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紅海行動》中的攻防大戰:武器裝備如何與戰術完美結合
「
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紅海行動》已經連續幾天佔據票房榜首位,電影中的戰鬥慘烈,非常震撼。與常見動作片中孤膽英雄式的單打獨鬥不同,《紅海行動》更強調戰術配合, 更貼近實戰,被網友譽為中國版的《黑鷹墜落》。
」
賞心悅目的近防炮攔截戰
在撤僑工作基本完成,全部僑民上艦後,為了等待蛟龍小隊營救最後一名僑民鄧梅返回,我海軍054A型導彈護衛艦不得不停靠在港口的碼頭上。
GIF
當襲擊恐怖分子營地的戰鬥開始後,恐怖分子頭目下令對我戰艦發動攻擊。已經佔據我艦側舷方向發射陣位的恐怖分子立即發射了車載的火箭炮,多枚炮彈向我戰艦撲來。雖然107火箭炮不是對艦攻擊武器,但戰艦在碼頭停泊,實際上就是一個固定的標靶,加之054A是護衛艦,並沒有厚重的裝甲,一旦被命中,戰艦必遭重創,已經上艦的僑民也會死傷慘重,撤僑行動將完全失敗。
此時只見1130近防炮連續射擊,迅速將來襲的火箭炮炮彈悉數擊毀,保證戰艦沒有受到絲毫損傷。
作為能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的1130近防炮,攔截速度更慢、彈道完全固定的火箭彈似乎只是小菜一碟,但一次快速攔截多個目標,並保證無一漏網,如果是倉促應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電影中前後數次表明,我軍戰艦對遇襲早有提防,並作好了應對突襲的準備。
早在進港之時,我艦預計到可能會遭到襲擊,艦長命令全艦進入二級戰備狀態,增加艦面觀察人員,主炮、副炮解鎖,進入備戰狀態。當發現在正對我艦的山崖邊,有可疑武裝車輛後,儘管蓋著蒙布,仍判斷其可能對本艦有很大威脅。艦長當即下令要求對敵進行嚴密監視,此時電影給了1130近防炮一個特寫,炮身快速旋轉,指向了側舷威脅來襲方向,說明近防炮已經加電,解鎖,作好了戰鬥準備。這為後面近防炮攔截來襲火箭炮埋下了伏筆。
當恐怖分子掀開蒙布,準備發動襲擊時,一直嚴密監視的艦上觀察員立即發出戰鬥警報。艦長下令全艦進入一級戰備,副炮準備射擊,火控系統開機,鎖定來襲目標,這才能在炮彈鄰空時成功攔截。攔截成功後,戰艦立即用主炮向敵方開火,直接命中山崖,不但掩埋了下方的恐怖分子車輛,使其無法立即發起攻擊,還讓這塊對自己威脅最大的陣地在短時間內無法使用。同時,艦長與政委討論後,決定立即駛離港口,到更寬闊,更利於戰艦機動的外海去等待,以防恐怖分子的後繼攻擊。
GIF
僅僅是1130近防炮的攔截作戰,從戰前準備,臨戰決斷,戰後處置,無一不極有章法,表現出我海軍官兵極強的戰鬥素養和新一代裝備的強大作戰能力。
死中求活的反迫擊炮
電影中最緊張的一場戰鬥當屬公路遇襲戰。
隨著隊長楊銳撕心裂肺的呼喊「迫擊炮」,尖銳的破空聲中,數枚炮彈齊齊落地。裝滿撤離難民的大巴、坐滿士兵的卡車先後被擊中,而公路兩頭也出現了叛軍的部隊,蛟龍小隊面臨著電影中的最大的一次危機。
GIF
這場戰鬥叛軍佔有絕對優勢。作為伏擊的一方,叛軍選定了最好的地點,將載有蛟龍小隊、政府軍部隊和撤離難民的車隊困在一個窪地中,只能靠路基和幾塊大石頭隱蔽。叛軍的迫擊炮陣地設在公路一側的半山腰上,這個部署有利有弊,有利的是視野開闊,可以直接看到目標,進行直瞄射擊,對炮手技術要求低,即使是不熟練的炮手也能迅速對多個目標進行攻擊,掌握戰場主動權。有弊的是目標太明顯,極易遭到反擊。不過,叛軍在另一側的山頭上埋伏下了一名恐怖組織提供的,狙擊技術極佳的小狙擊手,既可以攻擊戰場上的政府軍和蛟龍小隊,又從側翼掩護迫擊炮陣地。可以說,戰鬥一開始,蛟龍小隊就陷入了死地。
