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痴呆症,你的孩子可能離它並不遙遠
隨著科技進步,家長們也許為了聯繫方便,也許經不起孩子的軟磨硬泡,紛紛給孩子配備了手機。
孰不知這是給了孩子一個帶毒的「蘋果」——手機是一個魔性的東西,容易讓人著迷。
現在不光是大人們離不開手機,如今甚至連小孩也離不開手機。
在地鐵上、公交上,隨處可見一些小孩拿著手機低頭專註的玩手機、打遊戲。
這些誘惑力往往會使孩子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導致一個個必然惡果。
先來看一組「驚人」數據↓↓↓
孩子連續看20分鐘投影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3秒(淚膜破裂時間其正常值為15-45秒,少於10秒為病態)
●平均每分鐘眨眼12.67次
孩子連續玩20分鐘手機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
孩子連續玩20分鐘平板電腦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
孩子連續看20分鐘液晶電視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7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9次
(以上數據來源於人民網)
—1—
全球兒童網民數以萬計
網路正在一點點地不斷侵蝕他們的身心
長期沉迷玩手機不僅對身體有害,對心理健康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此時,有人提出了「數字痴呆症」的概念。
現代人電子產品不離手,但過分依賴或會導致記憶力衰退,韓國更將此問題稱為「數字痴呆症」,當中以大腦仍在發育的青少年最受影響。
近年患記憶障礙的青少年增加,有中學生記不住家門密碼,要查看手機才能進門。
2004年,「數字痴呆症」首次載入韓國國立語言學院新造詞資料集。不同於醫學上指稱腦細胞被破壞等原因發生的疾病「痴呆症」,「數字痴呆症」被分為社會產物,而不屬於疾病。
德國頂尖腦神經學家和醫生,哈佛大學教授Spitzer的著作《數字痴呆化,數字化社會如何扼殺我們孩子的腦力》,這是史上第一本由頂級學者所寫的關於數字化對於人類認知危害的書,也是一本全世界範圍的暢銷書。
從辯證性思維的角度來講,如今的孩子,就是出生在數字時代的純血原住民,對於在他們身上和腦里可能發生的危害,沒有任何前車之鑒,所以,必須更謹慎。
身體上的變化、問題還可以迅速覺察找到解決方法,那麼,如果這些危害是出現在大腦神經,認知發展,思維模式和精神狀態上呢?
我們就無法很快找到元兇,可能要到很多年後大面積的危害爆發,我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但那時候受害者的人生已經無法挽回。
—2—
數字痴呆化逐漸明顯增加
痴呆,往往比網癮還要恐怖
然而,手機、iPad已經成為不少爸爸媽媽在快節奏生活中打發孩子的最佳武器。
德國是高富裕程度的國家,對iPad使用的普及比中國更早更快,青少年日均上網時間已經達到7.5小時,首次超過了睡眠時間。
近年問題越發顯現出來:小學入學新生有多動症、易暴怒亂髮脾氣、提筆忘字、做題粗心、記憶力差、詞不達意、協調性差、粘人、孤僻等等種種問題,都比移動時代之前的孩子有了明顯的增加。
大量的低齡期不適當的玩電子產品造成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障礙病例(感覺統合失調症)湧現出來,這不能不說是給中國家長敲了一記警鐘——孩子玩傻了。
△Spitzer看到的是數字痴呆化對一個人整個人生的影響。
從上圖可以看出:以Spitzer教授的比喻,早年的智力建設就像發射炮彈一樣,發射得越高,人生的軌跡越長;反之越短。
對智力建設有幫助的行為包括:雙語、大量的體驗式學習、體育音樂文化等等。對應的結果是孩子能獲得更好的教育,擁有有意義的工作,幸福家庭,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最後度過健康充實的老年。
對智力建設沒有幫助的行為包括:電視、電玩、網遊、網路依賴。在學習中表現為各種學習障礙和自我管理問題(思維能力和意志)。到了中年晚年,就會導致失業,生病,破產,孤獨,抑鬱甚至早死。
關於電子產品的危害以及相關問題,網友們熱議不斷。
△有人認為,孩子沉迷手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陪伴的缺失
△有人則細數出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危害
△有人「一針見血」指出,電子產品連成年人都難以抵抗
可見,電子產品的危害不是一時的,確確實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3—
請嚴格限制孩子玩電子產品
數字化時代的確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針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孩子「約法三章」: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
跟孩子「約法三章」的好處是什麼呢?
它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對他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有更強的執行動力。
在和孩子「約法三章」時,要注意四點: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
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
※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麼。
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
※要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讓孩子和家長時時刻刻可以看到。
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與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約法三章」的 「約」字。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盡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美華人科學家取得突破!只需移除單一酶,或徹底逆轉並治癒老年痴呆!
※老婆去城裡被車撞成痴呆,我選擇離婚,一年後再次看到她我傻眼
TAG:痴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