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對機體健康到底是好是壞?
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手機了,手機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當然了手機的應運而生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很多人擔心手機輻射,很多人因為不正確的玩手機姿勢得了頸椎病,看似手機對機體健康有很多負面影響,然而現代智能手機或許也能給人類機體健康帶來積極效應,比如有科學家們就開發出了能控制糖尿病的智能手機,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相關研究報道,看看手機對機體健康到底是好是壞?
【1】Nature:警惕!手機對一些青少年有害,但不是全部!
新聞閱讀:Smartphones are bad for some teens, not all
下一代會因為手機而變得更好還是更壞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複雜,而研究發現這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們線下的生活。
在今天一項發表在《Nature》上青少年科學特刊中的評論性文章中,Candice Odgers認為手機並不總是有害的。她的文章強調了青少年如何使用在線工具建立友誼並在真實生活中組織活動。然而她也指出了證據表明脆弱的青少年會經歷線上生活更大的負面影響。
「我們發現可能是新的數字鴻溝的出現導致的線上體驗的差別正在放大脆弱的青少年經歷的風險。」 Odgers說道,她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CIFAR兒童與大腦發育項目成員及心理學和社會行為學教授。
過去十年來,Odgers一直在追蹤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及他們使用手機的關係。她在北卡羅來納州針對學齡孩子進行的調查發現48%的11歲孩子擁有一部手機,而這一比例在14歲孩子中高達85%。儘管數字技術廣泛使用,但是她發現研究人員並沒有發現精神健康與適度使用電子產品之間有負面相關性。
【2】手機輻射對人體沒有實質傷害
最新政府研究報告指出,雄性老鼠暴露在大量手機輻射下會導致患心臟腫瘤的幾率小幅增加。但是讀者也要不過度解讀,因為專家表示測試過程中的手機輻射要比輻射最嚴重的手機要大很多。
關於手機是否會致癌始終沒有定論。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手機,而手機確實也對外發送輻射。但是手機的輻射幅度要比醫療過程中拍X光時候的電離輻射能量要低很多。雖然電離輻射可以能會損壞DNA,並有致癌危害。不過根據今天公布的調查結果,手機的輻射卻是另外一回事。
其中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雄性老鼠暴露在非常高強度的輻射下,心臟周圍容易生長腫瘤。但是暴露在同樣輻射強度下的雌性老鼠卻沒有出現該問題。而且隨後在第二次研究過程中無論是雄性還是雌性都沒有出現這種癥狀。研究人員表示會繼續研究,試圖尋找輻射引起腦腫瘤的更確切證據。
【3】手機測血糖新思路:重複使用的血糖感測器
現在,智能手機整合了很多設備,擁有了越來越強大的功能,包括GPS、氣壓感知、深度感知等等。但是,目前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儀依然是一個獨立的設備。很多科學家嘗試著將血糖儀整合到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中,以滿足用戶日常活動中,對血糖移動監測的需要。
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款智能手機外殼以及應用程序,幫助有需要的人群在家中或路上記錄和跟蹤他們的血糖情況。
將血糖測定功能整合到智能手機中自然是好處多多的。首先,自然是不需要在出門的時候額外攜帶個血糖儀。來自UCSD電子和計算機系的教授Patrick Mercier表示,「除此之外的好處就是手機可以將血糖數據自動存儲、處理和發送到醫護人員或者雲端服務。」
【4】雅培推出兼容智能手機的植入心臟監護儀
FDA近日批准了雅培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機兼容可植入心臟監護儀(ICM), Confirm Rx。這是在美國獲批的首個同類設備。它為患者和醫生提供了另一種監測和診斷異常心律的方法。這款ICM可以通過手機的應用程序將數據按照預設的時間表發送給醫生,而無需使用龐大的醫療設備。
植入體內後,該款ICM可以持續監測患者的心律。它通過藍牙將心律數據傳輸到智能手機上。患者可以使用應用程序myMerlin來查看這些數據,並可以添加筆記,這將有助於醫生跟蹤他們的病情。
今年年初,雅培通過以250億美元收購St. Jude Medical而獲得了Confirm Rx設備和myMerlin應用程序。
雅培表示,將ICM連接到智能手機可以避免對龐大的病床邊發射器和單獨的手持式激活器的依賴。這意味著患者可以隨時記錄癥狀,並將其傳送給醫生,而不必像傳統的發射器那樣等待夜間同步。
【5】BMC Public Health :懷孕時期使用手機並不會引發孩子的神經發育問題
doi:10.1186/s12889-017-4672-2
根據最近發表在《BMC Public Health》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懷孕期間使用手機並不會對兒童的神經發育產生負面的影響,這一結果進一步表明女性在懷孕期間使用手機等存在電磁場輻射的設備並不會對兒童的神經發育造成危害。
該文章的作者,來自Norwegian公共健康研究所的Eleni Papadopoulou博士稱:"人們懷疑懷孕期間使用移動手機等存在電磁輻射的設備會對胎兒的發育產生影響,這主要是基於一些動物學水平的研究。然而,我們的研究則發現動物學水平的研究結論並不能適用於人體,即懷孕期間使用手機等輻射性強的設備並不會胎兒的語言、交流能力以及運動能力產生影響"。
研究者們分析了來自挪威的一項大型的孕婦追蹤型研究的數據,包括45389名母嬰。志願者們均提供了自己在懷孕期間使用手機的情況以及孩子在未來3-5年期間的神經發育情況。
【6】為什麼晚上玩手機會降低睡覺質量?