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隊長楊銳並沒有慌張,他首先命令張天德和佟莉兩個機槍手分別在車隊前後建立阻擊陣地,使叛軍不能接近;然後命令小隊中射程最遠的狙擊手顧順和李懂馬上攻擊迫擊炮陣地。同時,通信兵庄羽在廢墟里找出各種能用的裝備,他的努力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先用無人機攻擊了一次,消滅了一部分炮手,隨後,隊長楊銳非常鎮定的掐好時間,發射煙霧彈,完全遮蔽了叛軍的視線,使叛軍的迫擊炮陣地長時間無法射擊。
靠著小隊其餘人爭取的時間,顧順和李懂駕車趕到了狙擊點。這時,叛軍的小狙擊手成為兩人最大的威脅。這時,顧順和李懂充分信任對方。顧順先射擊迫擊炮陣地,為公路上的隊友解除威脅,並將自己作為誘餌,暴露自己,吸引小狙擊手開槍。李懂利用這短短的時間,發現小狙擊手後,立即一邊開車,一邊射擊壓制,使小狙擊手不能攻擊顧順。
顧順在對迫擊炮陣地的攻擊中打得極有章法。幾槍打倒幾名炮手,讓對方不得不停止射擊,躲避到大石後方。然後他通過射擊迫擊炮炮架,以毀壞敵方武器,逼迫敵炮手不得不冒險露頭收集武器,最後通過射擊炮彈,引發殉爆,徹底摧毀了整個炮陣地,從而解除了公路上隊員的危機。
險之又險的狙擊手對決
電影中,恐怖組織的小狙擊手與自己年齡完全不相符的狠辣和鎮靜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襯托出我軍顧順和李懂狙擊小組更加強悍的實力。雙方的兩場狙擊手對決,每一次都是生死一線的極限之戰,令人看過之後大呼過癮。
兩次狙擊作戰完全不同,一次是在公路伏擊戰中的荒漠狙擊戰,另一次是在搶救人質時的城鎮狙擊戰。兩次戰鬥中,顧順和李懂默契配合,以優異的戰術,扭轉了不利局勢,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在公路伏擊戰時,顧順和李懂的第一要務是消滅叛軍的迫擊炮陣地,所以在最初,使用狙擊步槍的顧順主要打擊目標始終放在迫擊炮陣地上,只是讓使用突擊步槍的李懂對小狙擊手進行壓制,保護自己的背後。這是一個極其大膽,完全信任隊友能力的戰術。兩人配合稍有差池,特別是李懂的動作稍慢,顧順就會喪生,而使用突擊步槍的李懂在與小狙擊手的對戰中完全處於劣勢,對手可以精確瞄準他,而他卻只能作概率射擊,作戰危險性極大。
GIF
李懂充分利用了戰場上的各種資源,他在發現了小狙擊手後,駕車快速突進,並多次短點射干擾對方瞄準。在進入自己的有效射程後,頂著小狙擊手的射擊,沒有絲毫退縮,為顧順消滅迫擊炮陣地爭取了時間。
顧順在消滅了迫擊炮陣地後,立即轉移射擊方向,開始攻擊小狙擊手。小狙擊手的位置已經被李懂鎖定,完全處於顧順的射擊範圍之內,他只要脫離射擊陣地,露出較大的身體面積,就會被擊中,形勢極其不利。此時,他的應對完全出乎顧順的意料之外,他先是用裝堅果的盤子晃了顧順的眼睛,迫使顧順不得不轉移視線,借著這短短的時間,他迅速沖向山脊線,僅給顧順留下了射擊一次的機會,最終以一隻耳朵的代價,躲過了顧順的必殺,成功逃脫。
GIF
