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三體的黑暗森林到利維坦

從三體的黑暗森林到利維坦

為什麼人類沒有走向三體所描述的黑暗森林這樣令人絕望的境地,反而變得越來越和平了呢?

概要:

1、《三體》的黑暗森林理論,從從2個公理以及數個推論,推導出來文明之間的爭鬥,不遺餘力,不擇手段

2、但是,黑暗森林法則的公理以及推論,同樣適用於人類之間爭鬥

3、同時,人類也遠遠不是那種善良如天使,純潔如嬰兒,且特別會換位思考的物種

4、那麼,為什麼在《三體》中,宇宙變成了一片沉默的海洋,所有物種都戰戰兢兢地生活,被其他物種發現就意味著滅絕。而人類社會反而越來越和平了呢?人類做了什麼,使得自己避免走入黑暗深林?人類為了這個結果,付出了什麼代價?

黑暗森林法則是什麼?

在《三體》這本中國最好的科幻小說中,劉慈欣用嚴密推理,以及感性的語言,描述了一個黑暗、沉寂、無情的文明未來。這就是黑暗森林法則。

黑暗森林法則是一個基於公理以及一系列推論組成的: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每一個智能物種,都儘力使得自己能夠生存下去,使得自己的基因能夠不斷複製。

2、但是,宇宙中的資源總量是有限的,這就和每一種生命、文明都希望生存、以及擴張存在著天然的矛盾。

3、科學爆炸:由於宇宙間,不同文明之間的距離是如此大,以至於相互之間的溝通和了解,動輒就會花掉上萬年的時間。也許就在對話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對方已經從你眼中的小爬蟲,科技爆發成你望之莫及的神了。那麼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發現那一刻,趕緊滅掉他,不管他在你看起來,是不是真的那麼危險。

4、猜疑鏈:由於在宇宙中,使用暴力遠遠比嘗試溝通、了解更加簡單,更加沒有風險。於是,每一個文明都有先發制人的動機。於是,即使是最善良的種族,都是不可相信的,因為你不知道他的善良是因為本性所致,還是僅僅是想迷惑你。在猜疑鏈的作用下,任何計謀、任何迂迴都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赤裸裸的暴力,才是最省心、最安全、最有利的解決方案。

於是,宇宙變成了一片寂靜的沙漠,每一種文明都小小翼翼地隱藏起來,戰戰兢兢隱藏著自己的蹤跡,因為被發現,就意味著滅絕。這是一幅令人多門絕望的未來畫像。在這裡,劉慈欣先生有一段描述,非常精彩,摘抄如下: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黑暗森林解釋費米悖論

劉慈欣試圖用黑暗森林理論來解釋費米悖論。

什麼是費米悖論呢?費米悖論是1950年被提出來的,核心就是一個問題:既然地球上可以產生文明,那麼僅僅從理性層面上來說,宇宙中也應該有很多類似於地球的文明,甚至比地球科技高很多,在我們看起來像神一樣存在的物種;如果他們和我們人類一樣,只要存在可能,就會把足跡灑遍整個宇宙;那麼為什麼我們看不見他們呢,或者說為什麼我們不能得到確鑿無疑的外星人的證據呢?

我們把費米悖論展開了討論一下:

首先,在宇宙中,有其他生命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僅僅是我們目前能夠觀測的範圍,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僅僅是1250億個星系中,普普通通的一個星系;而在銀河系中,太陽僅僅是銀河系中2500億顆恆星中,普普通通的一顆恆星。既然在地球上能夠發展出生命,我們憑什麼可以那麼傲慢地說,地球文明就是如此特殊,如此獨一無二呢?即使在最苛刻的條件下,也應該能夠發展出很多文明,其中有某些文明比地球更發達。

其次,文明都有生存、以及擴張的本能衝動,只要有可能,我們會把生命足跡灑遍整個宇宙。極端一些說,在銀河系這2500億顆恆星中,只要出現一個文明,類似於地球文明,而且比我們先進100萬年,那麼在今天,我們應該可以在整個銀河系的每一個星球上,看見他們所留下的痕迹:密密麻麻的機器人在進行資源開採,宇宙中充滿著他們相互之間的溝通信息,天空布滿了到處探索的飛行器。但是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呢?

