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己養的廢物自己受」,你的「大方」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

「自己養的廢物自己受」,你的「大方」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

前兩日,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小區保安的故事,特別難受,特別想要分享給你們。

保安大叔跟老伴來自蘇州鄉下,倆人沒啥工作也沒退休金。卻在兒子結婚時,窮盡畢生積蓄幫忙付了婚房首付。28歲的兒子學歷不高還不上進,到手工資才三千,既要養車還要還房貸,根本養不活自己。

大叔沒辦法,只能在小區內做保安,白班夜班都搶著上,周末都沒得休息。一個月辛苦賺來的4000工資,全交給兒子了。老伴還得洗衣做飯伺候他們,卻連買菜都要自掏腰包。

我看完後非常震驚的,也很痛心,心想:現在還有這麼不思進取的人嗎?翻了下評論,沒想到這種人還不少。網友們紛紛說出自己身邊,乃至至親都是如何好吃懶做不上進,怨天怨地啃父母的。

當然,也有網友的態度很激進,他說:「自己養的廢物自己受著。」這話聽著刺耳,卻異常現實。

很多條件一般的家庭,父母自己省吃儉用,對孩子卻有求必應。導致養出的孩子虛榮自私,沒出息不上進,啃老也啃得理所當然,這些隱患都是由父母從小埋下的。

如果你沒有富甲一方,就不要嬌慣孩子。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還會毀掉孩子,使孩子成為這個家庭的禍源。

這種事例在現在的社會比比皆是,前不久還曝出一條新聞,「女子從小被富養購物成癮負債約70萬,家人賣房還債」。要問是誰的過錯,首當其衝的肯定是父母。如果不是父母太過寵愛,沒有灌輸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現在也不至於走到賣房還債這一步。

其實像這樣的父母在中國並非少數,且多為普通的家庭,因為自己從小過得不富裕,總擔心孩子步自己後塵,所以希望把最好的帶給孩子,對孩子也有求必應。以為這樣就能使孩子幸福快樂,眼界開闊,精神富足。

但遺憾的是,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物質需求毫無節制,對別人的付出也認為是理所應當。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里的孩子,內心極其脆弱,一旦有心愿沒有被滿足,就會誤入歧途。

父母要給孩子的從來不是擁有一切,而是要教會孩子懂得珍惜,懂得等待,慢慢地體驗幸福。比如孩子愛看電視,不能讓他一直看,而是規定每天只看兩集,讓孩子期待每天的看電視時間;如果孩子喜歡吃冰激凌,也不能無限量供應,每天一支,讓他對美味有所期待;零花錢同理,一周一周給,更能讓孩子懂得合理規劃,量入為出。

中國有句話說「慣子如殺子」,當我們對孩子有求必應,事無巨細的都幫孩子承擔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了。我們忽視了他成長所需要的磨練和對慾望的選擇、剋制,我們成為了孩子成長路上的一道最大阻礙。

音視頻白板領先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聲 的精彩文章:

35歲精英老爸:我贏了工作,卻毀了孩子!再不看就晚了!
爸媽離婚了,小朋友會不會看不起我?——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

TAG:筆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