在第二次的城鎮狙擊戰中。顧順和李懂先佔據了有利地形,射界廣闊。當槍聲響起之時,小狙擊手第一反應是抓起自己的狙擊槍,迅速射到坦克發動機後方,隱蔽觀察。他沒有馬上開槍,攻擊正在大殺四方的佟莉等人,而是通過槍聲和彈道,迅速確定了顧順和李懂的位置,快速登上屋頂,連續幾槍,將顧順李懂擊傷,使我方最重要的兩個壓制火力點失去了作用,從而讓使地面作戰的楊銳等人陷入了極大的被動。隨後,他躲入一間倉庫,利用桌子、凍雞快速構築了一個狙擊點。他沒有像很多動作片那樣,將槍管伸出窗外,而是連人帶槍完全隱蔽在屋內的陰影中,對顧順形成了絕對優勢。通過槍聲和射速,他判斷出使用狙擊步槍的顧順威脅更大,放過了使用突擊步槍的李懂,全心守點,而這是他犯下的一個致命錯誤。
由於通信兵庄羽在與來襲的恐怖分子死斗中,通訊中繼器摔散,斷電失效,造成全隊人員無法通信。李懂和顧順只能各自為戰。顧順明白自己已經被敵方盯死,但無法露頭觀察搜索敵情,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李懂此時作為狙擊觀察員發揮了他的作用,他迅速搜索整個交戰區域,通過顧順的位置和屋頂的彈殼,他很快從窗戶玻璃的反光中,發現了小狙擊手。但作為觀察員兼副射手,他使用的不是狙擊槍,而是一支突擊步槍,且由於角度問題,他無法直接命中對手。通訊遲遲無法恢復,時間不等人,李懂採用了一個很冒險的方法。他向小狙擊手所在的房屋側牆連開兩槍,如果按一般動作片設計,他的兩槍能連續命中一個點,從而打開一個洞口,讓他第三槍建功,將小狙擊手幹掉。但《紅海行動》卻貼近實戰,李懂使用的是一支突擊步槍,射速快,但精度並不太高,即使調成單發,連續兩槍命中一個點也極難。電影中,他的兩槍間隔已經非常近了,但因為子彈的穿透力不夠,只打出了兩個凹坑。
此時已經被擊傷的顧順並沒有閑著,仍在儘力觀察周邊敵情。在聽到李懂方向連續兩聲不尋常的射擊後,敏銳地覺察到其中有問題。在位置暴露被壓制的情況下,顧順將牆上的一個裂縫掏開,作為射擊孔,發現了李懂射擊的秘密,一槍將小狙擊手擊斃,擺脫了不利局面,這才在張天德陣亡、陸琛重傷,佟莉彈藥耗盡的危急情況下,及時趕到,消滅了樓外的恐怖分子,挽救了屋中的眾人。
驚心動魄的坦克追逐戰
電影中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當屬小鎮營救人質之戰後的坦克大戰。此戰中,僅有隊長楊銳和副隊長徐宏及女記者三人登上了坦克,而追擊他們的恐怖分子坦克有4輛,最終,他們在無人機的幫助下,以兩人重傷的代價,全殲了對手。
此戰之精彩不用贅述,但蛟龍小組的戰術從一開始就非常明確,才能最終戰勝數量佔有絕對優勢的恐怖分子。
首先在選車上,徐宏就非常精明。在廣場上停著數輛坦克,他選中的是僅有的一輛俄制T-72B型坦克。與其餘幾輛美製M-60坦克相比,T-72的火炮口徑大,炮彈威力強,最關鍵的一點是,T-72有自動裝彈機,無需裝填手,2人也能作戰。而M-60沒有自動裝彈機,必須得配1名裝填手才能作戰。電影中有多個T-72自動裝填,M-60手動裝填的鏡頭,反覆強調了這一點。
其次,由於恐怖分子以攻擊人員、房屋為主,因此推測坦克內配的應都是高爆榴彈,穿甲能力差。所以,雙方都被擊中卻無法摧毀對方。此時,楊銳迅速轉移目標,以攻擊對手坦克履帶為主,從而讓對方失去行動能力,使之無法追擊自己。
第三,從作戰一開始,楊銳就命令全速沖向沙塵暴。實際上,這也是從兩者坦克的作戰能力來制訂的戰術。在能見度幾乎為零的沙塵暴中,恐怖分子完全無法發現自己,人數優勢無從發揮。
GIF
如果不是戰術得當,以一敵四,又是在前方逃跑,將坦克最脆弱的尾部暴露給對手的蛟龍小隊隊員根本不可能堅持到最後,成功的反殺恐怖分子。
文章來源:《兵器》雜誌
※「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有了新突破,穿上它快速變身現實「鋼鐵俠」
TAG: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