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帶火的章丘鐵鍋銷量增6000倍 豆瓣評分跌至4.2
《舌尖3》海報
長江網2月27日訊(長江日報記者 耿願)26日晚,隨著探討中國人飲食習慣變遷的第八集《合》落幕,《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下簡稱《舌尖3》)在央視一套和九套收官。時隔四年再度回歸,《舌尖3》延續了高話題性和高收視率,在央視一套平均收視率破二,「章丘鐵鍋」天貓銷量同比增長6000倍、紅姐煎餅果子排起百人長隊,影響力依舊堅挺。但另一方面,口碑卻呈現斷崖式下跌,美食少了,題跑偏了,細節也有破綻了,「下飯神器」淪為「吐槽大會」。截至收官,《舌尖3》僅以4.2分的豆瓣評分尷尬收場,與第一季的9.3分、第二季的8.4分相差甚遠。
「舌尖」變味 美食變成了「情懷」的配料
6年前橫空出世的《舌尖上的中國》,打造了目前中國最受歡迎的紀錄片IP。《舌尖2》於兩年後推出,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仍保住了8.4分的豆瓣評分。可《舌尖3》卻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早在2015年5月央視紀錄頻道推介會上,前兩季的「靈魂人物」陳曉卿就曾透露第三季將於同年9月啟動。不過去年年底,陳曉卿宣布離職。本季總導演,是去年4月才從新聞頻道調入紀錄頻道的劉鴻彥,《舌尖3》的製作周期,滿打滿算也只有10個月的時間。
在開播發布會上,主創們就提到了第三季的創新,比如「器具」、「宴席」、「食養」和「融合」就是此前沒有觸碰過的主題。不過這種創新,似乎並未讓多數網友和觀眾買賬。首當其衝的,還是人物和故事的喧賓奪主。現在回看,第一集「器」章丘鐵鍋「擇一事終一生」的匠人精神,以及第二集「香」中,下崗女工紅姐對於煎餅攤的期望,表達得都還算克制,所以觀眾評價也是兩極分化。到了第三集「宴」中,食物卻徹底淪為故事的「引子」出現,大量鏡頭被用來講述「人」的故事。因一場壽宴引出了武術家張修林的故事,從他如何收徒、傳承武術到他「形意、八卦、太極、通背等俱得真傳」的功夫展現,佔了近四分之一的時長。至於對於最能體現「宴飲」主題的拜師宴,卻一帶而過。此類「閑篇」還出現在第五集中,得月樓新老傳承中,只看見松鼠鱖魚一道菜;青島摔面,大篇幅講述的是孫師傅靠面養家的不易;到了重病媽媽為女兒做早餐的故事,則成了地地道道的勵志故事,感人、催淚,就是「不好吃」。
直到第六集「酥」中,杭州點心荷花酥在油鍋里緩緩綻放的瞬間,才讓觀眾重拾盯著屏幕「流口水」的感覺,不過也難擋口碑滑落的大勢。
常識錯誤是硬傷 要情懷也要嚴謹
讓觀眾不能忍的,還有片中出現的不少常識性錯誤。遭詬病最多的,要數第四集「隱葯於食的健康奧秘」。尤其是中醫藥大學學生自製中藥口紅的片段,看得出導演組是想以此反應傳統中藥與現代生活的關聯,卻被網友扒出,這些原材料疑似購置於網路三無賣家店。且不說這種不戴手套配置化妝品的方式是否合乎衛生標準,美食紀錄片中出現口紅又是什麼意思?
