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大利亞「反華」鬧劇何以大逆轉

澳大利亞「反華」鬧劇何以大逆轉

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似乎成了突出而活躍的「反華急先鋒」。澳政府在所謂「南海仲裁」前後跳得比當事國都高,澳高官還不斷配合媒體渲染中國的「滲透」和「間諜威脅」,嚇唬澳大利亞民眾。

去年底,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甚至用中文高喊「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言下之意,澳大利亞的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不容侵犯。其對華的激進姿態,給中國人及全世界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最近,這位「反華逆流」的「總導演」卻突然改了口:「沒看到中國有任何敵意,我們不把中國視為威脅」。在跟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後,特恩布爾又說,「中國的崛起對地區乃至世界是積極的。有人想把美國和其盟友比如澳大利亞描繪成中國的對手,這是冷戰(思維)重現,這是不合適,也不準確的。」

這一番表態和之前形成強烈反差。短短兩個多月,特恩布爾的對華態度似乎出現了大逆轉,其中有何隱情?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拿中國說事兒,一再被證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澳大利亞現在已感受到了反華惡果:中國留學生減少,教育部門開始補救;中國企業投資澳大利亞降溫,澳對華貿易商憂心忡忡……澳大利亞政府終於認識到,自己難以承受中澳關係惡化的後果。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自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戰略以來,澳大利亞似乎看到了機會,想要趁機將奧巴馬時期重返亞太沒有撈到的好處一舉撈回來,毅然充當起了美國反華的「馬前卒」。而從其國內政治看,中國更早已被當成派系鬥爭的牌來打。這種投機之風,不僅反映了政客的無知和無能,也折射出澳大利亞政治體制的衰敗。政治投機失敗,政客們只好自食其果。

澳大利亞的教訓,在西方世界其實很具有代表性。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西方世界對「中國崛起」的焦慮感越來越強烈,出現了以指責中國在全球展示「銳實力」為代表的新一波「中國威脅論」。「銳實力」概念的提出,主要是指中俄等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受政府控制,並且有對西方國家進行價值觀滲透的政治目的。

這一概念的推出和隨後的炒作,體現出西方政界、知識界和精英階層在面對全球變局時的焦慮,另一方面,也呈現出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對其全球領導權可能會「旁落」的擔憂。其中更深層的擔憂是,隨著中國崛起,「中國模式」吸引力增強,中國不同於西方文明的價值觀和政治體制,正在改變西方乃至世界對政治、國際秩序甚至人類文明的認知。

以「西方」自居者,炒作中國威脅,指責中國掀起反西方輿論,其實是為掩飾其自身的經濟放緩、貧富差距與腐敗問題。但這種「甩鍋」的路子已經被證明越來越不靈了。中國與世界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反華無異於反己,拿中國做國內政治失效的替罪羊,不僅沒有好果子吃,而且還會貽笑大方。

西方政客和媒體拿中國說事兒,抱怨、擔心、炒作的動機都有,只能說西方未適應中國,未適應世界,需要通過政治改革、思想變革,尋找到自己在變動世界的新角色。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註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歡迎合作,拒絕剽竊。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後台聯繫。

本期編輯:崔文佳

原創新媒體製作人員:崔文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公道 的精彩文章:

「3億人上冰雪」,約嗎?

TAG:北京日報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