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中的江湖術士事件,其實是康熙和八王之間的暗中較量

《雍正王朝》中的江湖術士事件,其實是康熙和八王之間的暗中較量

江湖術士這段劇情是八王黨自導自演的一出雙簧,先裝鬼,後捉鬼

一、江湖術士出場前的劇情背景是這樣的:

1,康熙廢太子之後,下令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二品以上官員共同推進新人選。

2,上書房以佟國維為首,以及滿朝的文武百官此時成為八王黨為爭奪太子之位,而全力爭取的政治力量,八王黨核心成員,九阿哥深夜拜訪佟國維,意圖拉攏。

3,佟國維警告百官,以時機未到,把握不足為由,切勿急於聯名推舉八王。佟國維認為八王只有五成勝算,而那剩下的五成就是康熙皇帝的天心。

二、江湖術士這齣戲,其實是八王黨穩住百官,並試探康熙的拙劣表演。

1,前面提到,佟國維暗示九爺自己要再看看,一看民意,二看天心。八王黨不缺民意,太子被廢之後,八賢王少了個對手,他在朝中的勢力就更大了,可唯獨缺的是天心,因為誰也不知道康熙爺心中的新太子人選是誰。

2,百官如果此時聯名推舉八王,而康熙心中的人選卻又不是八王,那麼百官既得罪了將來真正的新太子人選,又會落得個煽亂朝綱的罪名。

3,為了穩住百官的心,亦為了試探出康熙心中的人選,於是十爺找了個江湖術士出來,自編自導了一出「八王大,王上加白是為皇」的裝鬼好戲。

三、康熙為了不讓八王試探出自己心中的新太子人選,亦為了不干擾百官舉薦新太子,於是將計就計,砸了八王黨的捉鬼好戲。

1,八王將江湖術士之言稟告康熙,此時上書房大臣,百官之首係數在場,沒想到的是康熙痛恨江湖術士,並不以為真。

2,康熙先是否定江湖術士之言,但又決定放了江湖術士,這是在試探八王,精明的八王為了撇清自己的干係,要求嚴懲江湖術士,康熙為此大讚八王能有這個態度很好!

3,康熙如果完全表明立場:江湖術士之言不可信。那麼亦暴露了自己心中的太子人選不是八王,這就會影響到那些真正想推舉八王,以及想推舉其他阿哥的官員,並造成皇帝干擾百官推舉新太子人選的後果,亦違背了自己當初要立新太子的初衷。

4,於是康熙選擇既否定江湖術士,又假裝肯定江湖術士。為的是上書房之後推舉新太子能客觀公正,不受江湖術士的影響。只不過佟國維,馬齊等人,人老了之後見事昏聵,居然相信鬼話。張廷玉當時也在場,可他卻讀懂了康熙的話,依舊不改初衷,推舉廢太子。這就是所謂聰明人和笨蛋的區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熱河狩獵,劇情與原著完全不同,原著中老十三氣到自殺
8歲登上王位,在位61年,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