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龔賢 《群峰石潭圖》

清龔賢 《群峰石潭圖》

【名稱】群峰石潭圖

【年代】清

【作者】龔賢

【現狀】2010年6月 保利5周年春拍

【成交價】RMB 8,736,000

【尺寸】171 x 48 cm

【材質】水墨 綾本

清 龔賢 《群峰石潭圖》

此件藏品是龔賢畫於1686年的一件「黑龔」精品,龔賢時年68歲。其「黑龔」已超出傳統山水畫的筆墨形式和意境藩籬。故其自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某種意義上,傳統山水畫用墨最忌憚濃墨和重墨,而龔賢反覆皴染七八次的積墨方式使畫面達到前所未有的烏黑潤澤。龔賢喜歡以紙本作畫,宣紙的潔白與墨的烏黑造成強烈的黑白對比。畫面留白處,就是紙張自身的顏色,有著神秘的光感和氣感,留下許多不確定的感受空間,既可以是黃昏、正午或者早晨山林反光的效果,也可以是霧氣、雲煙、水、雨或雪,或單純的空白。

清 龔賢 《群峰石潭圖》局部

題識:度越群峰有石潭,瀑泉隱隱發幽光。人家更住青天上,搖曳雞鳴春日長。丙寅(1686年)冬龔賢畫並題。

鈐印:龔賢、鐘山野老

鑒藏印:哈麐私印、宮子行同弟玉父寶之

清 龔賢 《群峰石潭圖》局部

龔賢的山水多是情緒或情調的發抒,蘊藉著畫家深邃的感情,隨著情調變動而流動。墨色的淋漓及留白,是江南的潮濕蒼茫的生命體驗。但他沒有走向「傷懷」、「惆悵」,而明朗、蘊藉。他多畫夏天,樹木的繁盛更能體現出墨塊的粗獷和張揚,遠遠超出了乾枯和空寒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人物是不存在的,只剩下單純的物,空房子但卻沒有人去樓空的慨嘆。

清 龔賢 《群峰石潭圖》局部

清 龔賢 《群峰石潭圖》局部

作者簡介:

龔賢 (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畫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豈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崑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他與同時活躍於金陵地區的畫家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並稱"金陵八家";與清初著名詩書畫家呂潛並稱"天下二半"(龔賢,字半千;呂潛,號半隱)。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

龔賢是位既注重傳統筆墨又注重師法造化的山水畫家。其創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畫法為基礎,以宋初北方畫派的筆墨為主體,參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吳鎮及沈周等人的筆風墨韻,同時結合自己對自然山水的觀察和感受,形成了渾樸中見秀逸的積墨法,不同於清初以王時敏為首的"四王"所倡導的筆筆有古意的創作格法。作品多寫金陵山水,長於用墨。

龔賢的山水畫非常重視構圖。他的畫視野開闊,氣象萬千。他的"三遠"構圖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他往往提高視線的角度,"平遠"構圖,多採取俯視角度,這樣,視野開闊,平淡中倍增飄渺的感覺。尺幅之中,山河無盡。作"高遠"構圖,也是如此,先俯視,爾後眼光往上作仰視,真有下攬深谷、上突危峰的氣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畫一般很"滿",但"滿"而不塞,常常用雲帶、流水作為空白透氣。從整個畫面來說,很有氣韻。這才是龔賢的筆、墨、丘壑渾然一體的韻,從而創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畫。他是當之無愧的"金陵畫派"的首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宗雅文化 的精彩文章:

清高其佩 《桃花白頭圖》
清高奇峰 《丹崗棲鳳》

TAG:宗雅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