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斯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賈躍亭

馬斯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賈躍亭

戴雨瀟|作文

劉智雄、文如水、戴雨瀟|編輯

戴雨瀟|美術

剛剛把火箭送上天的美國當紅「科技明星」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現在又要開始挖隧道建超級高鐵了。2月20日,這位SpaceX和特斯拉的創始人在推特上興奮地宣布,他成功取得了「初步政府許可」,建造華盛頓特區到紐約之間「超級迴路」列車(Hyperloop)的隧道。建成通車之後,從華盛頓特區到紐約只需要29分鐘。相比之下,現在同樣的路程坐火車需要至少三個半小時。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超級迴路」列車的磁懸浮吊艙會以最高每小時1223公里的速度在接近真空的地下隧道之中往返穿梭。這種交通工具將比火車更快、比汽車更安全、比飛機更環保。

是不是聽起來很像科幻小說?

超級高鐵可能嗎?

這不只是聽起來像科幻,而是確實就是科幻。我們這個落後的地球目前可能還配不上如此超前的點子。

就技術上來講,馬斯克的「超級迴路」目前面臨三個嚴重的問題。首先,「超級迴路」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根據設計,為了減小空氣阻力,列車所處的管道是接近真空的。這樣一旦管道外壁出現任何微小的裂縫,噴涌而入的空氣都會讓裡面行駛的列車立刻失控加速,釀成同一管道中所有行進中列車的毀滅性事故。除此之外,任何兩列列車之間的碰撞也會在管道里產生以聲速行進的壓力波,導致連鎖效應,瞬間摧毀管道中正在行駛的其他列車。這樣的「鐵路」一旦投入使用,工作人員連拉故障警報的時間都沒有,所有人就都死了。康奈爾大學化學家、科技博主菲爾 · 梅森(Phil Mason)為此特地在實驗室里建造了一個微縮版的「超級迴路」證實了馬斯克號死亡列車的破壞性威力[1]。

其次,「超級迴路」列車所需的特殊線路管道幾乎不可能被造出來。目前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也就五十多公里[2],而馬斯克張口就要打通幾百公里長的隧道,還要讓隧道鋪設的管道維持接近真空的狀態,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我們先不考慮「超級迴路」那幾厘米薄的管道外壁是否撐得住這麼大的壓力,僅僅是修一段300多英里長的管道就大概需要抽掉200萬立方米的空氣,而人類目前建成的最大的真空倉也只有3萬立方米。維持如此大體積的真空管道尚且無法做到,更別說在管道裡面放置磁懸浮列車了。

第三,成本問題。根據馬斯克的預估,「超級迴路」列車線路的造價是1700萬美元每英里[3]。然而根據昆士蘭大學工程學教授尼古拉斯 · 麥克萊恩(Nicolas McLean)[4]和加州伯克利大學農業和資源經濟學教授馬克爾 · 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5]等人的詳細計算,考慮到諸多現實因素,項目建設的實際造價至少是馬斯克預估的十倍。對於這一問題,美國政府也持懷疑態度。運輸部去年發布的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考慮到所使用的技術目前尚在概念階段,項目所需的基礎設施和預算開支都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更重要的是,在美國這個鐵路系統腐敗到根、火車時速和一百年前基本一樣、地鐵站里老鼠遍地跑的國家(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中國高鐵為什麼不符合美國國情》),很難想像重新建一整套超級高鐵線路的計劃有任何付諸實踐的可能性。要知道紐約市最近的一次地鐵線路延展工程一共只修了3公里,花費卻高達45億美元,從提案提出到通車載客用了整整98年的時間。布隆伯格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毫不客氣地指出,「任何具備一點交通領域常識的人看到馬斯克說獲得了政府許可建造超級迴路列車的推特之後都會翻白眼」[6]。

如果馬斯克想要在美國建成他設想的「超級迴路」列車,除了需要寄希望於技術奇蹟,他還得祈禱政治奇蹟也同時降臨。在現在這個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第一個奇蹟是否會出現很難說;以我們對美國僵化低效的政治體制的了解,第二個奇蹟能不能發生,大家心裡多少有數。