doi:10.1111/opo.12385
毫無疑問,我們的現代生活中已經離不開數碼設備了,太陽下山之後依然如此。試問哪一位朋友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呢:躺在卧室的床上,拿著智能手機、平板或者看著電視,舒服又愜意。不過,根據最近由休斯頓大學的研究者們發表在《Ophthalmic & Physiological Optic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稱,數碼設備發出的藍光會導致睡眠紊亂的發生。
這一研究中,志願者們(17-42歲之間)在睡前三個小時內穿戴著能夠隔離短波長的玻璃罩子,同時保持原有的玩數碼設備的習慣。結果顯示,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志願者睡眠期間體內褪黑色素58%的水平,這比服用OTC褪黑色素補劑要有效得多。
【7】Nature:強!利用智能手機計算步數揭示肥胖線索
doi:10.1038/nature23018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智能手機追蹤全球數十萬人的活動水平,取得一項有趣的發現:在肥胖很少的國家,人們通常每天行走相類似數量的步數。但是經常行走的人與很少行走的那些人之間存在的較大差距與更高水平的肥胖相一致。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7月10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Large-scale physical activity data reveal worldwide activity inequality」。
考慮到經估計每年有530萬人死於與體力活動缺乏(physical inactivity)相關的原因,這些研究人員尋找一種簡便的方法來測量數十萬人的活動以便有助找出為何肥胖在一些國家要比在其他的國家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利用智能手機捕捉到的數據分析來自111個國家的71.7萬名男性和女性的活動習慣,這些人的行走步數被研究了平均95天。
【8】Sci Trans Med:智能手機也能控制糖尿病
doi:10.1126/scitranslmed.aal2298
最近一項包括多個中國研究所在內的研究,成功地開發出了一種基於智能手機與工程化細胞控制小鼠血糖水平的設備。根據他們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的研究結果,研究者們描述了他們的方法在小鼠水平的測試效果。
全球範圍內有數百萬的人們患有糖尿病,其中又有許多人需要注射胰島素維持體內血糖的正常水平。這一療法通常需要定期地抽取患者的血液樣本並隨時監測血糖的水平。雖然這一療法有一定的療效,但並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法,主要原因是這一檢測步驟十分地不方便,而且檢測結果也常常不準確。因此,在最近的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則開發出了一種封閉的系統,能夠隨時檢測體內的血糖水平,並給予胰島素的補充。
【9】有必要擔心嚴重使用手機會導致癌症嗎?
移動手機使用會導致癌症風險嗎?義大利一個法庭判決使用手機導致一名男性罹患良性腫瘤,但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手機使用會增加癌症風險。
這個名為Robert Romeo的男性說,他在一家電信公司工作時,每天用行動電話通話3小時左右,在此狀態下連續工作了15年。2010年,他被診斷出右耳出現良性腫瘤,在腫瘤清除之後,他的右耳失聰。
如果有人連續多年把手機按壓在耳朵上說話,然後這隻耳朵上長出了腫瘤,他們責怪手機似乎可以理解。但其中的關聯並沒有因果關係。
新聞報道並未說明Romeo右耳的腫瘤名稱,但基於其良性並導致失聰的事實,那很有可能是聽神經瘤,或稱前庭神經鞘膜瘤。該腫瘤會在耳神經周圍的細胞內蔓延,通常僅會出現在一側。這意味著聽神經瘤一半患者經常是在用手機打電話的那一側耳朵出現問題。
【10】Science子刊:利用智能手機自動化診斷男性不育,準確率高達98%
doi:10.1126/scitranslmed.aai7863
全世界有4.5千萬多對夫妻努力解決不育不孕,但是當前診斷男性不育的標準方法是昂貴的,費力的,而且需要在臨床環境中進行測試。文化歧視和社會歧視,以及在資源有限的國家中測試方法的缺乏,可能阻止男性接受不育評估。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HW)和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著手開發出一種可在家進行的診斷方法:利用一種基於智能手機的分析儀,這種測試方法能夠被用來測量精液質量。他們指出這種基於智能手機的精液分析儀能夠依據精子濃度和活力策略鑒定出異常的精液樣品,準確率大約為98%。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3月22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n automated smartphone-based diagnostic assay for point-of-care semen analysis」。
論文通信作者、布萊根婦女醫院腎內科研究員Hadi Shafiee博士說,「我們想要找出一種方法使得男性不育測試像家庭懷孕測試那樣簡單和負擔得起。在醫院房間中,男性必須提供精液樣品,在那裡,他們經常經歷緊張、尷尬、悲觀和沮喪。當前的臨床測試是在實驗室開展的,耗時的和憑經驗的。這種新的測試方法是低成本的、定量的、高度準確的,而且能夠在不到5秒內分析未稀釋的未清洗的精液樣品的視頻。」(生物谷Bioon.com)
※2017年不能錯過的長非編碼RNA研究推薦
※睡眠的作用究竟是什麼?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