當然,這一切都是以我們人類的想法推導的。那麼這個未來對於人類來說,是不是不可想像的呢?遠遠不是,這簡直是一個我們觸手可及的未來,按照這樣的設想來寫科幻小說,連創意都談不上。

我們簡單來看一下人類走過的道路,就可以明白這一切為什麼離開我們如此的近,我們的自信來自於哪裡。

僅僅在7萬年前,人類還是一群既不強壯、也不聰明、甚至有點猥瑣的,處於食物鏈中層的普通動物罷了。很多動物甚至都不屑躲開人類,但是今天,如果沒有「離這幫人盡量遠一點」的覺悟的動物,都滅絕了。即使令後來的我們感到驕傲萬分的製作工具,使用工具當時認為逆了天的技能 -- 我們是如此地自豪,以至於一度我們把是否能夠製作和使用工具,當做人與其他動物區別的依據,直到我們發現黑猩猩也會製作工具,大象能夠熟練使用工具,我們才放棄了這種狂妄的想法。 -- 但是,當時智人打造的工具,更大的作用僅僅是為了敲開骨頭,吸食骨髓罷了。而至於為什麼我們要吃骨髓,而不是動物的肉以及內臟呢?這個問題,說起來就有點令人羞愧了。那是因為7萬年前的智人,吃肉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不被大型動物捕殺已經足夠幸運了,你還指望能反殺不成?那時候的之智人,最常做的事情,是跟在大型捕食動物背後吃一點剩下的殘羹冷炙,就像今天你在動物世界裡面看見的豺狗那樣,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麼那時候的人類還打不過豺狗,一般我們要等到豺狗吃完了才能進食,那時候能肉和內臟已經差不多吃完了,能夠敲開骨頭,也就算是人類的一點點特長了。智人的工具就是為了這個場景所製造出來的。

但是,火的使用、發達的語言系統、以及超強的溝通協作能力,使得人類跨越了認知革命這道門檻。人類開始成群結隊,在非洲、亞洲、大洋洲、美洲全面滅絕了80%當時世界上大型哺乳動物。可以簡單來說,那時候沒有及時學會躲開人類的動物群,都被人類殺光了,包括劍齒虎、長毛象、乳齒象、巨型地懶等等(這也是為什麼美洲、大洋洲的大型動物基本被屠戮一空,而非洲,亞洲的大型動物的日子要稍微好過一些。因為亞非洲的動物伴隨人類演化了數十萬年,好歹還能明白打不過就跑,但是美洲和大洋洲的大型動物,只有幾千年的時間窗口,這遠遠不足以使得一個物種學會如何與人類抗爭)。這場滅絕是地球有史以來,最為迅猛,最為徹底的物種滅絕事件,而智人也成為地球上最為致命的生物,隨著人類足跡的到來,已經有數千萬年生存時間的大型動物,紛紛在數千年里就滅絕了,雖然人類對此百般辯解,但是難以抵賴的是,人類足跡在全球蔓延的時間表,就是當地動物滅絕的時間表。和人類相比,那顆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也許真的算不了什麼。

5000年前,人類跨越了農業革命的門檻。從這時候開始,人類(可以說是地球有史以來上的所有生物)第一次具備大規模改造自身周邊環境的能力,而不僅僅只能作為是一個環境的適應者。改造環境這件事對人類來說,特別是今天的人類來說,是如此的司空見慣,以至於我們經常忽略其中的意義。那是人類第一次具備了與天斗、與地斗的能力,在此之前,人類只能和其他任何動物一樣,對於惡劣的環境,只能選擇逃避,或者適應。但是今天,人類可以改造這一切了。從這一天開始,人類開始剪斷了自己與地球母親之間的臍帶,在之後的5000年中,人類和自然離開的越來越遠,至少在心理上是這樣的。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推演了如果太陽消失,地球會發生什麼,那篇文章中的推演結果是:人類會大面積死亡,但是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將會生存下來,文明的演化進程不會受到巨大的干擾。這個觀點令我看得觸目驚心(先且不論這個推演是否正確),這說明,智人作為一個物種,已經自傲到,不僅僅認為地球對我們不是不可或缺的,甚至連太陽都是可以拋棄的一個因素。

500年前,以科學思想、蒸汽機為標誌的科學革命,徹底引爆了人類的發展速度。僅僅用了數百年,人類的發展就超過了過往幾十萬年的總和。之前各種無法想像的事情,例如越洋電話、手機、計算機、登月火箭等等都出現了。科學革命之前,人類的種種發明發現,僅僅是無意識地多次試錯以後,碰巧正確一次的產物,但是科學思想,使得人類獲得了進化的指南針,技術發展速度由此而變得令人咋舌。如果公元1000年的一個普通人,穿越到公元1500年,他並不會覺得太多的不適應,無論是吃的糧食、還是價值觀、甚至歐洲人經過了500年,依然臭到駭人聽聞的地步。但是如果一個公元1500年的人類,穿越到2000年,會變得徹底無所適從,在今天,一艘普通戰艦可以輕鬆掃平1500年的全球所有海軍,而不會有一絲擦傷;在今天,只要5艘運輸船可以抵上1500年的全球運力;在1815年,滑鐵盧勝利的消息要用2天時間才能從法國傳到僅僅隔著一個海峽的英國,雖然所有英國人都翹首以盼這個關係到國運的消息。但是今天一個普通人,可以吃著薯片,坐在沙發上,通過電視上收看著伊拉克戰爭的現場直播。在1500年,即使集中了最好的醫生以及最佳的護理條件,英國國王以後王后依然有1/3的子女無法活過20歲,從而不得不每隔幾年就陷入一次喪子之痛中,而在今天,99%以上的嬰兒可以安然度過最為危險的幼兒期。不僅如此,幾乎你所能想起來的一切,都被科學革命所改變了。如果說科學革命有什麼鮮明標誌物的話,那麼1945年在美國爆炸的核彈將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那是人類第一次擁有了毀滅自身的能力。

