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人物思想的火花遠比情節有趣!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七分真三分假更是增添了本書的趣味。在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登上熒屏之後,我再次翻開了這本書,突然發現角度不同對歷史事件的態度差異是很大的。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105年的歷史,大多描述的是群雄逐鹿,爭霸天下,披堅執銳的男子豪氣,也少有如貂蟬這般的巾幗英雄。全書的英雄主義色彩濃厚,有著強烈的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從黃巾起義劉關張初次登場到三國歸晉司馬炎一統,105年得歷史只用了120回,這需要極高的文學素養。羅貫中在講述這段歷史的過程中很好的做到了詳略分明,詳寫蜀漢與曹魏的政治鬥爭,而東吳在全書中只是一個配角,這樣的安排也是突出了當時的主要社會矛盾的——擁漢派與篡漢派。多少英雄謀士在這105年中吒詫風雲,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從整本三國中我們應該學到的不是英雄氣概,不是所謂的權謀,而應該是做人的道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演義中有著太多的權謀詭計,而做人應該純粹一點,所以個人覺得有些權謀詭計自己能夠識破是好事,但是沒有必要去學,去用。三國中的真正權謀高手應該是司馬懿而不是諸葛亮,誠然,諸葛亮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但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在羅貫中的眼中,諸葛亮是那麼的完美,以至於達到了多智而近妖的程度,在不給原作者拆台的基礎上(按照演義的說法),為什麼說諸葛亮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呢?
無論是孔明生前還是身後,對於宦官勢力都沒有實際性的打擊,在派系中也並沒有處理好關係,李嚴同為託孤大臣為何後來要置蜀國利益於不顧而謊報軍情?演義中沒說,但是一定是李嚴有私心。私心就來源於孔明的用人,他重用都是荊州派的勢力,其實就是自己的親信了,演義中有聽說除了李嚴之外其他益州派擔任重要官職么?(除了法正)其次對於宦官勢力也並沒有進行約束,黃皓的所作所為孔明一定不是一概不知,可以對此他採用的卻是道家思想。
優秀的政治家該如司馬懿一般,能忍敢賭,以退為進,大智若愚。司馬懿對於權力從來不是一種大爭的姿態,採用的是一種不爭的姿態,看似不爭恰恰是大爭。一開始他拒絕了曹操讓他出仕的邀請,可是後來卻又加入了世子之爭。對於曹爽選擇主動退讓,裝病迷惑,卻又趁機發動高平陵之變。作為一個政治家他給人一種不爭隱退的感覺,可實際上無時不在惦記著權力。他深諳權謀之道所以能散步謠言退諸葛,所以最後能獨掌權力。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贊成什麼權謀之道,只是覺得司馬懿身上的忍字是很好的繼承了勾踐的。一個忍字是多麼具有韌性的一個詞,這種以退為進的理念又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很多時候,我們把目標瞄準了遠方,便只想著不斷向前奔跑,很少想過向後退一步,或許後退一步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呢?就好像人在走路時,一隻腳一定是先要向後蹬一下的,這或許就是以退為進的道理吧。我欣賞司馬懿不是說他為人真的有多麼多麼好,而是他忍的品格深深的吸引了我。忍一時容易,忍一輩子實屬不易。而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裡,已經很缺少這種品質了,我們總說吃虧是福,可是真的有多少人願意吃虧呢?似乎自從自由平等思想崛起之後,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俗語了。
在我看來在關羽身上是很好的體現了徐悲鴻先生的那句話的: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關羽大意失荊州告誡我們做人不能太自負,而無論是屯土山三約,還是兵敗東吳都拒不投降則彰顯了什麼叫做做人的骨氣!我敬佩亂世中張飛的嫉惡如仇敢愛敢恨,也不堪於呂布的反覆無常。千古名將身上有的不只是快意恩仇,也有著我們可以借鑒的性格特徵和其命運的歸屬。《演義》儘管不是歷史,但是人物形象卻是有血有肉的,每個人物身上都有著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如果僅僅把《演義》當作一部戰爭小說來看,那就真的是辜負了它的文學價值了。
由於《演義.》中有著三分虛構的情節,所以也就僅能代表作者自己對於三國的理解,而首段提到的《大軍師司馬懿》也只是從司馬懿的角度來看待那段歷史的。真正的歷史或許更全面,但未必更生動。當你讀《演義》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於羅貫中對話,聆聽他思想的火花。於我而言,在《演義》中學到更多的是做人,也希望大家都能在《演義》中有所收穫!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兩項制度影響中國兩千多年,喜憂參半?
※男人如果表現的很「小氣」,那麼說明他很在意你
TAG:不用說抱歉或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