馬斯克在推特顯擺的所謂「政府許可」只不過是初步勘察和挖掘的許可,距離「超級迴路」實際開始隧道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7]。以美國奇特的政治體制,就算是白宮全力支持這一項目,最後它也未必能建成。由於馬斯克的超級高鐵要穿越市中心,他必須一一獲得途經各個州和市的許可,然而根據紐約市市長新聞秘書埃里克 · 菲利普斯(Eric Phillips)的推特轉發評論,紐約市政府這邊在馬斯克發推特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回事。考慮到加州高速鐵路項目自從2015年開工到現在,竟然還有一半多的土地沒買完[8],馬斯克未來會遇到多少地方行政上的阻礙可想而知。對此,著名科技媒體《連線》雜誌直接斷言,「非神力所不能為也」(It takes something nearing an act of God)[9]。

總而言之,無論從工程技術還是政治運作的角度來看,馬斯克的超級高鐵夢都是個大坑。

然而很多人貌似並不這麼認為。

馬斯克——創新者還是投機客?

近幾年來,隨著媒體無休止的「造神運動」,籠罩在馬斯克身上的光環越來越多,從「科技創新天才」到「尼古拉 · 特斯拉再世」,還有人乾脆說他是來拯救地球的「火星人」。就像當年的「喬布斯崇拜」一樣,馬斯克的狂熱粉絲們已然建立起了一個亞文化的小圈子。

就在馬斯克發推特炫耀自己獲得了那個沒什麼太大用處的「政府初步許可」之後,各大媒體在第一時間高調報道,好像馬斯克的「超級迴路」馬上就要通車了一樣。

幾天前「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成功之後,各種聳人聽聞的文章也在網上層出不窮,比如下面這篇奇文,標題是《他一個人,打敗了中國美國俄羅斯》

事實上馬斯克能有今天,還真得感謝國家和人民。當年SpaceX在創立之初很快就燒光了全部家底1億美元,造出了幾枚火箭,然而前四次發射全都爆炸了。就在公司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危急時刻,美國宇航局(NASA)伸出援手,賜給了馬斯克一個16億美元的救命大合同。如果沒有國家隊火中送炭,SpaceX早在2008年冬天就倒閉了[10]。

馬斯克終究只是馬斯克。他既不能以匹夫之勇單挑世界大國,也不是媒體所渲染的偉大「科技創新者」。

兩年前,馬斯克在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訪談節目中曾經大言不慚地講「科研論文都沒用」[11]。在今天這個優伶商賈的影響力遠遠大過學者仕人的資本世界或娛樂時代,類似的反智言論我並不是第一次見到。但是聽到這樣的話從馬斯克這個靠技術賺錢的人的嘴裡親口說出來,還是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尋真理,本身不追求直接可見的效益,以「用」來衡量科研的價值是一種非常粗鄙的行為。因為科學發現往往能刺激新技術的誕生,而新技術又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這就是科學「無用之大用」(The usefulness of the useless)。另外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人有能力和資格去判斷各種領域和各個國家的科學研究是否都「沒用」。

馬斯克涉足的互聯網、再生能源和太空探索三大領域都高度依賴科學和技術研究,馬氏商業帝國的一磚一瓦都建立在過去幾百年科學和工程領域先賢研究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這些「沒用」的科研論文作為理論基石,只憑他一張嘴,造不出一輛汽車也發不了一枚火箭。

一個本身沒有給人類文明貢獻任何科學理論,而且還得意忘形地到處散播反科學言論的人,完全配不上「科學創新者」這幾個字。

要說他是「技術創新者」也名不副實。現在很多被人們當做「馬斯克創造」的東西實際上全都不是他(或他的團隊)最先創造的:火箭復用技術半個世紀前就有人研究了,第一個成功進入太空並且實現火箭垂直起降回收的是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的「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全電動汽車(all-electric cars)就更不用說了,早在九十年代福特、通用、本田、豐田等大公司都造過;特斯拉和SpaceX合作設計的「超迴路列車」(Hyperloop)則完全是照搬半個世紀前羅伯特 · 戈達德(Robert H. Goddard)的「真空管道列車」(Vactrain),等等不一而足。

馬斯克不是「科學創新者」,也不是「技術創新者」,因為他沒有為這個世界帶來任何新的科學和技術。他只是一個較為成功的企業家,不斷地改進和重組已有的技術罷了。馬斯克的特長在於調配資本、聚合人才以及營銷炒作,頂多可以概括為「從1到10」,而不是像他的合伙人彼得 · 蒂爾在暢銷書中吹的那樣——「從0到1」。改進和重組技術,以及馬斯克的商業能力並非毫無意義,但是和「馬斯克粉」的無度吹捧完全是兩回事。

