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你想放棄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你想放棄

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總想得到較快的進步,學書法當然也不例外。同其它學科一樣,書法學習中同樣會有難題,困難與挫折是你成長中的必然、必要經歷。

書法是門很深的功課,而寫好字僅是書法最為基礎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主要學習寫好漢字的基本規矩,更多地強調和注重的是「技巧性」而非「藝術性」,所以說,只要認真努力,任何人都能基本掌握。是的,我們即便不走藝術路線,但你一輩子都得寫字吧!更何況,書法現如今已經列入九年義務教育,成為必修課,你總不能因為目前寫的還不夠好,不擅長而望而卻步,更不能因成績不盡如人意而放棄!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你對練字沒信心、成績不理想,感覺沒什麼進步、想放棄呢?

性格方面的原因。書如其人,研究表明,未經過長期嚴格訓練學習書法的人,書寫更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特質。一些性格活潑好動、頑皮的孩子會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坐姿不正確,一筆一畫隨意,寫字容易了草;而聽話乖巧的孩子往往較認真,書寫會較規範,字跡清秀。

態度方面的原因。態度決定一切。這個態度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孩子的學習態度,是認認真真,還是應付了事;是持之以恆,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另一方面則來自家長,對於小學低年級孩子的而言,家長的態度顯得尤為為重要。不聞不問是一種結果,過多干預可能又是另一種結果;諄諄善誘,循序漸進是一個結果,急於求成,拔苗助長則絕對是另一個結果。

興趣方面的原因。孩子在遇到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時候,會十分專註,注意力也較集中,但當他們遇到自己不喜歡、不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往往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等情況。

時間與精力的原因。目前,學校課業的繁重已成不爭的事實,書包愈來愈重,作業的越來越多,這本身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去完成,但不少家長還給孩子報了林林總總的各種興趣特長班,少的一二門,多則七八門。這使得很多孩子在寫作業時,「爭時間,搶進度」,心躁氣浮,疲於應付,沒有精力一筆一畫的寫,字跡潦草

個體差異的原因。每個人先天稟賦和後天家庭教育、成長環境條件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有些孩子學習認真刻苦,進步快,可能一教就會,三五個月成績突出;而也有個別學生,動手動腦不勤,儘管老師手把手地教,反反覆復地講,總也不得要領,一兩年似乎也沒什麼明顯進步。

那麼,孩子頑皮、任性、不認真,興趣不高,沒藝術細胞、作業多,感覺沒什麼進步,就不要繼續學習了嗎?學習中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放棄,這不是因噎廢食嘛!

我們知道,學書法有提高人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審美、陶冶藝術情操、改善浮躁情緒、提高專註力,兼對歷史、文字學、古漢語、文學等綜合的學習,又是一個高尚人格的修練過程。那麼,怎麼才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呢?

一、樹立信心,寧靜致遠

做事不成功,會有上百種理由。做事成功,只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那就是用心去做了,學書法亦是如此。

信心從自我肯定、他人肯定中來。特別是家長們,要多一點耐心與鼓勵;少一點苛則與抱怨。孩子取得進步和成績時要不吝讚許,發現錯誤或進步不明顯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分析原因,糾正錯誤,共同尋求解決辦法。一手好字,不是靠幾天、幾個月或幾年就能練得出的,時間的積累與用心付出才可能有成效。

二、培育興趣,持之以恆

書法,可以是一輩子,也可以是一瞬間,只有堅持,才會有結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就提高了。但我們也許又會發現,孩子的興趣或好奇心或許並不會太持久,因此,能否讓興趣「保鮮」很關鍵!別把關注點永遠放在具體的「一筆一畫」的得失上。一個文字的演變歷程、一個勵志成才的故事、一本好的字帖、一本中國文化古典書籍,古典建築或名山大川上的楹聯、碑刻,書畫展覽等,都可能成為啟發孩子興趣的「加油站」。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三、尊重個性,寓教於樂

