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的國際突破:翻新與承認

中國的國際突破:翻新與承認

過去,很多人認為中國十分閉塞,與世界隔離開來,實際上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聯繫非常緊密。但是在世界舞台上,尤其是現代舞台,中國的重要性並未十分凸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前30年的發展中,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改革開放後,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中國提出了「四個現代化」,但其中卻並未提及外交,中國的開放更多考慮的是國內的發展。在過去的40年中,中國對外交政策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國內改革的重視程度,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很強,但是卻沒有完全融入國際舞台。中國過去的改革一直傾向於內部的改革,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中國在國際舞台上開始扮演全新的角色。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提到中國的國際實力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的確,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融入國際舞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更多認可。

中國外交政策的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中國的現代歷史開始之前,那時的中國被排斥在國際事務之外,世界對中國不了解,中國對於世界也知之甚少。中國被孤立的原因十分複雜,但經濟的自給自足是其中之一,中國不需要其他國家提供的商品。另外一個原因是安全問題,當然還有意識形態的關係。那時,中國的統治者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國家應該來學習中國的價值、文化等等,而不是中國跑到外面去學。在歷史上,尤其是19世紀中葉,中國也經歷過向外走的過程,但是很快就停下來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時中國的商品是雙向流動的,但是發揮中間橋樑作用的並不是中國人自己,而是其他人。例如,16世紀晚期,歐洲耶穌教會傳教士相繼來華,他們把中國的概念傳到歐洲。而在之後的工業革命中,中國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變得越來越固步自封。中華民國建立起來以後,儘管其與59個國家都有外交關係,而且還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是在世界舞台上發揮的作用依然很小,處於被邊緣化的境地。

第二階段,就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那時聯合國96%的成員國仍然拒絕中國,中國只得到了蘇聯及相關國家的承認。但是中國和這些國家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有量無質,換句話說,這些國家承認中國,但是沒有太多的內容。20世紀60年代之後,中國的外交關係才開始慢慢地增加,包括和第三世界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到了1979年之後,中國又重新回到世界舞台。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第三階段,中國開始逐漸被國際社會接納,但是仍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隨著中蘇之間關係的惡化,以及中美關係的緩和,中國開始邁出走進國際舞台的第一步。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對外關係取得了重大發展,十年之內,大約有70個國家承認了中國。1979年1月-10月,有31個國家承認了中國;10月-12月,又有多個國家承認了中國。中國同時也加入了多個國際組織,但由於缺乏自信並且缺乏對國際局勢的了解,中國並未發揮十分活躍的作用,只參與了少量的工作。

第四階段,中國開始真正成為國際舞台的重要一員。1979年1月的中美正式建交僅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變化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初,海灣戰爭開始的時候,那時美國第一次需要中國的支持。當今,世界很多重要的危機事件沒有中國的參與是無法解決的,例如朝核問題、伊朗問題,但是中國所發揮的作用仍然不夠。

中國國際地位的突破源於全球影響力的加強

中國的崛起並不完全得益於自身單方面的努力,而是一個多邊行動的結果。所以中國現在的全球角色和擔當亟需得到世界的認可。現實的情況是,中國現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部分認可,但卻不是完全意義的認可,而是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應當在國際社會中發揮一定作用。真正的認可是一種接受,是中國成為在國際社會中有充分理由發揮作用的國家。這裡用的是卡爾·馬克思的理論框架,擁有一樣東西和具有這個東西的所有權,可能我們覺得並沒有什麼差別,但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擁有某種東西而沒有它的所有權,這裡所謂的擁有就不是絕對的、最終的,也是得不到保護的。而擁有所有權則不同,所有權取決於多邊的認可,例如說某樣東西是自己的,並不是因為自己這麼說,而是大家都同意這個說法。因此,所有權不是私人的,它是一種社會關係,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其他實體的認可,以及國際社會的認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像是一個社會,它有不同的團體、不同的等級,某些國家就像以前的中國一樣,是被排斥在外的一部分。國際社會中有不同身份的不同群體,而所謂的認可並不是一個國家正式認可另一個國家是什麼等級,這只是一種形式,而非認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真正的認可是以平等的身份和充分的理由來參與國際事務。

1971年中國加入聯合國首先是在技術意義上獲得了國際社會成員的認可,然後從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中國又在外交層面上被其他國家認可為國際社會中的合法成員。這一中國國際地位的突破,源於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全球影響力的加強,以及積极參与世界事務的努力。

「一帶一路」是中國外交理念變化的最佳體現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現階段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外交政策過去幾年發生變化的一個最佳體現。在人類歷史上,思想、宗教、教義和意識形態的流動一般都是自西向東,但是今天的中國可以提出一個不同於西方的模式。國際社會現在承認中國的地位,也意識到中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且明白中國可以提出一個不同的模式。雖然十九大報告中,中國說不會輸出自己的模式,也不會要求其他國家採取中國的做法,但是其他國家還是會選用中國的這種模式。因此,「一帶一路」倡議未來如果真的能實現,將會是歷史上一次偉大的創舉,是東方的價值理念、意識形態及發展模式向西方傳達的歷史性事件。

(本文系作者在第七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的發言,根據速記稿整理,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零下35攝氏度的暖心哨所
英拉兄妹海外活動頻繁 泰總理:他們去哪我不關注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