如果說科學革命的發展還僅僅是增強人類的視野、力量、溝通能力的話,那麼基因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的出現,徹底把人抬到了神的高度上。之前,人類能做事情的無非就像一個超市中的大媽,在自然界所陳列出來的物種面前挑挑選選,例如選擇胖一些,好奇心少一些,性格更溫順的動物保留下來罷了。但是今天我們可以創造出自然界都不可能存在的物種(例如發著熒光的小兔子、背上長著牛耳朵的老鼠等等),為生物加上自然界所不存在的特徵。

我們這一代人註定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正是在我們這一代,人類開啟了新一輪的變革,而且很有可能是前所未有重要的一次變革(其中人工智慧、基因技術將具備革命性力量,所以今天,無論你用多激進的觀點看待人工智慧和基因技術,都是不為過的,而且很可能的一個結果是,今天即使是最極端的觀點,在200年後的人類看來,還是一個缺乏足夠想像力的觀點。同樣的,在今天忽視基因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的力量,不為此預先布局,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如果說互聯網僅僅用了20年時間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結構的話,也許人工智慧以及基因工程會以更迅猛、更暴烈的方式改變著後面的20年。

在未來的歷史書中,我們會被描述成為哥倫布那樣的無所畏懼的探索者,還是如同潘多拉那樣的魯莽者,這一點在今天看起來並不好判斷。但是無論如何,不管是在開創美好未來的道路上,還是墮入地獄的過程中,唯一能夠肯定的就是:人類的進展速度在變得越來越快。

今天阻礙我們發展的障礙已經不是科學技術本身,而是技術發展的速度已經快到我們的倫理、道德、基因、本能都跟不上的問題了,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跑到我們腦袋前面去了。類似於一個掌握著核武器開關的嬰兒,今天的我們具有超強的能力,但是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不知道在未來的100年後,人類是否會被自己親手創作出來的東西所毀滅,或改變到需要改一個名字,以方便於和今天的智人相區別,但是無論如何,我絲毫不懷疑,如果給予人類100萬年的時間,人類將遍布這個銀河系。

綜合以上,黑暗森林理論做出了一個對於費米悖論的解釋(當然,僅僅是其中一種,其他還有很多解釋,大致可以分為4大類50多種),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其他外星人呢?因為所有不知道如何隱藏自己的文明,在他們向宇宙發出第一聲聲音的時候,就被毀滅了。剩下的文明,都小心翼翼地躲藏起來,因為被發現就意味著被毀滅。於是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明明遍布著文明的宇宙,表現得如同生命的荒漠。

這真是一個令人絕望的未來場景描述。當然,這個觀點,以我們人類現有的技術能力,我們無法證偽也無法證實,這僅僅是一種猜測罷了。但是,真正令我感興趣的是,黑暗森林法則同樣適用於人類,那麼為什麼人類社會沒有發展到完全的叢林法則中呢?人類反而在變得越來越和平呢?

黑暗森林法則同樣適用於人類

黑暗森林法則一樣適用於人類,而且人類也從來不是一個以和平著稱的物種,從歷史上來看,人類顯得人畜無害的那個年代,僅僅是因為能力不足,當人類獲得足夠強大的力量的時候,由偏見和冷漠所導致的殘暴,令人側目。

生存是人類演進的第一目標

為了生存,人類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為了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從400-500萬人口,增加到70億人口,人類僅僅用了幾千年時間),為了獲得競爭優勢,人類無所不用其極。

在此過程中,智人滅絕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所有人種。例如著名的歐洲尼安德克人。在今天,除了在考古化石中,我們只有在自己基因中找到些許片段,代表著這個高大、力大無窮、也許還比我們聰明那麼一點點的人種,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為了生存,人類滅絕了同時代地球上80%的大型哺乳動物,而且效率非常高。例如從北美到南美,人類只需要幾千年時間就可以征服整片大陸,殺光那些傻乎乎不知道離人類遠一點的動物。

