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要用離軸拋物面鏡聚焦

為什麼要用離軸拋物面鏡聚焦

理想的光學聚焦元件應該像下圖所示的那樣,將一個平面波變換成球面波,並把波前上各部分的能量都同時聚集到球面波的球心,焦點的大小由衍射極限決定。常用的聚焦元件有單透鏡、菲涅爾透鏡、雙膠合透鏡、球面反射鏡、拋物面鏡和離軸拋物面鏡(OAP)等。聚焦超短超強激光,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使用OAP,這是由這些元件的幾何光學和非線性光學特性決定的。

一、球面透鏡

第一,透鏡有球差,靠近光軸的光線聚焦到比較遠的地方,遠離光軸的光線聚焦到比較近的地方。在橫向所有光線不能交於一點,而是形成一個模糊的圓。在某個位置,存在一個最小模糊圓。用三階象差理論可以計算這個最小模糊圓的直徑為[1]:

式中d是入射光束直徑,f是透鏡焦距,n是透鏡折射率,K是透鏡的形狀因子,K=R2/(R2-R1),R1和R2分別為透鏡前後球面的半徑,球心在右為正,球心在左為負,平面曲率半徑為無窮。對於常用的K9或者石英平凸透鏡,n≈1.5,上式方括弧內的式子約等於0.073。

例如一個焦距為50cm的透鏡,聚焦一束直徑為5cm的800nm激光,衍射極限的直徑=2.44fλ/D=2.44*0.8*50/5μm =19.5μm,而最小模糊圓的直徑=53/502*0.073cm =0.00365cm=36.5μm,球差大於衍射極限。

第二,透鏡有色差,長波折射率小,短波折射率大,因而長波焦距長,短波焦距短。透鏡無法將所有波長的光聚焦到一點。

第三,透鏡材料有色散,激光通過透鏡時,邊緣光線穿過的材料較短,中心光線穿過的材料較長,使得脈衝波前和等相面不再重合,結果邊緣光線比中心光線先到達焦點,兩者的時間差為[2]:

rb是光束半徑,R1是前表面曲率半徑,R2是後表面曲率半徑,c是光速,λ是中心波長。仍以上面的例子計算,透鏡材料為石英玻璃。中心光線到達焦點的時間要比邊緣光線晚567fs。

此外材料的群速度色散(GVD)也引起脈衝寬度的展寬[3]:

τin、τout分別是輸入、輸出脈衝寬度,φ2是材料總的GVD。

還以上面的透鏡為例,設它的中心厚度是5mm,單位長度石英玻璃的GVD=36.16fs2/mm[4],總的GVD=180.8fs2。假設原來的脈衝是不帶啁啾的高斯脈衝,半高寬為23fs,那麼,脈衝通過透鏡後,中心部分將展寬為31.7fs,和前面的群延遲比起來,這部分展寬是小量。

第四,在超強激光作用下,材料的折射率出現與激光強度相關的一項n2:n=n+n2I。激光在材料中穿行,強度較高的區域積累了較大的相位,強度較小的區域積累了較小的相位(B積分),因為強度較大的部分的相位逐漸落後於強度較小的部分,這樣就會產生局部或者整體的自聚焦,有可能破壞材料。另外,假設入射激光脈衝具有平坦的相位,即脈衝是傅里葉變換極限的,通過材料後,光束不同位置上的相位發生了變化,分布不再平坦,脈衝將會展寬。K9玻璃和石英玻璃的非線性折射率n2大約等於3X10-16cm2/W。以20TW激光為例,光束直徑5cm,光強I=1TW/cm^2(一般超短超強激光的輸出光強大致就在幾個TW/cm^2),通過上述中心厚度5mm的透鏡,B積分為12弧度。假設邊緣光強是中心光強的四分之一,則邊緣部分累積的相位為3弧度,中心光線落後於邊緣光線9弧度,約1.43個激光周期,相當於3.8fs。這個效應的影響不大。

二、菲涅爾透鏡

菲涅爾透鏡比較薄,2毫米左右,激光通過時B積分較小,但是和球面透鏡一樣,有球差和色差,所以焦點較大、距離光軸較遠的部分較早到達焦點。另外菲涅爾透鏡目前一般用塑料材料模壓而成,加工質量不好,不適於聚焦。

