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丹的科學進化理論對技術進化研究的啟示
勞丹的科學進化理論
對技術進化研究的啟示
張建鑫
摘要:科學哲學家拉雷·勞丹提出的科學進化理論有其獨特的魅力。勞丹對待科學的實用主義態度使得他的科學進化模式被遷移到技術進化研究中,促進了在技術哲學領域內對技術進化的研究。勞丹的科學進化理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經驗問題、概念問題、研究傳統以及科學革命等方面,因此技術進化研究可以從這幾方面獲得啟發。
關鍵詞:拉雷·勞丹;技術哲學;科學進化;技術進化
中圖分類號:N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8)01-0008-04
拉雷·勞丹認為科學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探究真理的活動。這種將科學看作解決問題的工具的科學觀念,使得科學成為「理論技術」,而不是與技術相對立存在的理論。科學進化的過程,也就可以被內化到技術進化的過程之中,為技術的進化提供一種理論模式。這種由科學進化內化到技術進化中的思想,相比於單純地從「技術創新」角度對待技術進化的思想更有思維深度,也更適合在技術哲學的視域中對技術進化進行審視和分析。
有批評認為,勞丹的科學發展理論忽視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背景及社會因素,僅限於從科學的內部、從科學理論自身去分析和考察問題,這樣使得其結論帶有某種局限性和先天不足。雖然這種批評指出了勞丹科學進化論思想的局限性,但是這也無法否定其思想的合理性和適用性。實際上,構建一個理論模式,就是弱化次要矛盾,突出主要矛盾的辯證過程。如果一種科學發展模式考慮過多的社會背景及社會因素,那麼我們甚至無法得到一種模式,至多得到的只是一堆經驗。一種模式不是為了提供一種束縛,而只是提供一種研究探索的路徑。基於這些考慮,我們還是可以拿勞丹的科學進化理論來考察技術進化的一些問題。
勞丹的科學進化模式認為,前後相繼的兩個理論,當且僅當後一個理論比前一個理論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那麼後一個理論取代前一個理論的過程就是一種進化的過程。因而,科學的進化就主要體現在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逐步增加。勞丹將科學理論所要解決的問題,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即經驗問題和概念問題。這也就是說,一個理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看該理論解決經驗問題的數目和重要性,以及由此而導致理論所產生的反常問題和概念問題的數目和重要性。這樣也就得出了勞丹科學進化理論的核心思想:解決經驗問題和概念問題是科學進步的基本單位;科學的目的就是把解決經驗問題的範圍擴大到最大限度,而使得反常問題和概念問題的範圍限制到最小程度。
一、經驗問題與對技術進化的啟示
經驗問題易於說明,但難於定義。一般地說,任何使人感到驚異並且與自然界有關的事情,或其它需要解釋的事情,就構成一個經驗問題。但這並不是說經驗問題是由自然界直接給予的確鑿、真實的材料。事實上,人們總是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概念框架的「透鏡」來了解自然界的。更扼要地講,所有類型的問題是在一個確定的探究背景內出現的,而且在某種程度上由這個背景所限定。我們關於自然界的秩序的理論假定,告訴我們期望什麼,以及什麼東西看起來不同尋常,或是「成問題的」,或是「可疑的」。雖然對某些問題的闡述將受人們理論信仰的影響,但是處理經驗問題時,就像這些經驗問題是有關自然界的問題一樣。因此,經驗問題是第一級的問題,它們是有關構成任何一個已知科學領域的客體的基礎問題。與作為更高級的問題——概念問題——不同,我們通過研究在該領域中的客體來判定對經驗問題解答的有效性。
