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敗的艾灸寶寶發熱經方救逆案

失敗的艾灸寶寶發熱經方救逆案

經方辯證問診單

所在省市:上海

性別,年齡:男,近6歲

現在主要癥狀:

發燒,耳朵疼,按胸骨有點疼。

現在是否艾灸

昨晚發現發燒後,用溫灸盒一會,大椎,肚臍,嫌燙。

早上又燒起來了,又溫了會,時間不長。

昨晚2點燒到39度多時,嘗試了退了天河水等,退完出汗,還挺多的,然後體溫稍退到38度多,早上又燒起了。

他說感覺自己說話時心裡也在說,說心那裡不舒服。

早上喝了點二米粥。

今天中午11點大便了,不幹不軟。

下午4點前的情況是:中午服用了一劑柴胡,吃藥後睡了兩次,都有出汗,第二次挺多,出汗前耳溫39以上,出汗後耳溫38.4度。又大便,顏色形狀正常,耳溫38.2度,中午吃半碗粥,玩小會,又躺著。

現在晚上6點半,孩子體溫又升了,目前耳溫39度,剛吃了半碗粥,脖子有點汗,胸骨按著還有點疼,腿按住也疼。

水喝過幾次,每次一兩口。

發病原因:

最近上海天又悶又熱,在學校家裡睡覺都出汗。

這幾天老師說睡覺時衣服都濕透了,還好我帶了換的衣服的。

我家小孩特容易出汗,經常盜汗,也吃了很多中藥了。

最近一次是去年年底到今年5月連續3-4月吃,就想調理好這個盜汗的體質。

出汗情況:

平時睡覺後背易出汗,厲害時,腿也出汗,活動時也比其他人易出汗。

部位:

頭汗,脖子汗,後背活動時汗,發燒時沒有汗。

胸:

昨晚說胸口那裡難受, 我一摸頭髮現發燒了,現在還有疼。

小便:

昨晚到現在,2次小便,色白,有點小泡

身體有如下癥狀:

發熱,乏力倦怠,嗜卧,胸骨(按著疼,不按不疼)刺痛,站立覺累。

QQ問診:

日期: 2011-11-19

水先生19:28:04

手機簡訊告知:

處方:桂枝新加湯

日期: 2011-11-20

患兒媽媽07:49:25

先生早。

我兒今凌晨已經退燒,謝謝先生。

今天已經降溫了,想來連續多日的悶濕天氣結束了,孩子們應該也不宜發燒感冒了吧。

最近一周,兒子班級里接二連三同學發燒感冒。

早上7點起來,吃了幾片香蕉干,感覺他餓了,看到東西抓起就吃,趕緊給喝了點小米粥,現在躺在沙發里又睡了,還是有點累。

不知先生是否還要開方善後嗎?還是就休息一下就可以了?

患兒媽媽09:07:27

剛睡醒,出了汗,有點濕。

水先生09:07:59

昨天什麼時候喝下的***方?

患兒媽媽09:09:38

昨晚8點,喝了就睡了,一直到早上6點三刻。

剛早上喝了粥,又睡了會,出汗了,衣服微微有點濕,比起前幾天汗濕透衣服好多了,現在開始有精神了,話也多了,自個玩汽車了。

水先生09:15:26

那好,(不用再吃藥了,)不要出門再吹到風,(避免)二次感冒。

患兒媽媽09:15:55

恩,謝謝先生。

水中火:

為什麼感冒不能用灸法呢?

《傷寒論》云: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到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曰火逆。

脈浮熱盛,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故咽燥吐血。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患兒使用的處方桂枝新加湯。

桂枝6克,生白芍8克,炙甘草4克,党參6克,大棗1枚(劈開),生薑8克。

病在太陽,應以汗解之。有汗桂枝湯,無汗麻黃湯,千古真理。

醫見身熱不退,不求病源施治而誤用火法,會導致種種變證。

燒針, 溫針,艾灸皆火法也。

對於此種錯誤治療,仲景早有告誡。

《傷寒論》云: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

太陽病二日,煩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

形似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而發熱脈浮者,解之,當汗出愈。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到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曰火逆。

脈浮熱盛,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故咽燥吐血。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傷寒論》第62條——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新加湯主之。」

「發汗後」,是告訴我們,病人發汗後津液散失,津血不足於榮養筋骨以致身疼痛。

太陽病提綱條文明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而此條文師曰「脈沉遲」,是告訴我們邪已入里,所以不能再用桂枝湯

患兒又是艾灸發汗,又是推天河水發汗,與發汗後津血不足的病機相同,所以用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新加湯主之。

七月老虎按:

先貼幾則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新加湯名家論述:

《尚論篇》:桂枝方中倍加芍藥、生薑各1兩以去邪,用人蔘3兩以輔正。名曰新加湯者,明非桂枝湯中之歸法也。

《金鑒》:汗後身疼痛,是營衛虛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湯調和其營衛。倍生薑者,以脈沉遲、營中寒也;倍芍藥者,以營不足血少放也;加人蔘者,補諸虛也。桂枝得人蔘,大氣周流,氣血足而百骸理;人蔘得桂枝,通行內外,補營陰而益衛陽,表虛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古方選注》:桂枝湯調和營衛,一絲不亂,桂枝、生薑和衛,芍藥、大棗和營。今祖桂枝人蔘湯法,則偏於衛矣。妙在生薑加1兩,佐桂枝以大通衛氣,不使人蔘有實邪之患;尤妙芍藥亦加1兩,仍是和營衛法。名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兩之理而加之也。

《醫學摘粹》:汗泄血中溫氣,陽虛肝陷,經脈疑澀,風木郁遏,故用甘草補其脾精,桂枝達其肝氣,芍藥清風木之燥,生薑行經絡之瘀,人蔘補中氣以充經脈也。

《傷寒論》第62條: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蔘三兩新加湯主之。

解讀:

發汗後,身復疼痛,為外未解,法宜桂枝湯更汗以解之。但脈見沉遲,為胃氣內虛,津液不足,只憑草棗平淡之品己不能振興,故加補中有力的人蔘和溫中健胃的生薑以復胃氣,更加芍藥以滋津液。

品味:

表證而有里虛之候,必須扶里之虛,才可解外之邪。若只著眼表不解,連續發汗,表熱雖得一時減退,但不久復如故。

此時唯有新加湯法,健胃於中,益氣於外,邪自難留,表乃得解。

若執迷不悟,見汗後有效,反覆發之必致其人津液內竭,變為重證。

留意:

條文所述,只是脈沉遲,里雖虛尚未見陰寒重證。

假如另有厥逆下利等證,即本方亦不適用,應按先救其里,後救其表的定法治之。

歡迎關注公眾號「七月老虎學經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任性如何引導?
要時尚也要環保!凱特王妃穿上同一條花卉裙子迎接第3個寶寶!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