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邊是大權在握,一邊是失去生命,他的選擇讓人感動

一邊是大權在握,一邊是失去生命,他的選擇讓人感動


記在詩經里的二個人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這是《詩經 衛風》之中,名曰「二子乘舟」的一首詩,詩中所言的「二子」據說是衛宣公的兩個兒子公子壽與世子伋子。(左傳寫得是急子,史記寫的是伋子)

荒唐的父親

伋子作為衛國的世子到了當婚之時,衛宣公就從齊國給伋子說了一門親事,齊僖公欣然同意,將自己的女兒宣姜嫁給伋子。多美好的開始呀,可惜也僅僅是美好的開始,因為內心的慾望,後面就發生了一系列事情,終於造成不可收拾的結果。

宣姜一到衛國,這衛宣公打眼一看,《左傳》說「而美」,於是「公取之」,意思是說,哦呀,太美了呀。於是衛宣公把宣姜給娶了。這下,原來的親家公變成了女婿,荒唐極了。

《史記》上寫得差不多。「右公子為太子取齊女,未入室,而宣公見所欲為太子婦者好,說而自取之,更為太子取他女。」此處「說」同「悅」,一看太子婦好,就自己娶了,然後讓太子另外娶他女,荒唐。

宣姜和衛宣公也算是琴瑟和諧,先後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是公子壽,一個是公子朔。

這宣姜來自於齊國,那是有實力的大國,當然野心大呀。她想,自己的兒子如果不能成為今後的衛國之主,那麼豈不太憋屈?

於是,宣姜就和小兒子朔開始行動了。《左傳》上寫道,「宣姜與公子朔構急子。」然後,「公使諸齊,使盜待諸莘,將殺之。」意思就是說,宣姜對於這個差點成為自己丈夫的人,和小兒子一起構陷——挖了一個坑讓伋子掉進去了。隨後宣公就讓自己的兒子去出使齊國,然後讓強盜在路上進行截殺。

一個為了兒子能殺死差點成為自己丈夫的女人、一個可以幹掉自己兒子的父親、還有一個可以助紂為虐的同父異母的弟弟,這是怎樣的一種黑暗呀。

想一想那個《冰與火之歌》裡面的那些情節,怎麼可以與近三千年前的春秋古人相比呢?

黑暗中的人性火花

然而,在這麼一片深沉的黑暗之中,還是有一點人性的火光在閃耀,也正是這麼一點亮光,讓人們能夠看清黑暗的黑暗,在冰冷之中有一點點安慰與希望。

這點小火花,就是伋子的同父異母的另一個兄弟——公子壽。且推算一下,一開始宣姜應該是和公子壽商量要去辦伋子的,畢竟伋子死了,按年齡排序,應該是壽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但從後面的行動上來看,壽肯定是拒絕了。

公子壽還是知道了弟弟和母親的策劃,他知道伋子這一去,肯定是有去無回。他怎麼辦呢?他只要不作為,他肯定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當一國之主的誘惑夠大嗎?

公子壽沒有猶豫,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了伋子,希望伋子不要去。伋子內心也是絕望了,他淡淡地說:「放棄父親的命令,那還要我這個兒子有什麼用呢?」

好吧,既然勸不住慷慨赴死的你,那就讓我祝你一杯遠行的酒。公子壽麵對著遠行的兄長,一杯又一杯地敬著酒。伋子想著去國離家再無回頭。作父親的沒有父親的樣子,作母親的一味要讓自己早點消失,生亦何苦死亦何哀?作為兒子就盡這最後一次本分吧。希望這一醉能化解千般的愁,用酒啊去沖淡這滿懷的憤懣吧,讓這沉醉中的軀體去迎接刀箭加身的那一刻吧。

伋子醉了,顯示使者身份的白旄也被棄之一旁。

公子壽將哥哥放置好之後,又靜靜地看了一會兒醉中的兄長。「就此告別吧,兄長。既然一定要有人死,那就讓我去吧,就用我的生命換回哥哥的生命吧。就讓我的血去驚醒那冷血的父親和沉迷於權力的母親吧。」

公子壽拿起白旄,他知道那是計劃中的核心,強盜會把持白旄的人當作必殺的目標,那是他們的父親親自下得命令。

強盜得手了,還沒有來得及離去,伋子就趕到了事發現場,可惜弟弟已經死了。

「你們應該殺得是我!來吧,殺掉了我,你們才能復命!否則你們殺掉了公子壽,也難逃一死。來吧,殺掉我吧。」

於是,計劃的策劃者收到了額外的收穫,本來想殺掉一個兒子,現在是兩個。整件事情的最大的受益者成了公子朔,他最終成為了太子,隨後,成為了衛惠公。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句話有的時候,是要有鮮血和生命來證明的。公子壽雖然沒有一個好父親,但他在一邊成為世子,一邊失去生命的選擇面前,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也感動了我們這些讀歷史的人。

讀歷史有時讓人覺得非常殘酷,但也有一些時刻讓人覺得非常溫暖。歷史總是將帝王將相記載的非常多,是因為他們總是處在極大的誘惑之下,如何教育孩子們正確認識誘惑,將一些親情與道義抬升起來,凌駕於誘惑之上,才是歷史應該告訴我們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Bore 的精彩文章:

把孩子寵壞的4個標準,想把孩子養成害就這麼來

TAG:般若B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