根據經驗問題在科學理論評價中所起的作用,大致能把經驗問題分為三種類型:未解決問題、已解決問題和反常問題。未解決問題指的是那些未被任何一個理論有效地解決的經驗問題;已解決問題指的是那些已經被某種理論有效地解決了的經驗問題;反常問題指的是一個具體的理論沒有解決,但是該理論的幾個競爭對手已經解決了的問題。這三類問題中,已解決問題是對一個理論的支持,反常問題構成了反對一個理論的證據,而未解決問題指明了將來理論探究的方向。正是利用這一套對經驗問題的分類,勞丹認為,科學進步的標誌之一是把反常問題和未解決問題轉變為已解決的問題。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反常問題在勞丹的科學進化思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反常問題主要致力於說明的,是科學理論之間的選擇性進化。一個反常問題的出現並不代表一個理論的不適應性,而只是代表一種缺陷。比如在生物進化中,一個生物機體中出現一種弱勢或者缺陷,並不會致使這個生物機體在生存競爭中直接被淘汰,一種缺陷可以導致一種進化方向。反常問題同樣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即促使一個科學理論衍生出一種進化。擁有反常問題的科學理論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達到進化,從而達到一種更好的科學理論。總之,一種反常問題就是一種進化的契機。
勞丹通過仔細考察歷史上的許多科學案例看到,未解決問題的地位非常含混。事實上,直到一個未解決問題被某個領域裡的一些理論解決之前,通常它們僅只是「潛在的」問題而不是實際的問題。即便如此,也不能認為未解決問題對於科學是不重要的。因為把未解決的問題變為已解決的問題是科學理論取得經驗進步的手段之一。但同時必須看到,一個理論不能解決一些未解決的問題,一般來說並不會對這個理論極為不利,因為我們通常不能預先知道所討論的問題應該由哪類理論來解決。在評價理論的相對價值時,對未解決問題的分類是無足輕重的。對理論評價來說重要的只是那些已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並不一定是由正在探討的理論所解決的,而是由一些已知的理論所解決的。未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在科學理論進化過程中,經驗領域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正如影響生物有機體進化過程的自然環境的不確定性一樣難以預料。
與未解決問題、已解決問題和反常問題相對應,可以看到技術進化中的發展空間、使用空間和淘汰空間。技術的發展空間,可以體現在人們的技術追求甚至技術幻想上,即人們盼望獲得一種可以達成某種目的的技術,這些技術很可能構成將來技術進化的方向和牽引力。每種技術相比於同一使用空間的其他技術,都有自身的淘汰空間。這種淘汰空間就有可能使得一些技術被社會淘汰,從而騰出更多的空間給一種進步的技術。技術的進化可以被看作是逐漸擴大使用空間,並且將發展空間和淘汰空間轉化為使用空間的過程。
正像擁有反常問題的科學理論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達到進化,從而達到一種更好的科學理論一樣,一個擁有淘汰空間的技術未必就會被其他技術所取代,它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改進其某些方面,從而進化成為一種更好的技術。
二、概念問題與對技術進化的啟示
如果經驗問題是關於一些領域裡物質實體的第一級問題,那麼概念問題就是關於概念結構(例如理論)的充足理由的較高級問題,它是用來回答第一級問題的。概念問題是理論的特徵,沒有顯示概念問題的理論就不會存在。
勞丹進一步將概念問題分為內在的概念問題和外在的概念問題。內在的概念問題,是由理論內部邏輯不一致或基本範疇含糊不清而造成的。外在的概念問題,即由同一領域或不同領域的兩個理論之間的矛盾,一個科學理論與有關科學共同體的方法論之間的衝突,以及一個科學理論與流行的世界觀之間的衝突而造成的。
理論受批評和懷疑,常常不是遇到了反常,而是非經驗性質的概念問題所帶來的尖銳困難。一般地說,一個概念問題比一個經驗反常更為嚴重。在概念問題的範圍內,某些環境有助於增進或降低概念問題原來的重要性。例如在其他事情等同的情況下,兩個理論之間的張力越大,這個概念問題將越被看重。