為了生存,人類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幸福和安逸,從相對寬鬆的狩獵採集時代,進化到農業時代。為了養活10倍的人口,98%以上的人類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無論是身高還是健康狀況,農業時代的人類都無法和狩獵採集時代的智人,甚至可以比較明確地說,和傳統現象不同,和狩獵採集時代人類相比,我們現在變得更笨了,而不是更聰明了。例如脊椎和關節因為彎腰勞作而傷痛,生活的安全性越來越差(一次旱災不會導致採集狩獵時代人類的大面積死亡,但是在1950年以前,一次旱災、水災、蝗災,都足以讓人類付出數百萬條生命的代價);甚至為了保衛自己的土地、房屋、糧倉,當人類面臨挑戰的時候,一走了之的選項被完全排除在外,人們不得不為身外之物而拚死相爭,因為失去其中任何一個,基本上都意味著屍橫遍野的下場。

地球上資源總量是有限的

這一點幾乎是不言而喻的。僅僅用戰爭來說明好了。雖然人類的戰爭不完全是為了糧食、生存空間,類似於宗教戰爭等,起因也許僅僅是對於某一件事看法的不同罷了。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很多戰爭還是因為要進行資源的掠奪,要不你根本無法解釋為什麼蒙古軍隊要展開那麼血腥的征戰,而日本會賭上國運,和俄國以及清朝這樣的龐然大物抗衡。無論是甲午戰爭,還是日俄戰爭,日本遠遠談不上是必勝的,甚至可以說,當日本人慶祝勝利的時候,有一部分是類似賭徒賭贏了以後那種劫後餘生般慶幸。

當然,也正是因為以往很多戰爭是為了資源掠奪這個目的,在今天很多戰爭消失了,不是因為人類變得更加善良了,而僅僅是因為今天很多財富不是以可以掠奪的物質的方式存在的了。例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我們很容易理解,跑得了王室,還跑得了油田不成?但是如果你要入侵美國矽谷呢?你是準備把微軟公司的工程師都抓起來呢?還是準備把辦公室里的所有電腦都搬回家呢?

由於溝通的困難,使得使用暴力不僅僅是動物之間的當然選項,同樣是人類之間的首選項

人類並不是一個容易溝通,善於換位思考的物種。例如基督教徒,因為一點點觀點差異(比如,是否應該通過個人努力,而使得自己能夠升上天堂這種微不足道的差異性),就可以殺的血流成河,使得數百萬人喪命。要知道,即使普遍認為羅馬帝國殘酷迫害基督教徒,但是在數個世紀中僅僅導致數千人的死亡,還不如基督教徒之間因為小小的觀點差異性而導致的相互攻伐,在一天內造成的生命損失呢。

但是,今天人類處於最和平的年代,暴力變得越來越少,而且暴力變得越來越難被人們接受

和很多人的直觀感受不同的是,即使今天人類掌握了機槍、大炮、坦克、超視距攻擊能力等等,暴力的行為變得越來越容易實施,但是人類的暴力行為在變得越來越少。

在採集和狩獵時代(距今5000年以前),成年男性中,有25%左右死於暴力事件(戰爭或相互爭鬥)。而相比之下,即使是20世紀,我們認為發生了有史以來最為廣泛的戰爭 - 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最為血腥的種族滅絕事件 - 納粹屠殺猶太人;同時人類還掌握了最為可怕的武器 - 核武器。即使是這樣,整個20世紀,人類只有4.5%的人口死於暴力事件(包括直接與間接因為人類暴力而致死的人數,例如在戰場上被直接擊斃,算死於暴力事件;日本軍隊對於中國平民的暴行,算死於暴力事件;由於日軍封鎖和國民政府的冷漠,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導致數以百萬級的平民被餓死,也同樣算暴力事件)。而到今天,只有1.5%的人口死於戰爭、恐怖襲擊、以及謀殺,剩下的98.5%是在醫院或家中平靜死去的。普遍意義上來說,人們不必擔心自己會在家門口被鄰居打死,婦女不必擔心在去超市的路上,被另一個街區的男人在光天化日下強姦;即使是佔據了人類腦海的恐怖襲擊事件,顯然危險異常而我們又沒有太多應對措施的行為,也是如此。一個普通人在恐怖襲擊事件中罹難的風險,甚至還不如被雷劈死的概率。如果上面數字還不夠清晰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看到,交通事故所收割的人命,就超過了同一年中由於暴力而導致死亡的總人數,也就是說,至少從宏觀數字角度來說,一輛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汽車遠遠比恐怖分子的炸彈,連環殺手的電鋸危險的多。

而且我們對於暴力也變得越來越難以容忍了。例如無論是白雪公主、還是小紅帽這樣的兒童讀物中,其實都充滿著暴力的描述(吃了外婆的狼,下毒並且派遣殺手的皇后),因為那時候的人們,對這些事情是司空見慣,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今天,人們已經開始覺得,即使是想像的故事中出現的對於暴力行為、暴力語言的描述都是難以接受的。相比100年前的孩子,今天我們的孩子們在1小時內接觸到的暴力事件、語言減少了90%以上。

