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看藝術家如何「緩解」假期綜合症

看藝術家如何「緩解」假期綜合症

懶散的都市又蘇醒了過來,人們各自準備著上班的心情,當我們留戀於假期的慵懶時,藝術家們早就悄然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甚至 ,在他們的工作室里,從沒有什麼休止符。曾經的工作狂大師們,他們神聖的工作與環境又長什麼樣子?

今天就來給大家欣賞一下,藝術家們都是怎麼開啟新篇章的!

對於藝術家來說,工作室當然是最重要的地方,他們在這些房間里度過了人生中大部分時光。

實際上,我們也許認識大師們的作品,但較少了解他們各自工作室的模樣。藝術家的性格決定著工作室的樣子,工作室的氣質又反過來影響著藝術家。

達·芬奇說過:

「一個藝術家的工作室應該是佔地空間小的,因為小空間才會讓精神集中,而大場地則會讓人分神。」

這是個很有趣的觀點,但也不適用於所有人,後來的藝術家們似乎並未奉行這條箴言。

畢加索

畢加索在法國的工作室有著古典的裝飾風格,既可以做家又是社交場所,在眾多藝術家工作室之中,堪比「宮殿」。

保羅·塞尚

後印象派大師保羅塞尚,在艾克斯普羅旺斯的工作室寧靜而避世。

亨利·馬蒂斯

身患疾病的馬蒂斯放棄了架上創作,不過同時也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剪紙。

他就坐在床上,在他的輪椅上,用一把大大的剪刀繼續他的藝術創作。

那個時候,他住在法國尼斯的一家面朝大海的酒店裡,房間里的牆壁幾乎被馬蒂斯貼滿了自己的剪紙作品。

他曾對人說:

「我每天都像在花園裡行走,你看,這裡有葉子,有花,還有小鳥。」

喬治亞·歐姬芙

藝術家歐姬芙鍾愛的墨西哥「幽靈農場」,既可以室內創作又可以室外寫生。

內部以白色為基調,乾淨整潔,一反眾人認知中對於藝術家大多髒亂的誤解。

喬治·莫蘭迪

莫蘭迪的家和工作室是在同一個地方,他在這裡生活了54年之久。

各種他畫中的瓶瓶罐罐,仍以原來的樣子散落在房間各處,好像莫蘭迪從來沒有離開過一樣。

他的傢具以及收藏品也還留在房間里,每一個角落,美得都可以被直接嵌入畫框。

布朗庫西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旁的布朗庫西工作室,雖然它是重新建設的,但也是恢復了它原有的樣子。

布朗庫斯極其珍愛自己的雕塑,並一致努力維持自己工作室的格局。

如果賣掉了某件作品,他會做一件一摸一樣的代替品,擺放回原來地方。

不過,在晚年,他將自己手上的所有作品,包括147件雕塑、43件繪畫等,全部捐給了法國政府。

薩爾瓦多·達利

克洛德·莫奈

弗里達·卡羅

愛德華·蒙克

安迪·沃霍爾

馬克·夏加爾

每一個藝術家都把工作室當作最重要的作品來打造,那藝術家們在工作的時候,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

藝術家James Nares工作時充斥著高難度動作,為了他的畫面,他在工作室內吊了威亞。

完成這樣一幅作品需要很好的體力,實際上,許多藝術家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作品,平時都會刻意地注意健身。

由此,保證自己哪怕到了老的一天,還是可以進行大尺幅的創作,其實畫畫真的是個體力活。

如果我們在欣賞藝術家的作品以外,多了解他們創作的狀態,便能更深刻地把握作品所能傳遞出的更多內容。

創作中的利希滕斯坦

利希滕斯坦這樣邊畫邊移動,實際上一天下來也多是腰酸背痛的。為了一幅作品,藝術家們可以「上天入地」,在所不辭。

在工作室里,藝術家個個都是工作狂。他們並沒有節假日的概念,甚至,越是大家都在休假的時候,越是藝術家們精心創作的好時機。

古往今來,藝術家在他們各不相同的空間里,不分晝夜地工作著,創造出各不相同的藝術。不論外面天氣如何,不論世人在追求著什麼,他們在工作室里永遠不會迷失了自我。

這裡的時間永無休止地流淌著,在一罐罐顏料和一捆捆畫筆之間,工作持續著,彷彿並沒有一個開始或是一個結束。

新年伊始,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像這些藝術家們一樣獲得那份快樂和滿足。

藝庫,為藝術愛好者提供藝術資訊和優質的藝術教育。由專業藝術機構大韻堂打造,助力活躍在藝庫平台的藝術家實現藝術夢想,幫助藝術愛好者在線學習,推動當代藝術發展。陪伴這個時代最有夢想的人,順利的完成他們的藝術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庫 的精彩文章:

花與藝,這是彰顯生命力的浪漫篇章
狗年到:看世界各地的狗狗藝術品

TAG:藝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