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昔日的好萊塢爛仔,現在已經是喜劇之王

昔日的好萊塢爛仔,現在已經是喜劇之王

文 | 王阿水

1、如何構建一個不修邊幅的男性帝國

美國《娛樂周刊》這樣評價賈德·阿帕圖:他不僅為我們帶來了笑料,也改變了整個喜劇產業 。在整個好萊塢的喜劇類型電影中有三個派系是中流砥柱:以本·斯蒂勒為首的「爛仔幫」,核心成員包括威爾·法瑞爾,歐文·威爾遜 ,傑克·布萊克等好萊塢喜劇明星;從SNL(周六夜現場)節目中的固定卡司出身的一幫喜劇演員,其中以自編自演《伴娘》而取得不俗成績的克里斯汀·韋格,從2005年開始,韋格一直擔任《周六夜現場》的常駐演員;最後就是以賈德·阿帕圖為首的阿帕圖幫,代表性成員有塞斯·羅根、詹姆斯·弗蘭克、喬納·希爾等人。不過這也只是名義上的三派,事實上這群人彼此都私交甚好,比如本·斯蒂勒最早也是從SNL出身而成名的。當年賈德·阿帕圖從南加州大學畢業後加入到一個脫口秀團體,他的室友就是在當時還默默無聞的亞當·桑德勒。

屬於賈德·阿帕圖的時代,是發生於於2005年他所自導自演的電影《四十歲的老處男》之後。該片講述了由史蒂夫?卡瑞爾所飾演的四十歲中年男子安迪被一幫狐朋狗友知道自己是處男後,他的狐朋狗友為幫助安迪破除而發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這部投資不過2000萬美元的電影,在當時創下了超過一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在這部電影成功後又推出了《塔拉迪加之夜》和風格類似的《意外之孕》,這兩部電影都在資本市場上收到肯定,通篇看來,這幾部喜劇類型電影都是經典的以小博大的案例。

區別於以本·斯蒂勒為首的「爛仔幫」,他們形成的抱團姿態時間點更晚,雖然沒有明顯區別,甚至在創作母題上也趨同,但阿帕圖幫形成規模的時間點更晚。「爛仔幫」在喜劇創作傾向上更多關注兄弟之間的互動和情誼,對於「賤男」形象的打造頗為成功。而阿帕圖系相對於早期爛仔幫創立的影像風格來說除了在惡俗和低趣味上更加放大呈現外,在故事背景上也更傾向走向年輕化的道路,所以賈德·阿帕圖的電影更多也被評為R級。

縱觀賈德·阿帕圖的編劇和導演作品,無一例外都逃不過一下幾個特點:性、loser、大麻以及低俗的笑話。從《四十歲老處男》開始,喬納·希爾、塞斯·羅根等人紛紛被賈德·阿帕圖匯入旗下,並為自己的電影創造出了各種吸引人的噱頭。而在2007年電影《太壞了》中,賈德·阿帕圖聯手喬納·希爾打造出了一場發生在高中生時代的放蕩故事。在電影中賈德·阿帕圖牟足了勁講各種黃段子,全片洋溢著猥瑣卻又純情的氣質,除此之外,賈德·阿帕圖的對於生活的嚴肅探討、興奮、揶揄都被放了進去。在IMBD的中《太壞了》評分頗高,同樣也獲得了主流市場和專業影評人的肯定。

2、如何成為好萊塢喜劇之王

在賈德·阿帕圖的喜劇電影中,多把視角放在所謂的loser或宅男中。在既定印象中,他的電影中通常以男性形象為主人公,故事視角也這樣開始。這些男主人公的固定形象是心智不成熟且對生活沒有雄心壯志的人。這幾乎是賈德·阿帕圖在電影中塑造的經典人物形象,在《四十歲老處男》中,通過史蒂夫·卡瑞爾一個尚未破除的中年男子的世界,整個屋子都被各種玩具包圍,身心善良卻有一幫出謀劃策的狐朋狗友,每天出行都騎著一輛自行車。也正是通過此片史蒂夫·卡瑞爾一躍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喜劇明星。作為阿帕圖幫的靈魂,賈德·阿帕圖的身影出現在導演、編劇和製片的位置上。他編劇和導演的電影《一夜大肚》是票房和口碑雙雙爆炸的典範。

在一些好萊塢專業人士的眼中,賈德·阿帕圖是好萊塢喜劇美式喜劇的拯救者和開創者。除了國人耳熟能詳的《美國派》系列電影之外,賈德·阿帕圖和他的朋友們向眾人證明了青春性喜劇的復興是可行的。要知道,每過一段時間好萊塢的喜劇創作風潮都會轉變。上世紀90年代初,被市場簇擁的喜劇電影是像《電子情書》、《我最好的朋友的婚禮》這樣的浪漫輕喜劇,風格更趨於輕鬆和浪漫,在價值觀上也顯得「政治正確」。而到了90年代末期,湧現出了像《阿獃與阿瓜》、《我為瑪麗狂》這樣「以亂取勝」的瘋癲電影,像一出鬧劇一樣吸引著觀眾。

在到了千禧年之後,賈德·阿帕圖所獨創的喜劇風格成為世紀初好萊塢電影創作的重要流派。在好萊塢這樣資本追逐的市場中,如果某一中類型的電影收到觀眾追捧,則會在短時間內湧現出無數的模仿者。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賈德·阿帕圖之於好萊塢的重要性,他們這一群狐朋狗友幾乎參與了所有當時優秀喜劇電影。最顯而易見的是,和他有關的喜劇電影的票房收入超過了十個億。

決定票房的最重要維度是內容創作,這同樣也是賈德·阿帕圖能夠成為「好萊塢喜劇之王」的原因。90年代眾人提到好萊塢的喜劇演員,第一個想到的是金·凱瑞,到如今像金·凱瑞的「賤精先生」的風格也被賈德·阿帕圖所創造出的bromance(由romance衍生的新詞,表示哥們間的感情)喜劇所取代。打破了「政治正確」的枷鎖,對於邊緣人的命題探討和男性之間情誼的調侃,是賈德·阿帕圖的秘密武器。

3、當討論喜劇時,賈德·阿帕圖在談論什麼?

