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90 職場乾貨寶典,帶你在營銷路上大步走!

8090 職場乾貨寶典,帶你在營銷路上大步走!

【8090在職場】欄目收錄行業大牛、資深數字營銷人、新星廣告人的職場故事,或許你的故事就是下一篇【8090在職場】!

2015、2016年 SocialBeta 為大家整理營銷人生活工作中 7 大方面的一系列文章:

相信持續關注我們【8090在職場】欄目,一定會對你的職場發展有所幫助,2018 年 SocialBeta 照例為大家整理年內 8090 職場乾貨,帶上【 8090 在職場】寶典,營銷路上大步走!

在此祝年後重返職場的營銷人都能升職加薪!

簡歷面試篇

求職跳槽篇

營銷人初級篇

營銷人進階篇

營銷人技能篇

營銷人職場篇


導讀:

求職者不適合一份工作有很多可能,但最近我面試里發現「求職動機」不明的卻越來越多。包括一些發郵件給我的朋友,每次他們誠懇的寫下很長的現狀和渴求進大公司的夢想之後,我都感嘆:「還是意向不明啊,我不敢招你,朋友」。所謂求職意向不明,其實特別簡單,就是不知道你為什麼要來申請這份工作。

精彩文摘:

什麼才是明確的求職動機呢?

個人覺得挺簡單。想接觸不一樣的客戶;想換一個團隊氛圍;想做一點不同的事情;想有更靈活的職業路徑;想依託大平台的資源做出更好的作品;這些都可以。至少於我,是一個樸實真誠的回答,我也比較明白對方為什麼想跳槽,為什麼想加入。最重要的是,當我發現他的目的可能在入職後無法達成也會當下就給出建議。這樣就不至於耽誤了對方一年半載,才發現有問題,造成雙輸的結果。

導讀:

當 HR 問: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TA 期待你怎麼回答?

精彩文摘:

這個問題並不是要求職者說得特別細,主要想了解求職者對自身是否有良好的認知,做事有沒有目標和規劃,是否能認真對待這份工作。

對應屆生來說,我們想初步了解求職者的邏輯能力、表達能力,看你對這個職業有沒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同時也是幫助我們更好的為你安排工作內容。其實我司是非常願意錄用實習生的,而且對於優秀的實習生,我們會非常賣力的讓你留下來!

對跳槽的求職者來說,我們想通過這個問題了解你是否有設定職業目標、發展方向,或者說你為了職業發展已經做了哪些準備。畢竟有目標才有動力前進,有一定規劃的人,工作的執行力也一定不差。

導讀:

我最近從公關、到獲客、到品牌、到新媒體、到運營,從實習生到總監的人才都看了不少。我經常在面試別人的時候,心裡會想,如果對面坐的是我自己,我會怎麼說?今天就從面試桌的另一頭來解析一下面試官的心情,從而能讓大家的面試事半功倍。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精彩文摘:

為什麼說這篇是中美面試指南呢?因為我在美國也面過許多人,跟中國面試並無不同,也有美國人唾沫亂飛卻說不出個所以然的,也有人是上來一副快死掉的樣子毫無自信的。說到底,沒有人不會喜歡充滿激情、自信、聰明又有能力、有趣的人。只要抓住這幾個點,面試 90% 都會過。剩下的 10% 可能是真的不契合,如果不合適,也不必強扭。

導讀:

我每天都會收到簡歷,不管是私人郵箱還是公司郵箱。我相信很多面試官和人事的朋友都跟我一樣,練就了一分鐘決定要不要面試一個人的本事。說起來很殘酷,面試者準備了很長時間的簡歷,被收到後只被檢示了一分鐘,有時候甚至不到十五秒,就被淘汰。

我把這兇險不已的關鍵片刻叫做「猝死一分鐘」,意思就是還沒準備好,就已經被淘汰了的一分鐘。

精彩文摘:

在這猝死一分鐘中最容易中招的是初入職場的朋友,尤其是沒有推薦人的自行應徵者。由於所有的信息都必須通過郵件,以及其中的簡歷來讀取,稍有不慎就會被丟入垃圾箱,連回復都不會獲得。就像邋裡邋遢或者穿錯了衣服去面試一樣,可能都不需要等到面試者開口說話,他就已經被面試官從心裡淘汰了。

那麼哪些事情是面試官決定要不要在這一分鐘裡面「行刑」的要點呢?以下根據重要緊急級別,分別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觀點。注意,這裡的情況更適用於外企和大型企業。


導讀:

跳槽漲薪在大多數人心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不論漲薪是跳槽的主要動力還是附加條件,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跳槽漲薪就像人餓了要吃飯一樣天經地義。

然而,近期我們發現了一個怪現象:不少候選人在換工作時,不但沒要求漲薪,反而選擇了降薪。

這在大多數人看來可能不可思議,但任何一種頻繁發生的現象背後必有其深刻的原因。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候選人放棄了大多數人眼中的大好「錢途」,選擇逆流而行呢?