同樣的,當年被我們視之為「男人的氣概」的行為,例如打鬥、暴力威脅、言語侮辱等,在今天會被看做魯莽、衝動、是一種需要改進的行為,而不是當年那種所謂散發著陽剛之氣英雄行為了。在1950年,一個健身俱樂部為了吸引會員,所做宣傳的是,不要在可能到來的打鬥中吃虧。那麼今天的健身,最大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這樣會顯得更好看。(哦,對了,那種鍛煉完了,還是那種怪怪身材的人,你練錯了,那沒用的!)。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在人類演化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或者我們做對了什麼?使得我們主動放棄了最為有效的暴力手段,整個人類從黑暗森林法則中跳出來呢?

霍布斯對於暴力的起源的描述,以及相應的應對方式,打破黑暗森林的宿命

事實上,黑暗森林法則中,有兩個環節是可以推敲的,那就是:

1、猜疑鏈:既然大家都覺得對方是惡棍或者潛在的惡棍,以至於必須第一時間給予致命的打擊,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跳出猜疑鏈呢?

2、暴力是最省力的行為:黑暗森林法則,之所以傾向於使用暴力,是因為暴力容易實施,風險最低。但是如果情況不是那樣呢?

這就要從暴力的本源開始講起了。話題有點長,需要一點點耐心。

對於暴力這個話題,做出最經典的闡述的,應該是霍布斯,一個16-17世紀的哲學家,對於暴力的解釋以及破解觀點,令今天的人類都無法超越,真的是超厲害的人啊。

霍布斯認為,人類之間相互爭鬥,主要原因是以下三方面:

1、競爭:這說白了就是求利。通過戰爭,劫掠對方的妻女、牲畜、財產、土地等等,都是如此。

2、猜忌:猜忌來自於恐懼,這很類似於持槍的屋主和竊賊,由於相互的猜忌,雙方都有搶先開槍的動機,特別是打死人不用償命的情況下,那真的是比誰拔槍速度快。在猜忌的作用下,即使對方真的是善良天使,也是於事無補的,因為善意根本無法被對方所感知。這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被稱之為霍布斯陷阱

3、榮譽:別人對自己的任何冒犯,不論是一個白眼、一句嘲諷、或一次對於利益的侵害,都會引起反擊。我們把這種反擊的理由,叫做榮譽。當然,這種說法不太準確,在歷史上,人類因為一個所謂的高尚行為,而做出背離自己利益舉動的例子寥寥無幾。基於下面的表述,你會發現,所謂的榮譽,實際上更恰當的用詞是信譽。

如果要消除暴力,我們嘗試從霍布斯的理論出發,看看這三個本源是否可以打破。

在霍布斯的三個暴力本源中,競爭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畢竟我們假設任何物種,都有自我繁衍以及擴張的需求,這個需求是深深植入到基因中的。但是,基於一些我們還不是很清楚的原因,確實在人類中,存在一些人,例如佛教徒、傳教士等,他們自願放棄繁衍,而令他們做出如此的選擇,不是因為他們身邊缺少異性,或者他們如此貧困,以至於他們需要首先養活自己。當然,今天這種事情並不少見,比如丁克人群,越是在高學歷,以及高收入人群中,丁克人群比例越是高,這實在是一個很讓人困惑的事情,這意味著在由於這部分人群的存在,人類實際上在進行逆向的淘汰,更具有競爭力的基因因為丁克等因素的存在而在自我消亡;另一方面,一些其實並沒有那麼優秀的基因,反而因為他們更願意繁育後代,從而有更大的幾率被存續下來。這一點在動物界里很難找到類似行為,你不大可能找到一個黑猩猩,拼死拼活搶下了地盤和地位,然後就僅僅為了宅在那裡吃水果或遊山玩水。

第二方面,就是猜忌鏈。如何克服猜忌鏈呢?最顯然的做法,就是威懾策略:幾乎所有的威懾策略,基本原理都是三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準備充分,挺過初次打擊;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挨個解釋一下,為什麼這三句話可以破解猜忌鏈(至少理論上可以破解):

1、「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種主動的聲明,看起來很傻,因為他使得第一次打擊只能來自於對方。但是,這種聲明,使得對方不必那麼擔心你會搶先動手,相對的,自己也就沒有必要那麼著急著先下手為強了。例如今天中國和印度宣稱「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有一部分就是基於這個目的。

2、「準備充分、挺過初次打擊」:如果對方感覺,可以通過一次打擊就消滅你,那麼他有很大的動力直接下手。而如果你能扛過初次打擊,那麼攻擊者就得想一下,貿然出手會不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了。這也是美國、蘇聯把核彈藏得到處都是(裝著核彈的潛艇在大洋深處游弋、永遠有一部分核武器在天上飛來飛去、藏在深山老林里的核基地、裝載著核彈的載重汽車到處遊盪),就是為了告訴對方,只要你沒有把握一下子弄死我,我就有把握把你打回石器時代!