賈德·阿帕圖的企圖心比我們想的要多很多。他喜歡為自己的喜劇電影製造更多的話題,A片、大麻充斥在他的電影中。但卻也喜歡在各種笑料之餘嘗試探討一些嚴肅的問題,譬如成長以及責任感等。

按照自己的說法,他覺得:「所有作品都反映了我的個人問題」。從小賈德·阿帕圖的偶像就是《周六夜現場》的脫口秀明星。有一次,還在念書的他來到洛杉磯,向其中一位明星史蒂夫·馬丁索要簽名被拒絕後,憤慨地給馬丁寫了封信。結果,他收到一本有著馬丁簽名的書,還夾著一張道歉的便條:「對不起。我沒意識到我是在和賈德-阿帕圖說話。」

在創作初期的時候,賈德·阿帕圖遇到過很多波折。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有兩部頗受好評:《怪胎和書呆》和《叛逆校園》。但這兩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在播完第一季的時候即被當時的電視台取消,原因是該劇裡面的粗口和黃段子被觀眾大量投訴。這件事也讓他在職業發展中出現問題。

當時的賈德·阿帕圖備受身體疾病的騷擾,這也是他的創作低谷。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演員萊斯利·曼,她間接幫助阿帕圖贏來了事業的高峰。在第二部阿帕圖執導的《一夜大肚》中,由妻子和保羅·魯德飾演的年輕夫婦黛比和皮特,正是阿帕圖自己婚姻生活的寫照。這對作為配角的年輕夫婦,」阿帕圖說道,「無論是關於處男、一夜情、婚姻和意外懷孕,還是《滑稽人物》中的死亡問題」。賈德·阿帕圖自編自導的《四十歲老處男》的靈感,來自影片的主角史蒂夫·卡萊爾,阿帕圖2004在製片《王牌播音員》時認識了後者。兩人聯手寫了電影的劇本,講述了卡萊爾飾演的安迪,在臨近中年之際仍然等待自己的「第一次」。在一幫同事們的逼迫下,他與凱瑟琳·基納飾演的單身母親發生了一段古怪卻真摯的愛情。

《怪胎和書呆》拍攝於1999年,這個短命的劇集能躋身Times 2007年公布的"100 Greatest Shows of All Time" 列表和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年「25年來最佳電視連續劇」第13名。雖然數量上顯的單薄,但是還依舊受到歡迎的原因是整個影片的基調。這部劇也沒有逃離賈德·阿帕圖日後熱愛的性、大麻等元素,以及主角邊緣且不受歡迎的既定形象。這部劇真實的描述了80年代freak和geek這兩個特別不收歡迎的兩個群體。通過對於這群非主流的青少年的困惑的展現以及自身對於社會身份的認同思考,某種意義上揭露了社會心態。當然,也不泛對當時社會問題的展現和探討,殘酷的意味實則已經超越了喜劇本身。

4、不想當大師的大師

「不美好」是賈德·阿帕圖所堅持的。正如對現實的諷刺,是來自於電影中的瘋癲和反抗。

賈德·阿帕圖帶著悲壯的英雄主義姿態。事實上,賈德·阿帕圖的電影同樣如此,亂糟糟的笑料是為了給他直抒胸臆,尤其是這幾年的新作品。在2012年的電影《四十不惑》一樣,區別於早期的電影,在這部《一夜大肚》的衍生獨立續集中,賈德·阿帕圖的影像風格愈發沉悶,對於中年危機的探討也更加深刻。

在《四十不惑》中,賈德·阿帕圖明確表達了對於婚姻、社會乃至群體關係的乏力卻無可奈何。電影中的夫妻皮特(保羅·路德)與黛比(萊斯利·曼恩 )如今年過四十,兩人的父母也年歲漸衰,需要供養,皮特的唱片店近來也在艱難維繫,兩個還在上學的女兒更是每天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夫妻二人深感走入了愛情墳墓的同時,連生活的激情與樂趣也將要被消磨殆盡。整體影片的布局也是低俗之中見真章,最終回歸現實的故事風格。

賈德·阿帕圖應該從來沒想過成為學院派的大師。電影之於賈德·阿帕圖的第一要素是「有趣」,既然沒有想要成為大師,也使得他擯棄的形而上的模式,獨樹一幟的姿態是他屹立於好萊塢。不過話說回來,他當然大師。愈發流暢的電影風格,在喜劇中孜孜不倦的講著生活道理,以妥協的姿態來反抗生活,亦或是徹底暴走無疾而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影向標:《唐人街探案2》比上一部順眼
專業!《逃出絕命鎮》《銀翼殺手2049》的剪輯師上課了

TAG: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