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里的處世智慧:自在的活法—隨緣
傳播道文化,推廣心靈太極,致力身心靈修行,追求身心靈的統一,歡迎訂購教材
作為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德經》被《紐約時報》列為全世界十大古今名著之首、領導幹部的壓讀物,上班族的心靈加溫器、祛除工作的煩惱和壓力,喚醒內心的力量、每一個生動鮮活的故事都充滿生命的智慧、告訴人們處世處人之道、解壓之道、幸福之道等。
古今中外無法學者研究過《道德經》,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道德經是不可研究的,因為每次讀它,你都有新的收益和感悟,即使是天天讀誦,那怕你不帶任何情緒,你的心靈都會被不知不覺中得到洗滌。
林語堂曾經說:「如果世上的領導者看過老子的戰爭論(三。一三一章),六八章之一)、用兵法(六八——六九章)、和平論(七九章)、不戰論(三十一章之一)就好了;如果希特勒在猛撲之前有一些老子「持而盤之,不如其已」的智慧,人類就不會空灑那麼多的鮮血。 」
真正的道家一定是能夠享受孤單的。但是外表上卻可以顯得非常合群、非常愉快,是為「和其光,同其塵」。真正的道家不容易讓你看出他是道家,他在任何地方都與別人相處得很愉快,你進我就退,你退我就進,沒有人覺得他有任何鋒芒,但是他在內心裏面卻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誰。
——傅佩榮
如何活得自在?心要自在,人才自在?可是怎麼做得到呢?
兩個字:有緣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當你想得到它時,反而得不到;同時又有很多事情你沒想得到它,反而輕易地得到。人生就是這麼變換無常,有時極細小的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敗壞你。正所謂凡事不強求。
人生對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的,除非祝福的話都是如意的之外,都會有不同的煩惱和憂愁。這就是人生的規律,我們面對的就是隨緣,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是愚者的借口。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惡恨,不燥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洒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緣,是世界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有緣,有可能無緣。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你我他(它)都在緣的網路之中。常言道,「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萬里之外,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的雖 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緣是一種存在,是一個過程。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讀懂隨緣的人,總能在風雲變幻的生活中,收放自如,遊刃有餘,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
隨緣,是對現實正確,清醒的認識,是對人生徹悟之後的精神自由,是人生的規律,是「聚散離合本是緣」的達觀,「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擁有一份隨緣心,你就會發現,天空中無論是陰雲密布,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是會擁有一份平靜和自在,活得輕鬆。
TAG:AB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