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30年前國產神秘戰機吊打蘇-27?造出來也是活靶子

30年前國產神秘戰機吊打蘇-27?造出來也是活靶子

央視揭秘三線節目首次公開了我國一款下馬戰機殲-9的高清畫面。雖然出鏡的只是兩款風洞模型,其特殊的氣動布局和突破天際技戰術指標仍然令軍迷神往。須知殲-9的紙面數據可是「雙二六」啊!單憑這兩項數據即便是F-15也難與之爭鋒。有人據此認為如果當年堅持將殲-9項目走完,我們將在80年代初獲得具備西方70年代技戰術水平的制空戰鬥機。殲-8將提前退出歷史舞台,甚至也不用在90年代初引進蘇-27。中國軍用飛機發展史將為之改變!

殲-9風洞模型

但俗話說得好:脫離工業基礎和分系統水平的總體設計就是耍流氓。能不能實現「雙二六」,我們可以看看截至80年代初我國軍用飛機工業各大分系統的技術水平。

1.火控雷達

SL-4單脈衝雷達

電子技術看似與機械無關,卻是建立在機械工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別忘了,光刻機本身就是一種精密機械。正是由於機械工業水平的限制,我們經過多年努力仍未搞出機載火控雷達。80年代以前,殲-6改進型和殲-7上裝的都是作用距離僅十幾公里的雷達測距儀,飛行員必須依靠地面引導才能接近目標空域。此後飛行員只能依靠自己的雙眼搜索目標,當發現目標後一邊努力佔位咬尾以便導彈紅外導引頭能夠鎖定目標,一邊還得用雷達測距儀不斷測量敵我距離,待滿足導彈發射條件後方可發起進攻。整個過程幾乎都是「純手動+眼動」操作,飛行員心裡真的很苦。

1983年,我國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火控雷達——SL-4單脈衝雷達走完設計全程裝機使用,作為裝機對象的殲-8至此才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

2.發動機

WP-7A

1982年渦扇-6下馬時,還是一款完全不具備裝機條件的試驗品。此時我們能拿到的推力最大的現貨航空發動機只有渦噴-7甲,其最大推力4400千克,加力推力6000千克。裝備兩台渦噴-7甲的殲-8I推重比仍然不超過0.9,與美蘇三代機相比頗有差距。

3.飛控系統

BW-1

我國自70年代末開始探索靜不穩定設計理念,到1989年搞出了第一代變穩機BW-1。這架飛機只有俯仰軸採用了電傳飛控,可實現穩定度的調整;滾轉和偏航仍然是機械操縱。殲-9可等不到這天,只能按靜穩定布局定型。一架推力不足的靜穩定飛機,機動性可想而知。

4.機載武器

PL-4出師未捷身先死

我們在抗美援越的戰場上不但收穫了越南同志短暫的友誼,也搞到不少美製武器。我國第一種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霹靂-4就源自於對美國AIM-7E「麻雀」導彈殘骸的測繪仿製。但同樣是礙於我們自身水平不濟,照貓畫虎反類犬。1985年霹靂-4項目黯然下馬。

我們能給殲-9提供的空戰武器只有30-1型航炮和1981年設計定型的霹靂-2乙紅外空空導彈,後者有效射程只有10千米。

結語

綜上所述,以我國當時的技術水平即便強行按照鴨式布局造出樣機,也是一架只能在視距內作戰的靜穩定戰機,與殲-8I不會有本質區別——在F-15眼中就是一架高速直航靶機。所以我們完全沒必要給下馬型號招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格空天防務 的精彩文章:

核炸彈飛不遠沒準頭,美國不扔垃圾堆卻花百億升級?
冬天打導彈為何耗時更短?兵哥哥說你來試試就知道了

TAG:米格空天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