精彩文摘:

在個人職業選擇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好與壞,就像我們永遠無法贊同在大城市打拚就比在小城市努力更有成就感一樣,大城市有渾渾噩噩混日子的「南郭先生」,小城市也有兢兢業業討生活的「拚命三郎」。

只是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喜歡走那些少有人走的路。當滿地都是六便士時,他們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導讀:

職場就是市場,職員就是品牌,好品牌可以備受信賴和追捧,爛品牌最終無人問津。每一步我們走過的路,每一句說過的話都在打造一個獨特的個人品牌。在一個公司供職的時候,當然會謹言慎行,總伺機為自己的升遷鋪路搭橋,但當決定要離開現職公司,就很容易放低了警覺。會做一些平時不太會做的事兒,這些低敏感度導致的事件分分鐘可能會把我們很長時間積累下來的品牌價值抹殺徹底。


一些事情既然要做,就坦然的說出來,解決方案是可以商討的。否則輕則自己落下來了不誠實的名聲,重則會如這位一樣失敗收場。

越是特殊的時期,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辛苦建立的人設可能就在不注意的幾個瞬間徹底崩塌。保持坦誠,真誠,負責和積極的協商態度非常有必要,因為個人品牌是我們持續在經營的,也是唯一屬於我們的資產。工作可以換,老闆可能會變,客戶也不會一直合作,但個人品牌卻會始終伴隨。

導讀:

作為企業員工,時常能聽說某某人通過短期內幾次連續跳槽,獲得了不菲的收入增益的故事。久而久之,比起那些老實本分的員工,頻繁跳槽的員工更容易獲得升職加薪的印象逐漸形成。原本一心一意安心工作的老員工們往往也開始思考是不是自己「太老實」,畢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我們檢索對比了本平台多名候選人的簡歷資料,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次討論機會。

精彩文摘:

對於年輕職場員工,如果你的跳槽理由來自比較健康的那部分,比如對當前工作缺乏興趣、希望改變職業平台和工作狀態,那麼用短期的頻繁跳槽來進行調整試錯,並無過多可指摘之處。但對於跳槽對象和自身實際能力,務必要有清晰的認識。

倘若遭遇到了不健康的頻繁跳槽,則需要反思自己的跳槽目的是否明確,頻繁跳槽後的收入增益是否能夠覆蓋跳槽成本。倘若發現自己並沒有在這些事情上想清楚,那麼或許調整心態和重新樹立對自己能力的客觀認識,就顯得非常有必要的。否則,頻繁跳槽只會讓你加入那些隨波逐流者的行列。

導讀:

很多人問我在面對不同公司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做選擇?這次我基於自己的經歷,分享一下關於選擇公司的一些體會和心得。

老規矩,先說結論。關於跳槽選公司這點,我的觀點是:先看大趨勢,再看小細節。

精彩文摘:

先看大趨勢,再看小細節。

大趨勢,包括這個公司服務的市場,瞄準的用戶,面對的對手;

小細節,包括這個公司帶你的老闆,日常的工作,後面的下家;

說白了,選公司最後看的就是兩點:增長和回報。

導讀:

先分享一個不算絕對正確但卻絕對有趣的洞察---80 後廣告人年輕時往往做的都是「專業 4A 夢」,而如今的 90 後甚至 95 後們懷揣地卻是「自主做甲方」的雄心。不難預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 80 後廣告人聽命於 90 後,並親切地喊著「客戶爸爸」。

精彩文摘:

在乙方(正規且最好有名氣的公司)兩年的工作經歷,其實並不能教會你廣告營銷的全部技能,但它的價值在於---你能學到一套較為有效的工作流程和規範。

這時的你,是跳去甲方再好不過的機會啦,你大可不必擔憂自身專業能力,因為你會發現自己還沒能力也不需要去真正獨當一面。你更像剛打好格子的紙,很方便甲方市場部的老大拿來塗畫。

導讀:

我之前曾說過,實習要趁早,趁你最便宜最有活力的時候,早早的在 4A 啊外企啊 BANT 啊蹲個坑混臉熟,不然等大四畢業了再投簡歷,你的競品就是那些在小公司摸爬滾打了一身本領,已經有二、三年實戰經驗的老炮兒了,那時候你要再想進好公司,太難了。

精彩文摘:

跟其他員工相比,實習生的優勢在於,我本人就是白紙一張。白紙可以變成梵高的畫,可以變成人見人愛的人民幣,可以變成記錄靈感的 Moleskine 筆記本。如果你足夠幸運,你可以在實習期間了解廣告公司同仁們的運作方式,究竟是 Creative 更適合你還是 AE ?如果 social 不適合你的氣質,是不是有機會轉去其他組?當然,想這些重要且現實的問題的同時,除了考慮這家公司能帶給你什麼以外,能評估下自己可以給公司帶來什麼,就更好了。

導讀:

在職場的發展道路上,不排除有很多客觀的因素。比如老闆跟自己是否聊得來,是否碰到不錯的項目,所做的工作是否在上升趨勢,但還是不能小視主觀因素所創造的不同。就算再困難的工作,有準備的人也總是表現的更出色。到底是什麼讓一部分人的工作更出色的呢?

精彩文摘:

一般工作前三年,都是在為某個專業打基礎,摸索學習自己,學會適應一個行業。這個適應期如果通過平時主動學習加以輔佐,不止適應的更快,而且從「小白」到「專家」的過程會更順利,也能減少自己的痛苦和彷徨。

導讀:

根據《SocialBeta2016數字營銷人生活工作狀態報告》顯示,4A 腔是廣告人進入廣告公司後被潛移默化改變後擁有的一個小標籤。但對廣告專業的學生來說,初出茅廬的他們並沒有在課本上學習和運用4A腔的機會:廣告學專業導論沒有說 AE 是什麼,廣告策劃沒有說 Brief 和 Proposal 該在什麼場合使用?

