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文化的傳承——美麗的漢字

中華文化的傳承——美麗的漢字

歷史上有過這樣一個場景,黃帝傳史官倉頡(jié),在大殿上,黃帝問倉頡:「倉頡啊,我覺得我們需要革新一下我們記錄歷史的方式,你有什麼想法嗎?」。倉頡說「古人通過觀察天上星星的變化,烏龜背上的紋路,雀鳥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樣子,將這些用有顏色的石頭畫下來,告訴人們這是山,那是河流。但是這種方式太過繁瑣和複雜,且不易保存和搬運,如果把它們都用線條畫下來怎麼樣?」。黃帝看了看身前的倉頡,說道「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兒」。就這樣,在倉頡自己的建議下,倉頡自己發明了文字。

(本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有想仔細了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百度《說文解字》)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使用人數最多,空間範圍最廣的文字之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見證者,是中華文化最為絢麗多彩的部分。

漢字演變過程

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出現在商朝早期,是巫師用於占卜的工具。甲骨文是一種成熟而系統的文字,奠定了後世漢字發展的基礎。

秦國統一六國之後便實施了「書同文」的政策,原本齊國的文字各不相同,丞相李斯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制定出小篆,小篆使得漢字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

此後,由於隸書、楷書的發展,漢字的筆形,筆畫數和筆順也進一步得到規範和固定,漢字漸成方形。值得一提的是,楷書自誕生一千多年以來,一直是漢字的標準。

楷書分大小楷,大楷端莊雄偉,小楷端莊秀麗。(上圖為大楷,下圖為小楷)

草書有十大家,他們的作品同樣是書法藝術的巔峰,被稱為「草聖」的張芷,其作品「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張芝的書法表現了草書應該有的樣子。

在行書作品的世界裡,最為知名當屬「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通篇筆勢縱橫,點畫相映,變化無窮,似有神助。行書起伏多變節奏感強,布局錯落有致、渾然天成。

漢字

簡簡單單的橫、撇、豎、捺,通過漢字的形式整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件藝術品,可見漢字的強大魅力,這世界有共同的音樂、共同的繪畫、共同的科學,然而唯獨沒有共同的書法,這是漢字給予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文字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漢字恰巧可以給予藝術之靈感。漢字之美,天下公知!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載體,倘若有一天無一人知曉,無一人使用,該是何等悲哀!所以,新世紀的少年們,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華子女責無旁貸!!!

文化

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愛的綻放,情的述說
易烊千璽跟香奈兒2018年深度合作;吳亦凡成為超級碗推廣大使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