3、「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一點嚴格來說,就比較賴皮了。如果對方感覺,如果你遭遇打擊,但是有可能基於理性,或者所謂的善意而放棄報復,那麼他就會利用你的理性和善意,對你進行攻擊,而不必承受懲罰。例如在三體中,那個有名的聖母,為什麼三體敢於對聖母展開打擊,而不敢對羅輯展開同樣的攻擊的?原因僅僅是羅輯面臨攻擊的時候,幾乎必然會發起還擊,而聖母基於理性以及愛,會有極大概率不會發起報復行為(因為聖母覺得,這時候就算髮起反擊,也不會改變地球人的命運,被三體人還是其他亂七八糟的外星人打死沒啥區別,而且地球被三體人佔領,至少這一代地球人還是可以安享晚年的,並且可以得到一塊飛地用於延續人類文明。而如果發起報復,說不好地球人是不是會死得更快一些,因為也許第二天,一個未知星球的打擊就會到來。但是羅輯不會那麼想,羅輯的思路很簡單,只要你違反約定,我就報復,不管報復這個行為,在此時此地看起來,是否是理性的,或善良的)。在威懾戰略中,千萬不要給對方留下你軟弱可欺的錯覺,因為對方由於錯誤的判斷而發起攻擊,你又難得一次地強硬起來,反而會把雙方都推入萬劫難復的境地中。基於這樣的理解,你也許就可以明白,在猜疑鏈下,為什麼人類會對於一些很小的事情,例如一個白眼,一句嘲諷,一個冷笑都視為對自己的冒犯,並且發起反擊。當然,我們把這種發起反擊的理由,稱之為「榮譽感」(這個說法還真的是挺榮譽的),但是,也許稱之為「信譽」會更接近現實。

這種猜疑鏈下的應對方式,會形成一種恐怖均衡。在1945年到1982年,蘇聯和美國之間類似於相互確保摧毀等核戰略,就是這種恐怖均衡的經典範例。但是這種恐怖均衡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崩潰導致萬劫不復的境地(例如古巴導彈危機,真的很有可能,人類在那一天把自己搞死,為了所謂榮譽感或者說信譽)。這也是為什麼至少在1982年以前,科學家甚至認為,在這種狀態下,人類延續超過100年,都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之所以這是一種脆弱的平衡,原因是如下的兩點:

1、循環加碼:任何一方都必須對對方的任何失敬行為加以反擊,以維護自己的信譽(或者說榮譽)。而這種反擊會激起對方的下一次攻擊行為,因為在對方看起來,冒犯的人是你。於是,也許一個很小的起因,經過這樣的層層加碼,就會導致全體人類滅絕的結果。

類似的情況,我們在1962年古巴危機中可見一斑。1959年,古巴獨立,由於各種機緣巧合,古巴脫離了美國的控制。同時,1959年,美國在土耳其以及義大利部署的彈道導彈,使得蘇聯感覺受到了威脅,蘇聯也在尋求報復的機會。

1961年,美國斷絕和古巴的外交關係,開始在經濟上制裁古巴,美國甚至做到資助古巴反政府武裝,轟炸古巴,並使用僱傭兵在古巴登陸。雖然最後古巴反政府力量並沒有成功,但是使得古巴覺得局勢已經壞到必須出手了。為了自己的生存,古巴開始謀求蘇聯實質性的幫助。赫魯曉夫決定一步到位,玩個大個,在美國後院放一個導彈基地 -- 將導彈運進古巴。到1962年9月,蘇聯宣布為古巴提供軍事專家和武器的時候,部署導彈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而事實上,蘇聯人之所以承認這件事,是因為1962年8月份,美國人發現了蘇聯部署在古巴的導彈基地,在此之前,蘇聯人在公開以及私人場合下,都是不承認這件事的。

到了1962年10月份,美國總統肯尼迪在確認蘇聯的行為以後,決定做出強硬姿態,讓蘇聯人認識到美國不惜一戰的決心。於是美國人武裝封鎖古巴。導彈危機的高潮是10月28日,在那一天,肯尼迪總統已經決定如果在29日得不到蘇聯的答覆,那麼美國就會在29日或30日轟炸蘇聯的導彈設施,然後入侵古巴。在這個關鍵時刻,赫魯曉夫退讓了,在10月29日發表聲明,撤出部署在古巴的核武器。並且沒有要求美國對應地撤走部署在義大利以及土耳其的中程彈道導彈。直到11月11日,蘇聯撤走了全部的42枚導彈。一場人類歷史上最為危險的危機過去了。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隨著層層加碼,一個不敬的姿態,會被理解成為迫在眉睫的攻擊。事實上,當時美蘇兩國都具有大量洲際彈道導彈,增加一個導彈基地,又能多幾顆彈頭打到美國或蘇聯本土呢?但是,這種對於冒犯行為必須做出強硬姿態的局面,使得雙方的交互就是層層加碼式的正反饋,會迅速把所有人拖入災難的深淵。