精彩文摘:

這種 4A 腔普及到什麼程度呢?讓我們拿廣告公司現在的一個現象來舉個例子:客戶執行又稱阿康。為什麼職位 Title 會跑出來一個似乎聽起來完全無關的詞兒呢,其實是因為 Account 發音諧音阿康。而到現在,廣告公司中平時打字阿康甚至比英文 Account 運用更加頻繁。

導讀:

我的前老闆張銳評價說,我是他見過「難得的左右腦均衡發展的人」。然而,我認為這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掌握了一套系統的適合營銷人的,讓左右腦均衡發展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精彩文摘:

人總是要不斷學習,突破自己的認知。否則,過一天和過一年有什麼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也永遠是個「新人」,我對「新人」的定義是:敢於自我批判調整,自我迭代更新,突破自己過往經歷和認知的人。

導讀:

這個故事你可能聽過,美國一位小文案 Alec Brownstein 為了進入大廣告公司做高級文案,通過 Google 的 Adword 購買了五位創意總監的名字。因為他知道這些人會搜索自己的名字,所以在關鍵字競價的廣告上,他寫道:「搜索自己的名字很有趣,跟我一起工作更有趣」。 結果這個孩子獲得了四次面試的機會,其中兩個面試給出了 OFFER。Alec 成為了紐約 y&r 的一名資深文案,整個求職過程,花費 6 美元。

精彩文摘:

Alec 的故事發生在 2010 年,七年過去了,他現在已經是一間甲方公司的創意副總裁。很多人都知道 Alec 用了一個非常創意的方式給自己找到了工作。然而很少人知道,其實在這之前,Alec 已經在 BBDO 以及陽獅集團做過文案的實習生和初級工作。雖然我不認識他本人,但我相信當他決定用谷歌關鍵詞購買的方式找到新工作時,他腦子裡肯定不是在盲目的追求最頂端的公司,也並不苛求找到所謂「公平」的工作待遇,更沒在權衡自己是否適合廣告文案這份工作。

工作的意義,不做過很多很多,又怎麼會有深刻的體會。

導讀:

我現在是老闆,是合伙人,以前也給人打工,從什麼都不懂的要「為公司好好工作」,到成為 ECD 帶領 200 多人一起做廣告,職位在變,角色在變,但對自己、對員工,有幾點品質是一直希望保持的。

精彩文摘:

廣告是一個團體協作的結果,但也不可否認,廣告人的個人魅力才讓其迸發出源源不斷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廣告提供了一個舞台,鼓勵你發揮自己的才能,一鳴驚人是常常發生的事情,如果你在銀行、在大企業里,可能更適合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按部就班地工作,並不需要太多的創造力。

導讀:

本文一面是針對廣告、營銷等專業的學生,讀完可以幫助你們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不至於在工作後走太多彎路;一面也針對剛入行的新人(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可依幫助你在彎路上抽出身來,想想自己到底每天在做啥?

精彩文摘:

一個合格的營銷人,絕不僅僅是寫寫文案做做活動那麼簡單,他應該具備一定的戰略分析能力,應該要懂得如何決策,在何時決策,懂的如何決策會利益最大化等等。而戰略分析和決策並不是瞎想,不是主觀臆測,它也是一門需要深入研究的知識和能力。

戰略分析的關鍵在於「客觀」和「全面」。要想讓你的思考分析「客觀、全面」,你需要進行思維訓練,訓練的最好方式,就是學習經典的戰略分析模型。


導讀:

前三年,當你是雜兵的時候,你的競爭對手也都是路人甲,可三年過後,你要面對的就是有名有姓的小 BOSS 了,尤其是當你想超越ta的時候,就從你不如 ta 的地方開始。

精彩文摘:

三年之後的你,已經開始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氣場」, 走路說話舉手投足之間已經有了相對明顯的個人風格,觀點和看法更容易影響別人了,你也會更善於思考一個事物的多個層面。可以開始嘗試著更加「慎言篤行」。

導讀:

最近愈來愈多的設計師問我:怎麼樣才能讓自己進步得最快?做哪一類設計能賺更多的錢?為什麼自己看了那麼多乾貨可還是沒什麼提升?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從這些問題里我感受到了大家的進取心和緊迫感,但也看到了他們按耐不住的急躁。

精彩文摘:

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和身邊的環境,又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執行方法,而且還能保持專註,那你自然就不會迷茫了,當然也不會再急躁。話說回來,急躁並不是最可怕的,因為急躁而不能沉下來心做事情才是。

導讀:

其實講真,在中國,創意牛逼不牛逼和能不能拿下客戶關係不大。還是關係為上。找客戶喝幾個酒,幫客戶孩子解決上幼兒園的問題,幫客戶在領導面前做足面子。基本上這個客戶就穩了。但可惜的是,很多阿康覺得這事是作弊,還鄙視這種行為。

精彩文摘:

一個好的阿康,專業能力之外,商務能力也是必須的。可很多阿康根本意識不到這點,依舊覺得自己做好「本份工作」就好。

明的規則是規則,暗的規則也是規則啊。創意杠的是正面戰場,但敵後要靠你們啊!與其輸了之後像敗犬一樣埋怨大環境,不如自己先下手為強。怎麼說呢,商場就是這個樣子的啊。

導讀:

只要還想在創意行業繼續奮戰下去,我敢打賭:絕大多數老司機都有或多或少的惶恐與疲憊。這是傳播環境發生巨變的年代,之前數十年甚至更久積攢下來的專業老本似乎正在加速消散,比體力下降、記性衰退的速度更令人恐懼。老司機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尷尬 --- 年輕的下屬暗中對你的 idea 嗤之以鼻,客戶則會更直接地打臉:「你們怎麼還在用老一套的方法提案?你根本不懂 social!去問問你們公司的 90 後吧......」

精彩文摘:

接受了我不懂,才能更清楚地知道我究竟懂些什麼、擅長什麼。經驗越豐富,彈性應該越大,拉伸幅度也越大。所以,不要輕易去殺死超乎自己以往經驗範疇的 idea。kill an idea 人人都會,老司機就不要去做技術含量那麼低的活兒了。聆聽、吸收、調整、重建、創造......在黃沙裡淘金才能彰顯老司機本色。

勇敢地去承認「我不懂」吧。其實,像孩子一樣好奇於世界的未知,天天追著人問「為什麼」的樂趣遠遠大過高高在上的自以為是。高處不勝寒,也是一條被很多前人親身驗證過的真理。

導讀:

傳統企業舉步維艱,比如最重視品牌的寶潔公司,採用了很多戰略轉型措施,銷售業績依然蒼白。

另一番景象,我們互聯網品牌彎道超車,快速興起。比如,奶茶網紅店——喜茶,酸奶網紅店——樂純,互聯網零售第一品牌——三隻松鼠。

精彩文摘:

在今天的數字媒介環境下,有人認為,定位理論在市場上是不是失效了,其實,定位理論不是失效了,而是從產品研發就在開始不斷迭代,一直延伸到產品交付(用戶體驗)階段,溝通從不間斷。

比如說,內容吸引注意力的時代,形式豐富多樣的內容,文字、音頻、視頻、互動遊戲、電影,都是用戶注意力的自來水。而且,這個溝通是雙向的,動態的,不間斷的。

所有的營銷戰略都建立在STP——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上,這一點永遠沒有變。

互聯網不是不需要品牌,而是有互聯網時代品牌自己的生存邏輯。

導讀:

商業世界正進入高速轉型期,幾年前還被認為是「新興頭銜」的工作崗位已成為企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此情況下,品牌和廣告代理商都在調整招聘策略,尋覓下一代營銷人才。

精彩文摘:

Traction 公司首席執行官 Adam Kleinberg 指出,營銷人成功的秘訣在於「創造人們想要消費的體驗」。

所有的營銷人都需要保持與時俱進的態度,緊跟未來科技和數據的趨勢。隨著更多營銷技術和廣告技術的出現,營銷人最好儘早開始學習 DMP(數據管理平台)、 IVR(互動式語音應答) 和 PMP(私有廣告交易市場)等基礎知識。

導讀:

從業 5 年,創立公司 2 年。期間大概接觸了不少於 3000 個營銷從業者,平均每天 1-2 個。我見過的營銷人分為一下三類,分別對應營銷的三重境界。

精彩文摘:

不管你在哪一重境界,本質(思考問題的原點)在於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做營銷的魅力也在於此,即便有一天,你離開了這個讓你又愛又恨的行業,記住這一點,可能也不枉你在這個行當走一趟。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見得底層的執行者就沒有思考全局的能力,我見過不少執行人員也是帶著對公司業務的思考在做事;不見得你是 CMO 就有 CMO 該有的思維和視野,同樣見過很多 CMO 關注起短期目標來,連一線人員都不如。


導讀:

創意/設計團隊幾乎是每個廣告公司,甚至是現在越來越多甲方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一組人馬。但對於多數的創意團隊來說,他們在一個公司里也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身在創意團隊的成員,需要將自己的創意理念和作品在最初的創意需求以及同事和領導或者客戶所提出的反饋意見中,反覆打磨修改。有可能就因為你的一句話,他們的睡覺時間都被毀了。

精彩文摘:

如果你不是創意(說明你就一定是爾康了),同時你又需要跟他們一起工作,那麼請多跟你的創意團隊討論整個戰略,提出合理的需求,簡化不必要的反饋,以及留出充足的時間,給他們施展創造力的空間。只有這樣,所有人才能共同取得成功。

導讀:

設計師和文案人員是廣告公司的黃(huan)金(xi)搭(yuan)檔(jia),絕大多數平面廣告都是他們合作產生的結果。而關於他們的工作時間、待遇、對公司的重要性等話題也一直沒有斷過,不過今天我不想八卦這些,我想談一談的是關於設計與文案本身哪個更重要?

精彩文摘:

設計有設計的功能,文案有文案的功能,二者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又相互謙讓,他們不是 1+1=2 的關係,而是 1+1>1 的關係。好的廣告要從視覺、聽覺、感覺多方面對受眾形成有力的衝擊,才能把效果最大化,其實誰更重要並不重要,就像一隻足球隊,前鋒雖然是進球的人,但是中場和後衛也十分關鍵,必須三者團結起來才能戰勝對手。而且與足球不同的是,在廣告圈,職位不會對你有太多的限制,文案和設計師都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滲透,這才是我最想要跟大家說的東西。

導讀:

「內容營銷」是營銷領域的一個高頻詞,但又是一個含義模糊的詞:不僅僅是局外人,不少從業者對「內容營銷」的感覺是似是而非的。這篇文章,從給「內容營銷」打假的角度,帶你走出「內容營銷」的三大認知誤區。

精彩文摘:

內容營銷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無限延展;它不拘泥於軟文、H5、影視片/綜藝節目植入等特定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玩法。比如說:硬廣。如果硬廣做得策略得當、有創意,也可以說是有效的內容營銷。相反,如果軟文寫得生拉硬拽、詞不達意,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的內容營銷。所以,我們看到第二條內容:鬼畜視頻,就是對「硬廣」形式的無厘頭演繹。而在內容營銷的形式這條路上,隨著數字營銷技術的不斷更新,我們還可以腦洞更開……


市面上的很多設計其實都是無效或者低效的,曾經我們公司的一個客戶,對我們做的兩組媒體和策略都近似的廣告設計做了市場調研,主要針對消費者是否看過這組廣告、是否記得它說了什麼?是否對這組廣告有好感等這些問題,調查結果發現這兩組廣告的效果差別很大,這說明設計與設計之間其實是存在效果差異的。

精彩文摘:

那麼什麼樣的設計效果會更好呢?這個問題應該是設計師們一直在研究的,我的看法是,想要讓設計更有效我們有以下 5 個問題需要解決:

1.讓人們看到你的設計;2.讓人們願意看你的設計(好感);3.讓人們看到最重要的信息4.讓人們能夠理解你要傳達的信息;5.讓人們記住你要傳達的信息。

導讀:

我擔任香港 JWT 執行創意總監後,開始寫自己的工作日記,上面的 5 個問句就是自己構想的一個「Creative Planning Cycle」。每次接到一個新的客戶或 Campaign,我都會先用問自己這 5 個問題。它是一個循環的圓,每過一個階段,都可以開始新一輪的出發。而我第一次用到它,就是剛擔任 JWT 執行創意總監的時候。

精彩文摘:

我的「PlanningCycle」

我們現在在哪裡?目前我們資金充裕。創意部的聲譽不錯,但是品質還沒有那麼出色,不如 BALL 和奧美。

為什麼我們在這裡?我們認真工作;有好的領導者;文案很強但是執行弱。

我們可以去哪裡?成為香港最堅實可靠的創意部門;圖像的質量要提高;在平面廣告上必須更努力。

如何去到那裡?組長必須更有主動性;把所有藝術指導的能力提高;加入更多的創意人員。

一段時間之後,再來看我們有沒有到達那裡。

導讀:

想創意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在 JWT 的時候,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更準確的方向,我們會藉助一些工具,除了我之前說過的 planning cycle,還有一個常用的創意工具,它有 5個要素:Role、Heart、Voice、Face、Value。

精彩文摘:

我說的 Voice 包括了產品的文案、廣告片的配音、廣告歌曲、聲音的高低、說話的語調等等品牌語言,這些全部加起來構成了品牌的聲音。比如麥當勞,每個廣告片結尾它的廣告語出來都會配上品牌專屬的音樂旋律和歌聲。你去到麥當勞餐廳點餐,裡面的服務人員也有一套專業的話術,配合親切的語調,一切都在為你營造愉快的用餐體驗。這些文字、音樂、人的語言······都要和諧統一地為品牌塑造起良好的形象。

而這個聲音又是為產品的 Role 和 Heart 而發聲的。

導讀:

當消費者沒有一個迫切的需求時,我們就要想辦法去影響他們,利用情緒或者心理機制激發潛在的需求,在他們的心裡挖出坑來。

那「挖坑」這個事情怎麼整呢?

精彩文摘:

作為鞋店裡的 topsales,羅子君說過,要先把客人捧上天,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再提供一個沒超過他們心理價格預期的產品,那他們就會自覺埋單。做廣告也一樣,呈現一個消費者對號入座的良好形象,捧 TA 誇 TA 讓 TA 驕傲,事情就基本搞定了。

導讀:

不論什麼事反反覆復的做多了,就會越來越接近本質。做得時間越長,越會開始問一些最基礎的問題。比如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件事的真正意義是什麼?而那些營銷圈裡每個人都懂,每天都在用的名詞,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覺得沒必要再去討論它的定義,但事實卻總是赤裸無情。

精彩文摘:

在我眼中,人類的慾望基本沒有邊際可言。包括我在內,永遠都在尋找更快,更好,更有趣的勞什子為人生增加樂趣。所謂消費者心智,說的是最基本的人性 - 對慾望的無限縱容。我們的心智不會成熟,只不過對未來缺乏想像力。直到我們把將近一萬元的手機,快五千的風筒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才發現,對既有商品品類的認知全是錯的。

如果我們去問對已知世界的觀感,總是能聽到一堆看似客觀的評價。而現實中我們又會做一堆與這些評價相互矛盾的行動。

導讀:

想創意痛苦嗎?跟「便秘」一樣痛苦,我就常常勉強自己,再努力一下,就快要出來了。

我所說的「勉強自己」不是我自己的說法,在 JWT 的時候我們要學習一整套的創意理論,它來自 James Webb Young 詹姆斯·韋伯·揚。

精彩文摘:

除了做廣告,我人生中一直在「勉強自己」,十年換一個新的工作方向,是逼迫自己在陌生領域迎接新的挑戰;每年去 13 個新地方,是督促自己走出去了解不同的世界······勉強自己,痛苦會增多,但遺憾會變少,如果我的生命是一本書,我不怕書寫痛苦,我怕上面寫滿遺憾。

導讀:

中國營銷界喜歡玩概念,比如病毒營銷、網紅營銷、場景營銷等各種 XX 營銷,好像用這些詞顯得特別厲害。在我理解,場景是指「時間+地點+動作」。

精彩文摘:

營銷行業就是個造概念的行業,營銷人也是喜歡聽概念的人。當大家都在大談特談互聯網思維的時候,恨不得所有作者都用互聯網思維寫標題、所有營銷方案都得帶點互聯網思維在能說服客戶。

某種意義上,我覺得「場景營銷」這個概念也是有說服邏輯的一面。如果客戶喜歡一些很厲害的東西,那麼你就跟他擺上「場景營銷」而不是 passion point 或者消費者痛點什麼的....這麼做,締造出了長久以來乙方服務業假大空的印象,不過怎麼說呢,更多人秉持的理念畢竟還是「客戶開心就好。」

我的方法是:小心概念,理解概念。

導讀:

營銷界一致認為,品牌已經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商業模式從基於事物到基於關係。產品設計研發流程、供應鏈管理、營銷方式、銷售渠道和客戶溝通方式都在發生重構。

品牌營銷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呢?今天的新營銷和過去的「廣告狂人」時代有何區別呢?

精彩文摘:

營銷解決的是價值交付問題,主要有兩個:信息通路和商品通路。

信息通路其實就是媒介,無論是過去的電視廣播報紙,還是現在的互聯網;商品通路其實就是渠道,無論是線下門店還是電商,走直營還是經銷商。

需求和產品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信息溝通越準確,商品通路越順暢,市場營銷的投資回報率越高。如果你用更高的投入產出比,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那你的營銷就是高效的。高於行業平均值,高於競爭對手,那你就會有更強的競爭力。

導讀:

文案的句式有什麼用?的確可以幫你找文案思路,有點投機取巧的味道。不過最大的作用,讓你的文案互動性強,social 味十足。

花了兩周時間,我收集和總結了 30 個常用的句式。當你去寫文案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真是個好東西。

精彩文摘:

不同的經典文案,有著相同的句式。

比如,京東知名的廣告文案《不必成功》,文案用的就是「不必……,不必……」的句式。

你不必把這杯酒幹了,你不必放棄玩音樂,你不必改變自己,你不必背負那麼多,你不必成功。

Nike 的經典文案《不必再等四年》也是使用這個句式。

不必為了榮譽,不必為了出名,也不必為了秀給男生看,不必為了引人注目,不必做得很完美,不是非得學誰的樣子,不必走老套路……

還有 2013 年科比復出的時候,耐克的經典文案《捲土重來》也是這個句式。

他不必再搏一枚總冠軍戒指,他不必在打破 30000 分紀錄後還拼上一切,他不必連續 9 場比賽都獨攬 40 多分……

導讀:

好的營銷,要有營銷的邏輯,要有想像力,要能洞察人性!你學過營銷,但是你未必學到了營銷背後的思維底牌。

精彩文摘:

決定「好營銷」、「壞營銷」的,是營銷涉及的組織層級。我為幾百家不同類型的企業做諮詢顧問,有些企業把營銷局限於營銷部門,甚至營銷部門也僅僅發揮了營銷 1/4 的作用。然而,在「現代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戰略」中,營銷是一種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市場戰略,是一種組織思維,而不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些器物。


導讀: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離開奧美已逾十年,但仍然願意告訴別人曾經也是「奧美人」,語間難免驕傲和懷念;但對其它幾家公司,最多會說:「嗯,我也在那裡待過。」

朋友說他也是。要說「我是你的人」,那得是多大的認同和歸屬感。雖說 4A 系統在今天的大時代里日薄西山,但不少老臣仍舊對奧美抱有迷之情結。我想從個人的經歷和體會來聊聊為什麼。

精彩文摘:

之前奧美用過這樣一句稍顯繞口的話:To be most valued by those who most value brands。繞口是故意為之,卻曾在一隻廣告雛鳥心裡點亮了一盞燈,讓她模模糊糊地認識到她在幹什麼,又是為了誰?廣告本身並不是多麼崇高的職業,但有一個略顯高尚而又明確的目標卻能讓人願意為之沒日沒夜地付出,並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驕傲。是的,在奧美的每一天,我都相信自己正在做著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 --- 創造力可能提升一個籍籍無名的品牌的聲譽,更有可能改變很多人的觀念和行為。聽上去,與改變世界無異有沒有?!

導讀:

在中國做商業服務行業是需要極高的心智和情緒管理能力的。很多人以為這是因為中國的人情社會導致,也有人認為是因為中國的商業不成熟,所以在行業中的甲方乙方,總會把公事搞成私事,把生意談成了感情。還有很多無法客觀判斷的是非真偽,到最後都變成了沒有頭緒的胡亂討論,最終不能產出任何有效結果。

精彩文摘:

不自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知道自己做不好,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做好。前者倒還好,已經知道自己確實不勝任,也倒可以從容的謙虛或者虛張聲勢。討厭的是後者,我們不太清楚自己是不是能把一份工作做好,且並不確定自己是否會成功。就因此緊張和恐慌了起來。

導讀:

有一種 「讓你無力反駁」的憋屈溝通,很多職場同仁都曾經歷過。

比如,當你想要和某位同事(或者上下級、或者關聯公司的夥伴),溝通對某件事的解決方案時。對方是這樣回復的:「哎呀,這件事沒做好,就是因為你沒做好 ABCD。你看我都這麼配合你了,你還做不好 ABCD。你看我都生病了,你還做不好 ABCD。」

精彩文摘:

如果不想沉默,可以嘗試這樣吧:

首先,堅決的、無論採用什麼方法,截斷對方的話。

其次,不要順著對方的邏輯抱怨問題。而是回到溝通的起點與目的,以及你建議的解決方案,讓對方自己選擇。如果想要更為直接,針對對方的溝通方式,做出回應,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說了,對方也不一定能接受。而且,這種事情,如果你不在第一次說出來這個話,反覆出現過很多後,再說這個話已經沒有用了。

如果對方還是選擇繼續胡攪蠻纏的掰扯,就上手吧,或者掛電話吧。除非,你想要保存對方的溝通證據(郵件、電話錄音等等),留待日後你想從根本上解決此人此事,可以耐著性子,不要攔著對方說話,說得越多越好:)

導讀:

2014 年我被紐約 Michael Kors 聘用為亞太地區新媒體經理,成為紐約 MK 至今錄取的唯一的中國人背景的經理。錄取那年我 23 歲,大學畢業才 2 年。我曾寫過一篇「在紐約 MK 做新媒體經理教會我的事」,很多人都羨慕我有這份經歷,而只有我知道,我的經歷可以足足寫成一部中國版 Devil Wears Prada 血淚史。時隔一年半後,把這篇故事終於寫成文章送給大家…

精彩文摘:

Q:每一份工作給你最大的啟示和給你帶來的變化是啥?

A:聯合利華:回歸到用戶需求才能做出好的產品、制定 structured 的團隊管理、時間表、project management 的計劃,更多是如何管理團隊。只有你了解供應鏈整個環節你才有挑戰別人的資格。

MK:啟示:發自內心創造的好的內容才能打動人心。最大的變化是開始變成一個視覺動物了。

導讀:

在支付寶做市場運營的任務挑戰性則大幅度提升,是增長交易,幫助 BD 接入大商戶支付。在這點上我又充滿期待,同時又充滿了恐懼。因為我完全不懂支付行業,且我也沒有做過運營。除此以外,不同於國內支付寶的領先地位和行業呼聲,在海外支付寶其實就像一個創業公司,一切要從頭再來,突破市場,打造行業里的認知度,但同時真真切切的帶來交易。

精彩文摘:

支付寶/阿里也很公平對待每個員工,做的好的就被獎勵,做的不好的則被懲處。我的老闆(中國支付寶國際的全球市場的頭)一直孜孜不倦的帶領我,鼓勵我,同時給予我空間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在最後年終考評的時候,她對我說,我已經從一個進來什麼都不懂的美國小屁孩,變成了一個能獨當一面完成線上到線下市場運營的負責人,當時我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就像支付寶的廣告語所說的:每個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認真對待。

導讀:

經常聽到客戶抱怨:「如果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想好了,還要代理公司做什麼?」這句在我絕對是讚美。讓我確定客戶定義自己的價值並不只是幫他們做手腳,還可以提供建議。

但建議也分很多種,從應該怎麼做,到為什麼應該怎麼做,到為什麼不那樣做,到做完之後可能出現的一二三種情況假設,到每種情況的處理預案及計劃。 低級到高級,能給出的越多,說出的道理和經驗越可信,代理公司的價值就越高。

精彩文摘:

做一件事情到底需要多少時間,需要多少人,如果你沒做過又如何得知呢?就像有人覺得我做自媒體很耗時間,也有人覺得不屑一顧,都因為他們沒做過,所以判斷不準確。甲方的項目負責團隊操作經驗不足也是如此。

一方面對時間的規劃不準確,總是覺得代理公司處理的太慢,進展不夠快。但當大家都快起來之後,又無法準確把所有的時間點對接好,從而製造出很多麻煩和問題。另一方面又不能掌握好每個項目相關方的參與程度和流程,有時候決策不及時,有時候又浪費一些夥伴的時間。

導讀:

先說常見病,如果把廣告公司和品牌方看成一種醫患關係去處理,你會發現很多癥狀的病因都是複雜而充滿誤導的,有人牙疼就是牙疼,但有人牙疼是心臟病要犯了。所以對症下藥之前,你需要了解的更深。

精彩文摘:

結交了那麼多客戶,投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新媒體,做了各種奇形怪狀的 campaign,在摸著石頭一直沒過河的新媒體營銷盪口,忽然覺得一切都變了,又好像一切都沒變。吸引人的廣告依舊是:看著好看,玩的開心,買的方便。

希望廣告人都好好研究研究各種新媒體廣告產品,不要抱著 TVC 海報 H5 打滾了,創意不只是一個腳本一個畫面,還可以是一個產品一種技術或者一條生態鏈,別擔心實現不了,只要需求對,在這個社會高度分工的時代,總有人會幫你實現。

導讀:

職場人生,就是在不斷變化「甲方乙方」的身份角色。兩種不同體驗,滋味自在人心。

現在一一坦誠與朋友們分享,我自己親身體驗、親眼觀察、親腦思考的「甲方乙方」之角色區別,哈哈,如能對諸君有些微參考價值,便已慶幸。當然,這裡僅限於討論我們營銷行業的甲方乙方,不一定對外也適用。

精彩文摘:

甲方不能寄託於乙方去給自己找生意策略,畢竟甲方比乙方更熟悉自己的生意,而且甲方操盤管理的事情比乙方更多,考慮要比乙方更全面。所以,甲方在 brief 乙方之前,就應該已經有生意策略。