個體的差異更多地體現不同的興趣、愛好、需要、動機、信念、理想等方面及能力、氣質與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儘管如此,但好玩卻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特別是一些性格外向、頑皮的孩子,他們較其他孩子更加貪玩、好動、坐不住,往往出現坐姿不正、筆畫隨意、結構鬆散、學習偷懶等諸多「壞毛病」。但這些孩子好奇心也更強,接受能力更快,因此,在習字過程中不可只硬性強調嚴格的「規矩」,而要把更多的趣味性融入學習過程中,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另外家長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多督促,多陪伴,著急上火行不通。

四、區別輕重,有的放矢

一手好字,受益終生。如何能寫得一手好字,可能是我們一生的功課。雖然進入無紙化信息社會,但至少青少年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各個階段誰也離不開紙筆。從這個意義上講,書法或寫字的功課,較其他興趣特長班更為「有用」。當然,您同樣可以為孩子選擇其他或多選,但孩子的精力有限,學校的作業就夠多了,課外再報那麼多的補習班,如超過孩子的承受範圍,學習任務過重,就會變成負擔和累贅,總得選個主攻方向不是!常言道:遍地開花,不如重點培養。不管是課內課,還是課外課,科學布置,合理安排,有取有舍,方為智慧。

五、良好習慣,娃娃抓起

「人生聰明寫字始」。寫好漢字是終生學習的一項必備技能,從小培養好的書寫習慣,對孩子的成長以及未來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提筆即是練字時」,良好的書寫習慣要從孩子識字、認字之初開始抓起。「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我們似乎誤讀了好多年!從小培育孩子自強、自立良好的品質和習慣,比那些表面光鮮的分數或小技能的「含金量」高得多!

我們似乎不難發現,一些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坐姿彎腰駝背、執筆姿勢不正確,筆順不對等情況較嚴重,儘管父母很是著急,但糾正起來已覺不易,主要原因就是已經把錯誤的積習「養成」!同理,可見在少兒時期養成一個良好的練字習慣是多麼地重要。

六、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對於少年兒童來講,練字畢竟是一件用心費力的「苦差事」,光靠自覺不行,長期堅持,要有毅力和樂趣,還要有家長、老師的正確示範和引導。與其強迫孩子每天練字多少字,不如以身示範,老師一手漂亮的書法或板書,啟蒙他們發現書寫之美,更具示範作用。技能性的書寫教學,往往需要示範性的引領,而不是指令性的說教,好習慣是「模仿」出來的。這個「模仿」的作用,光靠一個書法老師顯然遠遠不夠,更多的時間,孩子們在學校和家裡。

提高孩子的習字自覺性,學習成長得到肯定與鼓勵,也會增強「成就感」,從願學、樂學、逐漸養成勤學、好學、獨立學習的好習慣。於是,每天臨帖練習,不覺是一件苦差事,而成了一種享受,良好的書寫習慣自然就悄悄養成了。

七、潤物無聲、不急不躁

決定讓孩子學什麼或不學什麼的決定權在家長。而能讓孩子堅持下去的,除了家長、老師,或許還有其它方面。不要總與他人比,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成天想著把孩子送名校,擇名師,拚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孰不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處於少年兒童時期的孩子,更是如此。言教身教、鞭策鼓勵遠遠要比發號施令、求全責備有效。

正確面對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困難與挫折,不光是我們的孩子本身,其實更多的是家長。消極悲觀,怨天尤人的負面情緒極易傳導給未成年的孩子;而樂觀向上、返求諸己的態度與正能量支持,則會幫助他們從小樹立堅忍不拔、堅定執著、永不言敗的奮鬥精神。平庸與卓越之間的差別,不在於天賦,而在於長期的堅持、專心專註。

學習成長是一點一滴,不斷積累而來的。越學習,越適應學習;越學習,越善於學習,越學習,越樂於學習。每個人可能稟賦不同、機遇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折,戰勝的艱難險阻愈多,你會站得更高,望得更遠。

古人講:行百里者半九十。對絕大多數青少年來講,書法學習之旅的啟蒙歷程才剛剛起步,尚處於「嬰兒學步」階段,若遇一點小小的「磕絆」就輕言放棄,就此止步,這根本叫不上半途而廢,甚至連淺嘗輒止都算不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書童書法 的精彩文章:

初學書法先從筆畫開始還是先從結構練起?

TAG:老書童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