在此過程中,作為被當做砝碼放在天平上,無力改變自己命運的普通人來說,我們應該感謝那個在最後關頭服軟的人,就像三體中的聖母、以及古巴危機中的赫魯曉夫。如果說,在《三體》中,三體人留給人類的生活實在不夠美好(由於糧食、住宿、藥物的缺乏,使得大批人類像蟲子一樣死去),以至於哪怕拚死一搏,求得濺對方一身血也是可以接受的話;那麼至少在古巴危機中,作為普通大眾,真的沒有多少意願,為了身邊有一個導彈基地,就願意今天就和對方數以億計的平民同時去死的。

如果說層層加碼式的恐怖威懾已經足夠危險的話,那麼實際上還有一個因素,使得整個局面變得更加惡劣。那就是所謂的「自利偏差」。我們會認為自己的反擊都是正當防衛,而對方的暴力行為都是無端挑釁。於是,在正義感的驅使下,人類往往做出很不理智的舉動。

講到這裡,岔開一點點話題,人類的正義感,真的很可怕,具有正義感的人,往往自認為掌握了真理,在正義感以及真理力量的驅使下,能夠做出最令人膽寒的殘暴舉動。我們以宗教來舉例子說明吧。

人類的宗教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採集和狩獵時期,人類普遍信仰泛神論。也就是說,人們普遍相信哪怕是一隻小鹿、一棵大樹、一片湍急的溪流都有其神靈。這些神靈和我們並沒有區別,他們也不是為了我們人類而存在的,也不是永遠正確,永遠偉大的,於是我們就可以和他們做一些交易,例如用一些貢品來換取他對於我們的保佑。在那時候,人類也沒有意願為那麼多神靈去維護什麼尊嚴,比如一個部落相信臭鼬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也不會強迫數百公里外的另一個部落也必須把臭鼬供奉起來。也就是說,信奉泛神論的人類沒有意願去傳教,也沒有多大動力,去逼迫別人去改變信仰,並且威脅他說,如果不信仰某個神靈,就得下地獄。

宗教的第二個階段是多神論,典型的就是羅馬帝國。羅馬帝國信仰多個神靈,比如主管戰爭的阿瑞斯、主管愛情的維納斯等等。信仰多神論的羅馬帝國也沒有多少意願逼迫被征服的民族,必須改變自己的信仰,對自己的神進行膜拜。甚至僅僅為了統治方便,羅馬帝國可以把異教徒的神也搬入自己的神殿,一起供奉。要說羅馬帝國為什麼會迫害基督教徒,這更多不是因為羅馬帝國的殘暴,而僅僅是基督教徒的偏執。羅馬帝國並不反對基督教徒的信仰,但是僅僅希望他們能夠給自己的神,自己的皇帝同樣的尊重,但是基督教徒拒絕了,這在羅馬看起來,已經不是什麼宗教信仰問題了,而是統治權威問題了。基於此,羅馬帝國展開了數次對於基督教徒的迫害。

再後來,就是一神論,典型的就是基督教。和之前的多神論有明顯區別的是,一神論的教徒更容易相信自己掌握了真理。一個感覺自己掌握真理的人,會忍不住進行傳教,並且使用最殘暴的方式去糾正別人的信仰偏差。而且,這種殘暴行為,還真不是因為這些人有虐待狂的天賦才發生的,而是因為在基督教徒看起來,這種行為本身是合乎理性的。如果你相信一個不信仰上帝的人,就會墮入地獄,那麼即使用再殘忍的手段去對待異教徒,都是合理的,因為也許這種殘忍手段可以警戒其他人不要落入陷阱呢,或者更好一點的結果是,也許就是因為這種殘忍的行為,使得異教徒在最後時刻走回了正途呢?畢竟相對於永世墮入地獄,幾個小時乃至幾天的酷刑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正是由於真理在手的自信心,使得各種殘暴假借正義之名發生著,更為可怕的是,當事人甚至不覺得需要為了這種殘暴的行為而感到哪怕那麼一點點內疚,也不覺得有必要去隱瞞殘暴行為曾經發生過。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堅信正義在自己這一邊。所以,當我們對一件事抱有極端自信,自認為掌握了真理的時候,最好還是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聽聽別人的想法,即使你不同意,也至少容忍別人可以抱有和你不同的想法,並認同他們有權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即使在你看來,他們的這種生活方式,幾乎必然導致向深淵的墮落。