三、雙膠合透鏡

雙膠合透鏡校正了球差,所以光束邊緣和中心的部分可以同時到達焦點。脈衝展寬來源於兩部分透鏡材料產生的GVD,大約為[2]:

d1和d2分別是凸透鏡和月牙鏡的中心厚度,兩種透鏡材料的參數約為:dn1/dλ≈-0.02/μm,dn2/dλ≈-0.05/μm,d1≈7mm,d2≈2mm,因此GVD造成脈衝展寬約為640fs。

四、球面反射鏡

球面反射鏡沒有色差和色散(在此不考慮鍍膜的色散),也不存在介質的非線性效應。像球面透鏡一樣,球面鏡有球差,遠軸光線聚焦近,近軸光線聚焦遠。

遠軸光線早於近軸光線到達它的焦點,位於半徑r處的光線到達其焦點的時間比近軸光線到達其焦點的時間早[2]:

焦點相距:

式中R是球面半徑,r是遠軸光線離軸距離,c是光速。設用一個焦距200mm的球面鏡聚焦,R=400mm,光斑半徑r=25mm,則邊緣光線早到15fs。兩個焦點相距x=3μm。

五、拋物面鏡

拋物面鏡是繞拋物線的對稱軸旋轉而成的。上圖所示為拋物線方程y=x2/4p,y軸是對稱軸,F是焦點,AB是準線,根據拋物線方程的定義,拋物線上任意一點P到準線的距離PB與到焦點F的距離PF相等。QP是平行於y軸的入射光線,SE是通過P點的切線,它的斜率m1=y』=x/2p,連接FB,FB的斜率m2=-2p/x,因為m1m2=-1,所以SE⊥FB,因為PF=PB,所以PE平分∠FPB,∠QPS=∠BPE,所以∠FPE=∠QPS,因此PF是QP的反射線。由此證明平行於拋物線軸線的光線被拋物線反射後都聚焦到焦點F。

再考慮一束平行於拋物線對稱軸y軸的光線入射到拋物線上,C和Q是波前上的任意兩個點,CQ∥AB。根據拋物線定義GD=GF,PB=PF,所以CG+GF=CG+GD=CD,QP+PF=QP+PB=QB,而CD=QB,所以,平行於拋物線對稱軸入射的光線經拋物線反射後,相同相位的部分同時到達焦點F。

由此可見一個平行平面波沿拋物線的光軸入射,被拋物線反射後同時到達拋物線的焦點。

六、離軸拋物面鏡

如果靶放在拋物面的焦點處,會阻擋一部分入射光線,所以僅使用拋物面鏡的一部分,讓光束離軸入射,這就是離軸拋物面鏡(OAP, Off-Axis Parabola)。使用離軸拋物面鏡,入射光就不會被靶所阻擋。

OAP的有效焦距EFL (Efficient Focal Length)不同於母拋物面鏡的焦距PFL(Parent Focal Length),計算衍射極限時要以EFL為焦距。

很多OAP是用金剛石刀用銅或者鋁為基底切削而成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RohI_jaYg),表面鍍金,再加一層SiO2保護層。這樣做的原因是加工容易,特別是短焦距OAP。金膜的反射率在我們使用的波長範圍內(700nm-900nm)幾乎不隨入射光的角度和偏振變化而變化(下圖,45度入射和12度入射的反射率。數據來源:Thorlabs公司網站)。而鍍介質膜的反射鏡的反射率隨入射角變化比較大。

OAP的表面不像拋光的玻璃那樣光滑,Thorlabs提供的表面粗糙度小於10nm,據此可估計散射損失為(4πσ/λ)2

這種OAP另外一個明顯的特徵是用肉眼也可以觀察到的刀痕,空間頻率大約在250/mm,類似於光柵[5],會在中心焦斑附近產生焦線。

參考文獻:

[1]CVI產品目錄 Lens Selection Guide

[2]Jean-Claudediels, Wolfgang Rudolph, UltrashortLaser Pulse Phenomena - Fundamental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n a Femtosecond Time Scale, Second Edition

[3]張志剛 《飛秒激光技術》

[4]https://refractiveindex.info/?shelf=main&book=SiO2&page=Malitson

[5]John Filhaber, LARGE OPTICS: Mid-spatial-frequency errors: the hidden culprit of poor optical performance, LFW, 08/13/201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幸福小公舉」——精緻的豬豬女孩養生記
好的愛情,就要把Ta寵到"無法無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