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九問網友們 健康信息傳播不需要底線會傷害誰

九問網友們 健康信息傳播不需要底線會傷害誰

1.

我的第八問發出後,有一位媒體同行在食葯總局的媒體交流群中這樣告訴我:「否定阿膠功效的文章又多又早,你還可以繼續往前追。」

我這樣回答:「我覺得有些說詞必須有底線,這個是所有進入傳播的內容必須有的專業準則以及公共原則。」

2.

另一位在另一個知名科普網站上工作的網路同行在我的朋友圈上留言:「繞來繞去,療效數據呢?」

本人的回復是:「可以質疑,但是,不等於否定。」

其實,這個是技術態度或者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問題。

3.

「春雨健康科普」客戶端在2018-02-27 登載了鍾凱 博士《衛計委為阿膠事件道歉,難道阿膠的療效真的毋庸置疑?》

這位來自國家疾控中心的的博士,從史籍到現代醫學有效性檢測、到藥物一致性等很嚴謹表述角度,質疑中國中藥協會房書亭會長的「阿膠療效毋庸置疑」觀點。

本人對此文的評價是:【又是科普段子手傑作】文中有幾句比較經典的質問:

不過,我感到奇怪的是,中醫學界不是一直強調「不能用西醫理論評價中醫」嘛,怎麼在西方醫學雜誌發篇論文就興奮的聲稱「阿膠的現代藥理研究被國際社會接受」?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毛嘉凌教授認為:

」該文,提出的一些質疑,需要中醫藥界回答。不要簡單、憤怒地面對反中醫人士。

他們對中醫藥的質疑和否定,其實是為中醫藥提供了多樣性的思考話題。

因此,回復質疑和否定,不僅有利於促使中醫藥多向思考和深刻反思,而且還有利於中醫藥自身學術水平的提高,何樂不為呢?」

本人很支持毛老師的觀點。

4.

回歸主題,當大健康時代到來時,我們每一個人每天接觸到的信息,不僅是數字化的,而且更多的是自已和親朋戚友的信息迷茫,尤其是事關【人命關天】的健康信息判讀,這應該是一個公共大問題。

這個問題的本質涉及到我們每個人的健康行為判斷。用我們健康媒體從業者接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培訓時的要求,就是要用嚴謹的、專業的態度,傳播合理用藥系統、全面的信息。

然而,現實問題是:

商業過渡消費消費者,正在引發全社會反感,典型的例子是「神葯」一詞的出現,它不僅僅指中藥(例如:阿膠、三七、安宮牛黃丸等),也指西藥(例如:阿西司林、眼藥水等)。

因此,本人寫這個系列,只是從一個有醫學(本人是有7年獸醫臨床經驗的獸醫第二代和中醫第三代)背景的媒體從業者角度,看到了阿膠功效事件它所代表的社會責任缺失,包括:

~主管健康信息機構的不作為、監管缺失;

~醫藥廣告發布主管部門長期監管不到位,處罰結果不全部公示;

~行業協會的代言角色缺位;

~製造業、商業機構超過《國家藥典》《藥品說明書》及《廣告法》許可範圍的誇張、過度宣傳。

~ 專業醫生、藥師表達不夠,假醫務工作者常常現身傳播圈「佈道」而不被揭露。。。。

這些東西,將可能嚴重地違背【合理用藥】這個基本的醫學(西醫藥、中醫藥、獸醫)臨床的原則,這可能給我們每一個人造成一個潛在風險,那就是【葯源性疾病】可能陸續出現。

在本文最後,本人呼籲:

全社會應該行動起來,為公眾大健康信息的合規化、為對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服務!

瀋陽(sz1961sy)

2018年2月28日 7時20分寫於北京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