勞丹的概念問題對技術進化的啟示體現在兩個層面上,其一是技術認識論層面,其二是技術本體論層面。在技術認識論層面上,技術進化離不開人類認識的進化。在技術哲學中,其概念問題不僅僅是在構建一個認識體系,更是在表徵技術的根本特徵,藉由這些特徵,我們可以回答技術本身所回答不了的問題。在技術本體論層面上,技術進化的本體不僅僅是經驗的進化本體,也是概念的進化本體。這種概念的進化本體最顯著地體現在科學在技術中取得的成功之處。經驗內容是豐富的、直接的、真實的,但也是難以把握和傳承的。這就需要形成一種概念體系,或者稱其為理論體系。在這個層面上,也可以體現出科學進化內化與技術進化的過程。科學問題,在一個實用的態度上,就是技術進化中概念問題的集結。
對於技術本體而言,似乎並不存在概念問題,因為技術只是通過作用於經驗世界來發揮作用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考察技術的知識背景,來得出「技術」的概念問題以及概念問題如何影響技術發明或技術進化。事實上,與技術發揮作用的空間相對應的科學理論空間可以被認為是技術的概念問題空間。在這個概念問題空間內,會產生一些類似於勞丹的概念問題會遇到的情況。一個技術有時候被拋棄,並不是由於其不適用,而是由於其會造成科學理論所預知的其他困難或者災難。
三、研究傳統與對技術進化的啟示
科學的發展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是科學理論解決問題不斷增加的過程,但是這仍然無法說明一個科學理論的適應性和局限性的真實情況。要達成一種科學進化的模式,就要對解決問題的基本工具——理論——作出剖析。在勞丹的科學進化理論中,「研究傳統」這一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於勞丹而言,一個研究傳統就是這樣一組普遍的假定,這些假定是關於一個研究領域中的實體和過程的假定,是關於在這個領域中研究問題和構建理論的適當方法的假定。一個成功的研究傳統是這樣的一個研究傳統,它通過構成它的理論,導致適當地解決愈來愈多的經驗問題和概念問題。一個研究傳統可能相當成功地產生極富成效的理論,然而在本體論上或者方法論上卻有缺陷。
與單個理論相比,研究傳統往往是一種穩定的實體。理論可以不斷地被拋棄或取代,研究傳統由於能夠把死亡轉讓給從屬於它的理論而使自己生存下來,因此它比單個理論壽命要長。事實上,我們需要一種色彩,來幫助我們認識世界,但我們並不能確認這種色彩是真實的。研究傳統就是在科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色彩。在一個研究傳統的生命力完全殫竭之前,或者一種更有力的研究傳統萌發出來之前,我們並不能確認一種研究傳統並立刻把它拋棄掉。
研究傳統是歷史的產物。它們是在一個特定的理智環境中創造出來並加以闡明的。研究傳統幫助產生具體的理論——像所有其他的歷史產物一樣——它們有其興衰存亡。正如研究傳統能夠產生並且繁榮一樣,它們也必衰亡,並且不再被認真地看作是促進科學進化的手段。
技術進化的經驗問題和概念問題,通常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量變的過程,但這種量變並沒有體現出質變的本質。勞丹的研究傳統理論對技術進化的啟示就可以體現在對技術進化中質變的反映。
科學的進化,一方面是在一種研究傳統中構建出新的理論,對問題進行解決,這樣科學的進化就體現在新理論對新問題的解決上;另一方面,是一種研究傳統與另一種研究傳統相競爭,這樣科學的進化就體現在一種新的研究傳統下的科學發展,這種研究傳統可以被理解為一種「突變」。相比於科學的進化而言,技術的進化也可以被分析出兩個層次:一方面,在一種傳統技術(常規技術)之內對技術的細節方面進行改進,這種改進是為了解決出現的新問題、滿足新需要等等。這種技術變化是累積性的,但不會引起技術的突變。另一方面,當一種發明產生以後,它就會衍生出新的應用或製造和滿足新的需求,這樣當這種發明成為一種實現社會化應用的技術創新之後,便產生了一種新的「技術傳統」。接下來,就不是要突現出新的技術了,而是在這種技術傳統的框架之內進行技術改進。
四、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
當一個迄今為止未被某個已知領域的科學家所知或遭到他們忽視的一個研究傳統發展到某個階段,使得該領域的科學家感到有責任認真對待這個傳統,把它看成是對他們或他們同行的忠誠挑戰者時,一場科學革命就發生了。這就是勞丹對科學革命的定義。簡而言之,科學革命就是在同一領域內新的研究傳統通過競爭戰勝舊的研究傳統的現象。
