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自動駕駛防暈車專利大比拼:有高科技范兒的,也有接地氣的

自動駕駛防暈車專利大比拼:有高科技范兒的,也有接地氣的

自動駕駛防暈車專利大比拼:有高科技范兒的,也有接地氣的

對自動駕駛汽車來說,給駕駛員騰出更多時間,方便他們提升生產力就是一大賣點。不過,對那些經常暈車的人來說,這段生命中多出來的時間他們可是無福消受了。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暈車的主要原因是行車時前庭和視覺輸入的衝突,此時乘客身體在隨著車輛移動,但眼睛卻沒有注視道路且大腦無法預測運動方向。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就拿到一項專利。他們開發了一套通用防暈車系統,利用光刺激視覺前庭來模擬乘客看著路面的感覺。

據雷鋒網了解,這個系統能解決前庭和視覺輸入的衝突,專利覆蓋了可穿戴式和車載式兩種系統。

來自密歇根大學交通研究所的 Michael Sivak 和 Brandon Schoettle 正與該校技術轉化小組共同摸索該系統的商業化。Sivak 指出,成年人中,在車上看書會暈車的比例超過 50%。

自動駕駛防暈車專利大比拼:有高科技范兒的,也有接地氣的

「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來說,這個系統絕對相當重要。」Sivak 說。「自動駕駛汽車上的每個人都是乘客,因此暈車的比例會更高,駕駛員不暈車的定理在這裡可起不了作用。」

Schoettle 表示,當人們換乘自動駕駛汽車時,他們會有相當高的期待值,利用乘車時間閱讀、看電影或處理工作會成為大家的剛需。「如果不解決乘車時的暈車問題,自動駕駛汽車能促進生產力發展就會成為一個偽命題。」

負責這一項目技術轉化的 Keith Hughes 表示,密歇根大學正與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協商,以完成這個專利的商業化。

「隨著我們逐步向自動駕駛時代過度,車輛內部也要進行相應調整,它可能是車座布局的改變,也可能是車窗設計的改變。不過最需要的可能就是防暈車的解決方案。」Hughes 說。

無獨有偶,走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前沿的 Waymo 和 Uber 也有防暈車解決方案。

前不久,Waymo 就遞交了自己的專利申請。專利中的方案相當樸實,Waymo 想用固定線路來最大限度降低暈車的可能。

舉例來說,敏感的乘客如果坐了一輛駕駛風格溫柔的車,暈車的幾率就會大幅降低,而如果遇上了一個喜歡大腳油門和大腳剎車的急性子司機,恐怕就得用上嘔吐袋了。

自動駕駛防暈車專利大比拼:有高科技范兒的,也有接地氣的

*Waymo 的防暈車方案相當接地氣

除此之外,Waymo 的解決方案中還有提醒裝置。當車輛即將進入某些易暈車的情況,就會提醒易暈車的乘客別盯著書本或向下看。同時,Waymo 還會為敏感乘客推薦車中不易暈車的「皇帝位」。

在路上,Waymo 還會持續偵測車輛加速和搖擺的幅度,以判斷乘客在特定情況下暈車的概率。此外,Waymo 還會傾聽暈車乘客的意見,對車輛的駕駛風格進行微調。

自動駕駛防暈車專利大比拼:有高科技范兒的,也有接地氣的

*根據乘客反應對駕駛風格進行微調也是 Waymo 的一種思路

不過,預防暈車也有代價,那就是車輛與前車間的間距會相應拉大,而且它們會挑那些擁堵程度較低的街道來通行,對交通效率會有一定影響。

Uber 防暈車也有自己的一套。

去年 11 月的專利申請顯示,Uber 有意在車內安置一套提醒系統,在轉彎、超車或剎車前用不同顏色的燈光提前告知乘客(乘客的學習成本是不是有點高?)。

此外,據雷鋒網了解,車輛座椅還有振動模式,可幫乘客提前適應,做好心理準備。

自動駕駛防暈車專利大比拼:有高科技范兒的,也有接地氣的

Uber 的另一個大招看起來更接地氣,它們想在車上增加幾個不同方向的空調出風口。因為科學研究發現,不同方向的風能減輕暈車時的噁心感受,讓人體處在放鬆狀態(緊張時容易嘔吐)。

當然,也有研究顯示,最好的防暈車方法其實是與同行的乘客聊天,或是小睡一會。不過,這就與提高生產力的初衷相違背了。

PS:看遍這一年中國與全球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前沿與商業探索,雷鋒網新智駕年度推薦,掃描下圖二維碼或點擊 https://www.leiphone.com/special/custom/AIdrive.html 了解更多信息。

自動駕駛防暈車專利大比拼:有高科技范兒的,也有接地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蔡澈闡述戴姆勒「CASE」戰略,同時宣布將聯合博世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 BCW 2018
群暉和阿里雲一起做了一個企業雲盤——SkyNAS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