而乙方最擅長的,是策略的執行力,是如何讓一個好策略,通過創意與執行,傳遞給消費者。其實,光琢磨創意和執行,就足夠佔據乙方 100% 的時間,根本無法分神,做份外的事情。

導讀:

職場中,選擇和拒絕總是相伴的。每一個階段的不同選擇,將會把我們帶向哪裡,在做出選擇前,沒有人知道答案。

我們收到了很多互聯網人的優秀投稿,也邀請了各領域的一些優秀互聯網人參與進來。下面是我們精選出的 5 位優秀互聯網人的拒絕故事。關乎堅持、選擇、成長與質疑…

精彩文摘:

這幾年我拒絕了很多看起來都不錯的機會,失去了一些東西,但同時我也因為拒絕獲得了很多,接觸了更多程序員接觸不到的領域,如產品、商業、寫作,走上了管理的道路,業餘時間運營的公眾號也有點影響力了,也影響幫助了很多後來者,這些是任我怎麼都想不到的。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這條路是不是對的,但是人生沒有回頭路,我知道自己內心追求的是什麼,並且為之去努力,不後悔自己選擇的路,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導讀:

是否具備策略思維,決定創意人能走多遠在廣告行業,想大膽的點子容易,賣出去太難。你要研讀一切資料,大到社會文化,小到市場現狀,競品資料和受眾心理。將這些資料淬鍊成閃爍智慧火花的策略思考,拿這些犀利的觀點,去支撐天馬行空的點子。說白了,就是你得有足夠的理由,證明這古怪點子能幫到他賣貨或打造品牌!如果策略與創意兩條腿都好使,你會是一個跑得快又跑得遠的廣告人。

精彩文摘:

這個世界,需要改變,改變需要信仰的介入。廣告不過是佈道的另一種途徑,借用大眾傳媒的槓桿,將你的意志放大成千上萬倍。優秀的廣告,總會搭載創作者的價值觀,即便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品廣告。

廣告人,應該揣著一顆美好的,而非暗黑的心靈,應該向外傳遞純真與善良,而非世故和惡意。你是怎樣的人,你的作品,就會流露出你的氣質,在文案、設計、鏡頭中。

導讀:

公關的悖論來自這個行業的特性,經驗和打破經驗同等重要,在所有不確定的行業里,公關的恐慌最貼切,我們每天都感到被取代的威脅

精彩文摘:

一個新的公關人是否適應了這個行業,看他是不是經常抱怨。如果總是抱怨領導心思摸不透,抱怨領導總是一切圍著他的領導轉而不是圍著業務轉,抱怨領導為什麼不重視公關,從來不願意見媒體,說明你還沒有進入這個行業。 相反,藏起自己的個性,開始圍繞企業和老闆個性悄悄做起事來的新公關人,算是過了入行這一關。

導讀:

作為一名品牌經理,我一直在思考 2018 年的行業趨勢,市場趨勢,社會趨勢等等,為明年的品牌定個策略方向,然後規劃一些清晰可執行的事情,然後擼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奮鬥來的!

精彩文摘:

持續的創造符合自身品牌調性的品牌內容,多嘗試,多試錯,最終每年核心做有限的幾個,然後繼續嘗試新的品牌內容,繼續迭代。有些內容是可持續做的如雙 11,造物節這些,有些也可能是做一次就可以的,要根據自身情況規劃。

導讀:

以我自己而言,也是一枚小文案入行,至今在廣告公司 11 年。在省廣做文案,在陽獅做文案,從文案、策劃、AE 什麼都干,到策略總監、策略群總監,看到這個問題,有很多感慨。

一路上雖遇到不少貴人幫助,但我覺得學習提升這件事,還是得靠自己。

精彩文摘:

一個生活單調乏味的人,寫不出好文案。

第一步,大量搜集廣告,總結個人方法

第二步,關注行業前沿,建立知識體系

第三步,豐富自己,做個深度生活者

導讀:

Joyce 在市場營銷領域深耕十多年,曾幫助多個國際知名品牌打開中國市場。如今,Joyce 是一家國際知名廣告公司的數字營銷策略副總裁。

這篇文章她給我們分享了她從大學畢業一路拼搏到現在的故事,以及她對於職場工作的犀利觀點與洞察。

精彩文摘:

對於工作本身 - 當你對自己負責,珍惜並且看重這份薪水的時候(有家累,要養家,要存錢)你自然很容易撐過去任何辛苦的工作,因為沒工作就沒飯吃,就這麼簡單。

你不是來學東西的 - 面試人的時候,我最怕聽到「我想來學習」 - 公司付你薪水,是希望你發揮價值,為公司 contribute,而不是學完東西就跑了。在職學習只是一個附加的東西,你應該從付出的過程里自我尋找能學習什麼,而不是本著學習去工作。

導讀:

不同領域的知識都能融會貫通,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策略同樣如此,無論在哪個領域,策略的核心內涵都是不變的,那就是:

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制定的計劃和方法。它提供具備可執行性的建議與指引,以及事後可評估的參數標準。

精彩文摘:

結合策略和職場發展,從三方面講述好的策略能讓你事半功倍:

將目標細化拆分:破除職場迷茫

策略性打造成長路徑:圍繞「鑰匙」技能

像策略家一樣思考,永遠胸有成竹

裝備完自己,來獨角(dujiao,net)投遞簡歷試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ocialBeta 的精彩文章:

看完這篇,2018 年第一個爆款案例也許就出自你手

TAG:SocialB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