在該集中,大篇幅講述的廣東煲湯也引來爭議。節目播出後,有廣東媒體發表文章稱,廣東人腎臟病高發與煲湯有關,「廣東人煲湯講究『煲三燉四』,即煲湯三個小時,燉湯要四個小時,燉煮時間過長,導致湯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同時因為富含蛋白質,加重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從而增加腎臟負擔。」食物養生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因時因地因人的開方進補,普通人其實並不了解,很可惜,《舌尖3》用一集的長度也沒有講清楚其中的門道。
此外,一些關於食物的「張冠李戴」也被網友質疑。第三集「宴」中,講述了園林家葉放苦尋「太湖之冠」花鱸不著,只好以家養鱸魚替代,結果被指出鏡的竟是美國引進的大口黑鱸。葉放後來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道出原委,由於尋訪不得,攝製組在賣魚店裡找了一條太湖流域養殖並深受當地食客喜愛的黑鱸來拍攝做菜,這在節目中其實也有交代。但仍有各地吃貨表示不服,四川網友稱第二集中將缽缽雞和麻辣燙混為一談;天津吃貨稱節目中推薦的天津煎餅夾火腿生菜不正宗;陝西網友則表示以「水盆羊肉」出名的城市並非西安,而是渭南特色。
節目組回應:就算冒險也要創新表達
針對觀眾的各種吐槽與質疑,近日《舌尖上的中國》官方微博轉發了一篇名為《為什麼要創新?〈舌尖3〉創作背後有哪些「味道」要變?》的文章做出回應。總導演劉鴻彥表示:「我們希望呈現的是食物是怎麼做的,再把背後附著的東西挖掘和呈現出來。」
未脫離美食 第三季有其內在邏輯
文中提到,第三季最大的挑戰就是創新。「由於前兩季帶來的現象級傳播效果,時隔4年才面世的第三季免不了被拿來與前兩季進行對比。出於思維慣性和審美慣性,難免有不少觀眾對第三季的創新之舉一時無法接受。」
「但就算冒險,也要對美食文化的創新表達進行探索」。主創回應稱,若導演組一開始追求的就是「相同的味道」,那大可模仿第一季來製作,這無疑是最簡單省力的辦法,風險也是最低的。「在明知創新是冒險的情況下,導演組還是決定冒險一搏。」
對於第三季的「排兵布陣」,總導演劉鴻彥表示,之所以做這樣的結構,其實是有內在的思考、邏輯和表達體系的,「大家都說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這個博大精深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不僅僅是這個東西是怎麼切的、怎麼做的,背後肯定有更深層的東西。我們希望呈現這個食物是怎麼做的,再把背後附著的東西挖掘和呈現出來。」對於槽點最多的第四集,總導演劉鴻彥也坦言,從創作難度上來講「養」這一集是最難的,需要有個「度」的把握和十分嚴謹的態度。
不突破觀眾更不滿意
文中還談到了如今的市場環境,「《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播出時,全國僅有40到50檔美食欄目,而現在,有大約400到500檔美食欄目在熒屏活躍著……簡言之,美食紀錄片的市場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今,觀眾的期待和反饋都已不同,在前兩季的基礎上,第三季如果沒有更多的創新、突破和發展,受眾也不會滿足。」總導演劉鴻彥認為,「時代在變,每個人生活在其中,尤其是作為一個紀錄片的工作者,時代的脈搏和氣息一定要把握住。所以,這一季在創作前經歷了一個很長的尋找定位的過程。」
文中也提到,第三季增加了美食的文化感和歷史感,並在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比如對於韓國泡菜入選世界六大非遺美食,很多網友覺得憤憤不平,因為據考證,中國製作泡菜的工藝歷史更悠久,《詩經》就曾記載「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舌尖3》創作團隊曾為一顆白菜到揚州去了四五趟,還找到農業大學專門研究農史、蔬菜史的專家,而且到多國去查資料,花費大量心血,只為搞清白菜從北方到南方是怎麼演變的、中國白菜是怎麼傳到韓國的。
不過,對於網友的「挑刺」和片中的「硬傷」,節目組尚未給出正面的回應。
責編:金鑫
※武大靖等希望之星 讓2022北京冬奧會更充滿期待!
※王霜回歸江大女足 前中國女足隊長吳海燕等加盟
TAG:長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