事實上馬斯克不僅無法和他所崇拜的工科奇才尼古拉 · 特斯拉相提並論,就連剝削特斯拉的那位黑心商人托馬斯 · 愛迪生他都沒法比。愛迪生至少是一個天才企業家,他所創立的通用電氣公司歷經一百三十多年,至今治強。而正「懸浮」在「真空管道」里做著「超級高鐵」春秋大夢的馬斯克,似乎忘了四個輪子在地上跑的特斯拉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

天上、地下

仰望星空之後,總得回到現實。

就在不久前SpaceX「獵鷹重型」火箭把一輛浪漫的櫻桃紅色特斯拉汽車送上太空的第二天,馬斯克的特斯拉就公布了該公司史上最大的虧損賬單。根據財報顯示,特斯拉在2017年的第四季度虧損了6.75億美元(約43億人民幣)[12],保持了十多年持續虧損的不及格表現。

外星人很酷,但他們不會掏錢。特斯拉的汽車在天上飛得再高再遠,最終還是必須想法賣給地球人。而馬斯克現在在地球上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特斯拉的高成本和低產量。

特斯拉公司眼下最大的難關就是「三型」汽車(Model 3)的製造成本一直降不下來,現在賣一輛虧一輛。而成本過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特斯拉用的是松下製造的三元鋰電池。這種電池除了造價貴,安全性能差,還存在很多短板,特斯拉通過堆積電芯數量的方式克服了這一部分缺陷,以用戶最容易感知的性能和續航里程掩飾了需要用戶長期使用才能發現的電池問題[13]。

中國的汽車廠商比亞迪早就看透了其中利害,所以果斷選擇自主研發磷酸鐵鋰電池,極大提高了安全性並降低了整體成本。這也正是炫酷的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的無論銷量、營收還是盈利都遠遠比不上比亞迪的關鍵原因之一。

目前主打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今年還將擴建三元鋰電池廠,致力於克服目前三元鋰電池存在的諸如安全問題等諸多短板,和一貫擅長生產三元鋰電池的日韓廠家逐鹿中原。

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廠商,比亞迪現在還是佔據美國市場份額最大的純電動卡車生產商,特斯拉拿什麼追趕?

特斯拉現在面臨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無法完成按期量產的既定目標(實際上特斯拉在歷史中從未成功實現過任何自己制定的生產目標)。馬斯克去年11月誇下海口說年底公司可以達到一周製造5000輛「三型」汽車的生產目標,然而特斯拉第三季度總共只造出了260輛,和他吹的牛差了幾十倍。直到今天,生產進度遠遠落後於目標的特斯拉也不願公布他們究竟正在造多少輛「三型」車[14]。

馬斯克還說過,特斯拉2017年會生產20萬輛車(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15][16][17][18],實際只生產了103020輛),2018年會生產50萬輛(?),2020會生產100萬輛(??)。如果說這只是馬斯克的樂觀主義導致他對未來的估計有些誇張,不應苛責。那麼下面這一情況又該作如何解釋?

馬斯克曾宣稱特斯拉已經獲得了50萬輛「三型」汽車的預付訂單,然而在各方的質疑下第二天改口說其實只有45萬輛(這個更改過的數字很可能還是有很大水分)。馬斯克後來乾脆拒絕更新真正的預定量,也不像其他汽車製造商一樣公開特斯拉的月銷售數據[19]。

一次又一次誇下海口,一次又一次出爾反爾。拿自己拍腦袋編出來的數字圈錢,這分明就是集資詐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到現在還沒調查特斯拉的違法行為,這才是真正的商業奇蹟。

回顧馬斯克的創業史。早年成立PayPal賺了一大筆錢,然後果斷離場套現去發展特斯拉汽車。特斯拉常年虧損,可是市值卻越估越高。待馬斯克拿到這些新投資之後,就開始燒錢啟動更多的項目。這種病態的商業模式完全不考慮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是否能實現盈利,而是靠「販賣未來」得以維繫。繼特斯拉之後,「太空探索技術」(SpaceX)公司的前景目前來說還是一個大大的「X」,然後又出現了「太陽城」(SolarCity)、「超迴路列車」(Hyperloop)還有「神經連接」(Neuralink)等等,一個比一個更吸引眼球,一個比一個脫離實際。然後他用這些噱頭吸引來的新投資填舊項目的虧損,拆東牆補西牆。只要能保證美元源源不斷地湧入,他就能把這些夢永遠做下去。

這種教科書級別的龐氏騙局大家有沒有覺得十分眼熟?

