅人慾」?理論上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批判不是打倒和推翻,是需要分析,所以我們要怎樣地繼承文化傳統,才能夠真正說我們對文化傳承有所繼承,然後我們才可以談到我們的文化自信。

2、文化傳承和創新

提到當下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問題,其實你創新是建立在你對自己文化的傳承上。書法就是這樣,如果你帖學也不會,碑學也不懂,然後就寫一堆亂七八糟的字。我也看過這個書法,都是我很好的朋友,那個八尺的宣紙,很貴的一張,在這兒拿一個抹布,蘸一堆的墨,然後跑過去往那兒一摔,他說書畫同源,我說沒關係,書畫是同源的,但你想告訴給別人什麼東西,藝術總是一個個體的表達,但你在旁邊題詞,你用清楚的小行楷,你給我描述出來,那我就很崇拜你,所以你什麼都不知道,弄的亂七八糟。

這時我會想起來一個人說的一段話,這個人叫陳師曾,是陳寅恪的哥哥,陳師曾說了一句話,一個畫家,一個書畫家,要具備四個條件:第一個性情,有性情這個人有創作,沒有性情是沒有創作的;第二個品格,一定要有品格;第三個要有思想;第四個要有文化,沒有文化繼承,你談不到創新的。

文化是沒有辦法脫離開人的,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不識字難道人就沒有文化嗎?可是我們的文化是有書本傳承,我們的文化有口頭傳承,所以你看我們很多的在電影裡頭,一個老爺爺一個老媽媽,他可能一個大字都不識,可是他在中國文化里的孝親的問題上,恭敬的問題上,他有他自己的了解,這個文化傳承有多方面,有口傳的,也有書本傳的。

3、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在中國文化裡面就有,就是我們不太知道。比如:北大歷史系的一個女學生,叫李錦繡,寫了一本700萬字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唐代財政史稿》,就有一個給侍制度,給侍制度就是我們現在的養老制度。她的先生叫王永興,寫的是唐代的勾檢制度,勾檢制度就是我們的監察制度。

(《唐代財政史稿》系統地論述唐代武德至天寶一百數十年間,財務機構和財務行政發展變化及制度研究。論述以國家預算為核心,從預算的編製實施以及收支,必有財務機構以及財務機構之間的關係,必有財務機構與其上下級機構之間的關係來論述唐代財政史,對唐代的財政史中一個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考辨。)

《唐代財政史稿》

我們要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我還要堅持每天去讀書。每天去熟悉我看過的書,突然發現,我翻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論語》,給我新的啟發,解決新的問題,讓我很激動。因為它給了我一個對現實的困惑的解釋,讀經典永遠會有這種感覺。所以在當代這個時候,特別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輕人,根植於我們的文化,從讀經典開始。如何對中國文化有一個自覺,還是要回到經典,回到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認認真真地去讀書,去讀經典。

六、「和而不同」是為世界貢獻的中國智慧

說這個「和」字,「和為貴」的「和」字。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就造出這個「和」字。「和」的概念是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中發現的,最早出現在音樂中。音因序或律而和,應該為「宮商角微羽」五個正音能夠合在一起,這五個正音,你不能只用宮音,也不能只用商音,一定是五個音合在一起那是個「和」。所以,「和」是強調多元化、多樣性的,你必須要這樣理解。所以,你讀懂了「和」是多元性、多元化、多樣性的話,你就會理解《論語》當中「君子是和而不同的,小人是同而不和」的意思。《論語》出現了「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有這樣的胸懷,可以接受不同的聲音,小人是同而不和。

所以,這個「和」字在傳統裡頭,在《戰國策》的文章里,是春秋戰國時期普遍被討論和爭辯的問題。墨子主張「同」,儒家講是「禮之用」,「禮」的根本作用是以「和為貴」。

其中有一個故事,論述的是古代齊國的第四位諸侯王齊景公。他有一個很喜歡的大臣,他就問當時的國相晏子。齊景公和晏子有一個對話,齊景公問,「我有一個非常喜歡的屬下大臣,這個人叫具,我們倆是和的關係還是同的關係?」晏子說,「這是『同』而非『和』」。「和為貴」前面是有一個詞「禮之用,和為貴」。「禮」是一種制度,制度的根本作用是要以和為最有價值,「和」是強調多元化、多樣性的。晏子說:「你和你最喜歡的大臣,你們倆是同,而不是和。什麼是同?同就是君說是,臣說是;君說否,臣說否。這就叫同」。

「和」是君說是,臣說否。就是你說對的話,我是可以提出反對意見的,這個話就對了,這就是多元化,這就是「和」嘛。「和」的東西是多樣性,「和」才能產生新的東西,才有新的生命。相同性質的東西放在一起,就無法繼續發展下去。所以,「和」在中國文化里是最重要的概念。

「合在一起」才是個「和」,這對世界才是可行的,會使我們這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更和諧。人們開始追尋中國文化的主體意識,主體意識是對人生、對生命的感悟和認識。中國人要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到「安身立命」的依靠,中國在走向世界的進程中,要成為世界中的負責任的大國,不只是憑藉綜合國力,更要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的思維方法和價值觀,並為其他國家和民族所理解。

所以,我們今天在討論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要重新去認識,所以特別提倡各位在座的,應該多讀一點中國傳統的書、經典的書。因為這些書成為經典,經過幾千年成為經典,有它的歷史必然性。

| 責任編輯:燕園君

| 來源: 文 園丁公益, 圖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園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生活本不需要完美

TAG:燕園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