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春走基層!南充遊子在家鄉建起小洋樓,安放鄉愁

新春走基層!南充遊子在家鄉建起小洋樓,安放鄉愁

2月9日一大早,草草吃過早飯,張強便開車從順慶城區哥哥家回老家———順慶區搬罾鎮康家店村。今年春節從新疆烏魯木齊趕回來,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建新房。定居烏魯木齊已十餘年,張強覺得,還是要在老家建一棟新樓,才能安放那無處消解的鄉愁。

從順慶城區出發,沿著筆直的順蓬路一路向北,沿途的風景令張強心情振奮:排列整齊的現代化蔬菜大棚取代了過去東一塊西一塊零零碎碎的田塊;造型別緻的農家小院矗立在道路兩側,院子門口的海棠花開得正艷,一如村民當下紅紅火火的日子。曾經的土坯路平整之後鋪上了瀝青,平整、寬敞,像一條黑色綢帶在鄉間蜿蜒……「變化太大了,每次回家都不想再離開。」張強感嘆道。

車行10餘分鐘,便到了張強的家。位於村道的東側,一棟二層小樓已完成主體施工。寬大的院子用半米高的圍牆圍起,圍牆邊預留出一部分空間種植綠植和鮮花。大氣的門楣外,矗立著兩根高大的羅馬柱。一樓設計了客廳、卧室、廚房和室內車庫;二樓有寬大的陽台、帶巨大落地窗的客廳和有獨立衛生間的兩間卧室。「建築預算40萬元,裝修再另算。」看著即將落成的新居,張強滿心歡喜,建起了新家,他那顆漂泊的心便有了停靠的港灣。「家鄉就是接納你的疲憊、撫慰你的憂傷的地方。」不惑之年的張強更能體會家鄉於遊子的意義。

初中畢業後,張強便跟著老鄉外出打工,拎過灰桶、砌過牆磚,機緣巧合進入婚紗攝影行業,並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攝影。勤奮好學的他自學成才,成為一名攝影師,並在烏魯木齊成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數年發展,小有成就。事業已入佳境,家庭和和美美,但張強卻始終覺得內心不太安寧,「想家,尤其是到了節假日。」

定居烏魯木齊十餘年,張強一開始並沒有回鄉建房的想法。「過去一直覺得,回家的可能性不大。」落後的鄉村是張強當年選擇離開的原因。「從村裡到南充,要先坐摩托車或者走路到搬罾場鎮,一路全是土坯路,走路得40來分鐘。只有為數不多的幾輛麵包車跑運輸,等半天不說,道路還坑窪不平,就像坐搖搖車。」到了搬罾場鎮,才有公共汽車到南充,一個多小時一趟,走南搬路,得近一個小時才能到南充。交通不便,讓市區近郊的康家店村一直難有發展,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張強便隨著這波打工潮到外地尋求機會。

順蓬公路的建設,為搬罾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從市政新區出發,開車五六分鐘就能到搬罾,到康家店村也就八九分鐘。道路的通達帶來的是產業的興旺。近年來,搬罾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業蓬勃發展,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自然生態吸引不少業主紛至沓來,一個個農業園區從無到有,一個個現代化大棚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青山湖新農村綜合體、錦繡田園兩個鄉村旅遊景點攪熱了寧靜的山村,摩肩接踵的遊客讓一直以來守著一畝三分地生活的農民看到了新的機遇。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更是引得在外的遊子們紛紛迴流。回家,成了張強們共同的心愿。

「每次回鄉都能看到新的變化,都能感受到農村蓬勃發展的活力。」張強說,鄉村道路實現了組組通,水電訊廣播電視實現全覆蓋,村裡建起了文化室、衛生室,村淘的落戶讓村民足不出戶便能買進賣出,農業園區的建成,更是讓村民們一分地賺三份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正逐漸成型。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讓農業農村農民升騰起新的希望。」張強說,他計劃逐漸將事業轉移回來,「因為這裡有我的家、我的根,更有我的夢。」(記者 鄭琴)

圖文編輯:王曼霖

責任編輯:唐 龍

內容來自南充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充日報 的精彩文章:

南充這些單位輿情回復不及時,被黨報曝光了

TAG:南充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