在遙遠的東方有個中國商人和馬斯克一樣,也娶了個明星做老婆,後來也離婚了,剛好也對電動汽車情有獨鍾,車的名字都和特斯拉一樣,也以一位物理學家的名字命名——法拉第。

他就是這些天處於風口浪尖的樂視網賈躍亭

賈會計早年創辦西伯爾通信(Sinotel Technologies)賺了一大筆,然後離場套現去辦樂視網,也是不斷虧損但是市值越估越高,做大之後開始燒錢研發樂視手機和法拉第未來電動車。直到東窗事發的前一天,投資人都不知道賈家這些公司之間複雜的資金挪用情況。最後賈會計辭職甩手,金蟬脫殼,客居他鄉。除了結局差點意思,其他和馬斯克的人生軌跡別無二致,要說兩人還有什麼區別,只能說馬斯克比賈躍亭瘋狂得多。

「英雄」所見略同

也許有人會覺得賈躍亭這樣的地球人還不配和放眼火星的馬斯克相提並論,但是事實是馬斯克在耗盡公司全部資金,SpaceX 距離破產只有幾天的最後關頭裡,依然表現得十分鎮定。SpaceX 的投資者們當時對公司糟糕的財務狀況一無所知,險些淪為被樂視坑慘的那「小半個娛樂圈」。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如果不是有人接盤,馬斯克的下場只會比今天的賈會計更慘。

販賣夢想成癮是一種病

擁有遠大的理想固然可貴,但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理想作出具體行動。

如果總是拿著夢想到處招搖撞騙,然後用騙來的錢去繼續編織新的夢想,肆意揮霍他人的信任而不去兌現自己之前的承諾,那麼再大的夢想也只不過是泡泡而已。

是泡泡,總有破裂的那一天。

文章編號:伐柯熱點#三十九

(本文首發觀察者網,作者在原文基礎上略有補充)

References: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Fesa01llk

[2] https://www.wikiwand.com/en/List_of_longest_railway_tunnels

[3] http://www.spacex.com/sites/spacex/files/hyperloop_alpha-20130812.pdf

[4] https://www.theguardian.com/sustainable-business/2017/aug/04/hyperloop-planet-environment-elon-musk-sustainable-transport

[5] http://america.aljazeera.com/articles/2013/8/14/economists-don-tbelievethehyperloop.html

[6] https://www.bloomberg.com/view/articles/2017-08-03/elon-musk-s-hyperloop-is-doomed-for-the-worst-reason

[7] https://techcrunch.com/2018/02/19/elon-musks-boring-company-gets-preliminary-permit-for-nyc-d-c-hyperloop/

[8] http://www.latimes.com/local/california/la-me-bullet-cost-overruns-20170106-story.html

[9] https://www.wired.com/story/infrastructure-hyperloop-nope

[10]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u/2008-elon-musk-broke-divorce-tesla-spacex-2014-10

[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vDwzmJpI4io

[12] 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42980841

[14] https://www.cnbc.com/2018/02/08/we-still-dont-know-how-many-model-3-cars-tesla-is-making.html

[19] https://www.forbes.com/sites/michaellewitt/2017/10/13/tesla-shareholders-are-you-drunk-on-elon-musks-kool-aid/2/#54d47c047165

執柯人

戴雨瀟

男,陝西西安人。

香港科技大學畢業,

紐約大學研究生。

《大學道》雜誌創始人、主編,

伐柯Logos創始人。

兼職思想家和人民哲學家。

擁春秋大義。

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

伐柯願包容各種有理有據並能自圓其說的觀點。我們會發布看法相悖的作者所寫作的文章,所以作者的立場不代表伐柯的立場。歡迎各方仁人賢士帶上自己的思想,在伐柯的舞台,碰撞出智慧的光。

ΛΟ

Γ

Ο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伐柯Logos 的精彩文章:

TAG:伐柯Log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