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如果我們可以設計一種制度,破解暴力的源頭,使得人們沒有那麼嚴重的先下手為強的動力,而且如果能夠打破猜疑鏈,那麼也許這就是人類走出黑暗森林困境的方式了。

也許是利維坦,幫助人類走出了黑暗森林

利維坦簡單來說,就是君主制、或者其他任何名義的,壟斷武力使用權的政府權威。

為什麼利維坦可以化解恐怖均衡呢?這是因為如下的幾個原因:

1、任何暴力行為,都有3個利益相關人員,侵犯者、受害者和旁觀者。侵犯者希望能夠攻擊受害者(不管是出於獲利的目的,還是處於榮譽的目的);受害者想要進行報復;而第三方則希望經量減少兩者的暴力所造成的連帶傷害。所以,從動機角度來說,壟斷了武力使用權的第三方,是有抑制雙方暴力的動機的。吶,這下你明白,所謂和稀泥不是中國行政所特有的屬性了吧,實際上沒有其他因素的糾偏,所有行政力量都會傾向於和稀泥,說白了,第三方僅僅希望你們不要打了,至少不要打得那麼兇殘了,至於誰付出多一點代價,那真的是「關我屁事」啊。當然了,第三方不會真的那麼說,往往替代的說法是:大局為重、同一個夢想之類的說法,但是如果牽扯到自己真金白銀的損失,如果真的相信這種觀點的,實際上往往會給你的對手留下一個印象:下次還可以再那麼欺負你一下,反正最後你也會大局為重嘛。

2、由於暴力的使用被壟斷,所以,所謂先下手為強就不存在了。你連用於復仇的工具都沒有了,還拿什麼去先下手把對方置於死地呢?同時,由於任何一方都沒有能力發起先發制人的攻擊,所以雙方那麼劍拔弩張,隨時準備出手的緊張感就不存在了。

3、利益無關的第三方,不至於被盲目的排他性所迷惑,這種排他性,使得大家都認為對方是陰險惡毒的,而自己如同冰雪般純潔。所以,你也可以理解,就算你用自己一生的信用做擔保,說自己如何純潔如冰雪,善良如天使,其實也沒啥大用的,甚至警察真的是懶得聽的。

如果利維坦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麼是否可以得到歷史的驗證呢?確實是可以的。

從歷史進程來看,人類幾乎一直生活在無政府狀態下,直到5000年前,人類進入到農業時代開始,才第一次聚居下來,形成城邦,建立政府。而正是在這個階段,人類的暴力行為開始急劇下降 -- 預計下降了90%左右。而且這個結論即使在今天,依然是有效的,就個人的安全性,在歐洲權力組織比較嚴密的國家中,個人的被暴力侵害的概率要比非洲這樣比較鬆散的國家組織中要安全得多。

當然,利維坦也許給人的感覺並不好。例如,當暴力的使用被壟斷以後,使得任何個體都缺乏足夠的反擊能力,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這個公平公正的第三方。但是,我們不得不問一句:如果和我們衝突的,恰恰是這個所謂公平公正的第三方呢,那我們不是處於完全被動挨打的局面嗎?畢竟構成第三方力量的,都是一個一個和我們一樣人,他們也有自己的訴求啊。再或者,我們當然可以理解,和我們爭鬥的人並沒有那麼邪惡,我們自己也沒有那麼純潔無瑕,但是我們憑什麼認為那個所謂的第三方,就一定那麼公正無私、冰清玉潔呢?如果不是呢?

是的,這些質疑都是對的,問題依然存在,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一點,從整體的層面來看,利維坦確實扎紮實實降低了人類暴力肆孽的情況。在今天,一個人碰到不法侵害,首先想到的是求助於國家暴力機構以及法律,而不是自己抄起刀子去復仇。但是,從某一些個體的層面來說,利維坦確實使得一些個體,在遭到國家組織的不公待遇的時候,甚至被剝奪了反抗的可能,從而處於屈辱和極度鬱悶中,而這些迫害,即使在今天並不罕見。但是如果從物種利益的角度來說,利維坦還是幫助人類走出了那個令人膽寒的黑暗森林。

那麼利維坦為什麼會出現?人們憑什麼相信利維坦可以幫助我們?也許最開始是暴力、是謊言(例如你們把多餘的糧食交給我,我組織一幫能打的人來保護你,哎,說實話,我有時候真的分不清在起源階段,黑社會和國家組織之間的區別,這種說法和黑社會收保護費有什麼區別嘛),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但是無論如何,這種制度成為了人類共同的願景,一種基於信任的共同願景。如果說人類和其他動物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答案也許是:我們會去相信一些,原本不存在,只是存在於我們共同想像中的概念,例如有限責任公司,例如國家,例如民族主義,例如貨幣,例如宗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峰小窩 的精彩文章:

TAG:海峰小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