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滅》讓世界又多了一部科幻神片!
原創 2018-02-26 LEE 極客電影
這幾年,影迷們承受了太多次科幻大IP撲街帶來的失落感:
《異形:契約》、《銀翼殺手2049》、《攻殼機動隊》、《星際特工》,再到剛剛在Netflix上映的《科洛弗悖論》和《靜音》……
少數「叫好不叫座」,而更多的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所以,即便科幻電影《湮滅》(Annihilation)由處女作《機械姬》拿了奧斯卡的當紅極客導演亞歷克斯·加蘭(Alex Garland)執導、宅男女神娜塔麗·波特曼主演,也沒能在上映前形成爆炸式熱議。
▲ 《湮滅》和《機械姬》編劇導演亞歷克斯·加蘭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湮沒》2月23日在北美上映後,口碑一路走高,爛番茄新鮮度86%,豆瓣電影8分以上,大有讓科幻片揚眉吐氣的勢頭。
今天,我們就要給大家無劇透推薦這部《湮滅》,先了解這些乾貨再看,保證體驗加倍!
《湮滅》講了什麼故事?
本片英文名「Annihilation」,除了標準翻譯「湮滅」,更多可以理解為「滅絕、一舉殲滅」。
片如其名,這的確是個關於「徹底毀滅」的故事。
一片神秘的七彩光團隨著流星撞擊,降落到地球的北美海岸線上。
光團不斷緩慢增長,將自身能量場中的土地吞沒,看起來就像是空氣外層的浮油。
它的邊界泛著微光,任何越過邊界的生命,都會受到神秘的黑暗力量影響變異或扭曲,包括植物,動物和人類。
美國政府和軍隊當然第一時間包圍並隔離了光團地帶,並把這裡命名為「X地區」。
為了防止光團繼續增大、吞噬人類居住區域,有11支調查隊被派往該地區考察,全部宣告失敗,僅有一人活著回來了——他就是娜塔麗·波特曼飾演的主角,基因生物學教授萊娜的丈夫凱恩。
▲ 《湮滅》中凱恩的扮演者,就是在《機械姬》里扮演變態科技公司老闆、又在《星球大戰》系列裡扮演反叛軍飛行員的好萊塢當紅小生、擁有古巴和瓜地馬拉血統的奧斯卡·伊薩克
凱恩返回後身患重病吐血不止,醫生們束手無策。
眼見愛的人走向死亡,萊娜發誓找到救他的方法。
她與其他四名女科學家組隊,進入X地區,尋找之前調查隊人員的下落、同時試圖揭開光團的秘密。
打從「女子敢死隊」穿越過邊界起,詭異事件一個接一個發生,彷彿在阻擋她們前進。
從神秘氛圍、到心理恐懼,最後發展到暴力甚至極端血腥。
《湮滅》的視覺和場面,讓人聯想起約翰·卡朋特1982版的《怪形》,還有詹姆斯卡梅隆版的《異形》。
▲ 強悍戰鬥的女性角色,有沒有點《異形》瑞普利的風範?
但它的主題卻完全不同——《湮滅》想探討的是,光團如何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其中包括主角、也包括觀眾。
故事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倖存者」模式下徐徐展開、一步步走向「湮滅」的過程中,充滿了「驚喜」。
《湮滅》的原創性在於,它完全不「套路」,不像你看過的任何一部其他科幻電影。
觀眾從一個簡單的故事開頭,逐漸「沉浸」進導演設置好的圈套里,獲得從未體驗過的震撼感受。
這就是為什麼影評人和觀眾看過後,毫不吝嗇溢美之詞,紛紛給大加好評。
從編劇到奧斯卡級科幻導演
前陣子有「克隆猴」新聞傳出來,我們的讀者群里有人扔出一部老片子的鏈接——那部影片就是《別讓我走》。
前「蜘蛛俠」安德魯·加菲、那年的英倫玫瑰凱拉·奈特利,還有「蓋茨比」里的「黛西」凱瑞·穆里根,共同演繹了一個關於克隆人的科幻唯美文藝片,讓不少人驚為天人。
《別讓我走》正是當年還是小編劇的亞歷克斯·加蘭作品。
生於倫敦的加蘭,曾是英國大導演丹尼·博伊爾(Danny Boyle)的編劇黃金搭檔,兩人合作過《海灘》、《驚變28天》和《太陽浩劫》等影片。
▲ 丹尼·博伊爾(右)執導過《猜火車》、《127小時》、《貧民窟百萬富翁》等影片
經過多年劇本歷練,2014年起加蘭開始嘗試拿起導演話筒。
他自編自導、關於人工智慧機器人的電影處女作《機械姬》為他贏得奪得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新人導演獎和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當然,人工智慧這個科技大風口幫了忙)
▲ 斯皮爾伯格在美國導演工會獎上為加蘭頒獎
▲ 除了最佳原創劇本,《機械姬》還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乘勝追擊,加蘭決定改編作家傑夫·范德梅爾混合了科幻、恐怖和超現實主義題材「遺落南境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說——《湮滅》。
這個系列相當適合加蘭,而且他用事實證明,自己有掌控這類科幻素材的天分。
《湮滅》沿襲了科幻恐怖成功之作「異形」和「科洛弗」系列的精髓——講述一群與世隔絕、慢慢被不明力量影響的人的故事。
然而,加蘭作品卻發展出與與丹尼斯·維倫紐夫的《降臨》類似的氣質——安靜、深沉且帶有文藝色彩,緩緩流入人心;完全不同於典型「好萊塢大片」式的動作和爆炸科幻片。
和《降臨》類似,《湮滅》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考的電影,圍繞「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樣的大問題展開討論。
《機械姬》也充斥著這種深度思考。
這可能就是奧斯卡喜歡加蘭的原因。
加蘭的《湮滅》顯然受到1979年俄羅斯卡科幻片《潛行者》影響:
同樣也是幾個人進入一片恐怖的神秘地帶「the Zone」。這同樣也是個二十年前因隕星墜落而荒蕪的恐怖地區,它能滿足人們潛意識裡最深層的意願和慾望。
人類小隊成員之間的內鬥,表現出創作者對人類世界的擔憂隱喻。
《潛行者》極具史詩片氣質,在探究人類靈魂本質的的同時,用詩意而極富隱喻的長鏡頭,挖掘人類潛意識與外部世界的重重矛盾與深層意義。
像《潛行者》這樣具有思想性的前衛電影一樣,《湮滅》可能也需要時間慢慢發酵,才能真正成為經典。
如同《機械姬》和《降臨》,在安靜絕美的外表下,需要觀眾耐心體會其中波瀾壯闊的暗涌。
有一點可以肯定——加蘭在《湮滅》里留下的線索、反轉和隱喻,觀眾一定會想看完後第一時間跟朋友討論、或上網翻影評找答案。
加蘭作品呼喚的是腦洞大、有興趣邊看電影邊思考的觀眾。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別錯過這部科幻年度最佳~呼喚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