儘管科學革命是重要的歷史現象,但科學革命卻並不具有人們常常賦予它們的重要性和認知特徵。科學革命之所以被認為具有特殊地位,是因為科學革命的結構被以各種方式錯誤地加以描述,使得科學革命看起來與通常狀態下的科學根本不同。一旦承認新的研究傳統的出現,以及對老的研究傳統的批評和修改,是科學的正常現象,那就必須避免過分將科學革命強調為與通常的科學性質不同的歷史現象。
勞丹對科學革命的定義並不預設這樣的看法,即認為科學革命是合理的和進步的。一場科學革命的發生與這場科學革命是否為進步的,這是兩個問題。一個科學革命作為一種進步的現象出現,不是必然的。
在勞丹的科學革命思想中,其萌生於一種新的研究傳統,但是這種新的研究傳統卻不是突現的,而是由漸變而來的。這個新的研究傳統不是在科學革命產生的時候突然閃現的,而是早已在發展之中,只不過之前被認為是一種不好的研究傳統而已。在技術革命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被誤認為是「突現」的東西。實際上,技術進化和科學進化一樣,往往是漸變的結果。吉爾菲蘭對蒸汽動力船的分析就是對技術進化中漸變觀點的支撐和對突現的一種批判。
勞丹認為,科學革命的產生與科學的進步是兩種相對獨立的情況,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這也就是說,一場科學革命只是一種大的變化,也可能是退步的,而不是進步的。在技術進化的歷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革命」與「進步」的相對獨立性。在汽車動力技術中,內燃機、蒸汽機和電動機之間的被選擇過程就談不上進步可言。現在汽車動力技術中,內燃機是應用最廣泛的,但這並無法說明內燃機就比蒸汽機或電動機好。內燃機在技術選擇中的勝出,與石油能源的大量開採有關,也依賴於包含大量相關設備的保障體系的完善。這些因素使得內燃機型汽車能夠行使更長的距離,從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這並不是技術上的進步。多年來的環境問題已經說明,像內燃機這種依賴於石油能源的動力技術不僅會造成大量污染,而且也是一種必然隨著石油能源衰竭而處於困境中的技術。
五、結語
勞丹的科學進化模式對技術進化的啟示是廣泛的、多層面的。這不僅有助於技術進化理論體系的進一步構建,而且也有助於對技術哲學思想體系的完善。當然,勞丹的科學進化理論並不能取代或者完善地反映技術進化的每一個方面,比如技術進化中的「中性遺傳」和「遺傳漂變」等等。這都需要在勞丹等前人的基礎上,對技術進化思想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美)拉里.勞丹.方在慶譯.進步及其問題——科學增長理論芻議[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
[2]許良.技術哲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美)羅森伯格.王文勇,呂睿譯.探索黑箱:技術經濟學和歷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法)斯蒂格勒.裴程譯.技術與時間:愛比米修斯的過失[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5]陳昌曙.技術哲學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6](美)巴薩拉.周光發譯.技術發展簡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7]李亞青.技術進化的趨勢與展望[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2(5).
作者簡介:張建鑫,男,河南安陽人,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生態哲學。
(責任編輯:朱希良)
(原載於《西部學刊》2018年第1期)
(配圖來自網路)
TAG:學刊微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