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再也不怕被抄襲了!它用區塊鏈給原創作品印了一張身份證
動點科技 | ID:technode
2018 年剛開了個頭,版權領域就開始「搞事情」。
大年初二,你是否在朋友圈看到一張一人拜佛的圖片?這張圖片被解讀為為母親祈福而被瘋轉。此時,圖片的原創作者出來聲討其作品被人侵權傳播,並且作品表達的意思被曲解。此外,也是在春節期間,鈦媒體、ChainDD(鏈得得)創始人趙何娟發朋友圈,言辭激烈地怒斥金色財經侵權鏈得得獨家原創文章。
在人們的版權意識較弱的情況下,內容創作者實在很「無奈」。傳統的版權認證程序繁瑣,舉證環節複雜,維權環節周期長,這使得很多內容創作者無法花大量精力堅持維權,很多人只能聲討。不過,區塊鏈公司原本可以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成立於 2016 年的原本,擁有來自百度瀏覽器和聯想手機瀏覽器等企業的團隊,致力於以區塊鏈技術解決內容創作者的版權認證、確權與舉證問題。與傳統專註於末端維權環節的方式不同,原本可以自上而下地打通版權的存證交易到溯源整個過程。
金融、供應鏈、醫療,區塊鏈的落地應用領域還屈指可數,目前普遍被看好的應用領域當數金融行業。不過,原本創始人吳鵬認為:「金融行業的基礎設施已經非常完善,區塊鏈並不會給該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變化。而數字版權的領域基礎設施不完善,人們對版權意識不夠。區塊鏈技術可以完美結合版權行業,提供更方便的版權保護方式。大家習慣用一個簡便方式去維護自己的權利,這個市場就會慢慢開發。」
現在:降低授權的成本,提高侵權的成本
「我們想做的事情是降低版權交易的成本,降低授權的成本,提高侵權的成本。」原本的產品總監范希表示。
如何做?范希解釋了原本鏈的工作流程:
「在內容創作者發布文章或圖片時,原本平台會為其發布的作品,以標題、摘要、發布的時間、作者的名字等細節信息生成一個獨有的字元串,再加上可信時間戳,最後生成一個簡化的 DNA。這個 DNA 就如作品的身份證一樣,會跟隨其在多個平台傳播。當讀者在不同平台看到該作品時,可根據其 DNA 溯源,然後進行在線交易。交易過程也會被寫入區塊鏈。此外,我們開發了一個全網的侵權檢測的系統,該系統可以跨平台地掃描到包括微信公眾號,知乎等,檢測該原創作品是否有被侵權。」
目前,原本平台對於所有 C 端用戶,如自媒體內容創作者都是免費開放。
對於目前的商業模式,范希表示主要通過交易的提成,或提供一些分發服務實現。簡單來說,一方面是面向內容原創方,如傳統的媒體機構、企業,如報社。據悉,原本已經和每日經濟新聞,北京商報,金融時報等二十幾家大型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另一方面是面向內容需求方,如沒有原創能力且需要經常轉載的公眾號。「我們會在產品裡面植入一些功能,直接把雙方更快地對接上。」范希解釋道。
將來:做下一代的大數據分析平台
區塊鏈攻破了版權領域的「老大難」問題,所以版權成為了區塊鏈相對容易落地的一個領域。雖然整個區塊鏈版權領域還沒有如火如荼,但數家區塊鏈版權公司已經相繼成為了資本青睞的黑馬。2018 年年初,區塊鏈版權平台人人鏈宣布了近千萬元的新一輪融資,去年,紙貴也獲得了千萬級的 A 輪融資,原本也已經完成了 Pre-A 輪融資。
不過,像很多 AI 公司的處境一樣,資本的酷熱後,公司要考慮到目前的業務是否是可行的長久之計。
「原本是國內第一個做區塊鏈版權保護的公司,但其實我們不是想停留在版權取證方面,更多的是看到未來內容的聯盟鏈所產生的價值。」范希透露,與市面上很多區塊鏈公司的想法不一樣的是:原本的邏輯與目前 醫療區塊鏈 的邏輯相似,其目標是做下一代的大數據分析平台,並且基於區塊鏈的打造一個內容互聯的協議。
「我們提供的是區塊鏈網路以及區塊鏈網路技術包括智能合約,讓數據可以很快的在鏈上進行交換,或者是說計算。如與花瓣合作,他們做一個節點加入我們,其原創圖片的數據是自己掌握,但圖片的元數據(DNA 信息)是在原本鏈上面。如果後面這樣的節點越來越多,有一個機構想分析今年所有有關日出景象的圖片,就可以通過原本區塊鏈發出請求,通過智能合約去分析。」范希說。
圖片來源:123RF
- - - - - - - - END - - - - - - - -
※Telegram入局加密數字貨幣
※全面屏筆電 MateBook X Pro 除了強勁配置,呆萌攝像頭也成賣點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