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詩詞裝點早春時節: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
春:永恆的詩,永恆的愛
在古人的詩意心靈里,四季更替常常是詩歌生髮的觸媒。南朝梁代的詩歌理論家鍾嶸說:
「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詩品·序》)
這就是最具東方特色的詩歌發生論。即以春季而言,她作為一個最具生命象徵力量的美感形式,早已在中國人的審美經驗中,形成了一套自足自洽的情感系統。
我們從《紅樓夢》里,曹雪芹給賈府的四位千金小姐所取的四個與春有關的芳名,便可窺出此中消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不恰好標示著中國人對於春的四種反應方式和四種情感樣態么?我們且就借這四個美麗的名字,說說關於春天的詩詞。
元春
古時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故元春可以廣義地理解為春節。
在歌詠春天的詩里,關於春節者數量非常大,大抵辭舊迎新的氣氛最易激發詩情,稍通文墨之人總要在這一時刻揮筆潑墨,塗鴉一番。
最有名的當屬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詩的內容很簡單,但把新年的典型意象——爆竹、屠蘇酒、春風暖陽、門神春聯——都一一點逗,氣氛也是熱烈祥和的,所以提起寫春節的詩,這一首有著標本的意義。
明代葉顒也有一首《己酉新正》: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稚,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此詩的中間兩聯說,日曆翻卷又增添了新的歲月,大地春回,山河滿溢;寒梅嫩柳,次第扶疏,芳姿久駐;青松翠竹,老乾虯枝,交錯紛紜。在一年最寒冷的日子裡,春天悄然而至,人們沒有理由不開懷暢飲,縱情歡樂。
歡樂的主調中偶爾也會有感傷的雜音。如果你羈旅在外,青燈獨對,相思無著,自然就會產生唐代詩人來鵠在《除夜》一詩中的感喟: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後兩句雖有「春風」二字絕響於篇末,作用卻是反襯詩人的孤獨憔悴,以樂景寫哀,故倍增其哀苦。這首寫於除夕的詩讓人憬悟:短暫的歡慶不過是人們抵禦時光寒流侵襲的道具,今日和昨日,原無質的不同。可見即便是「元春」之詩,也常常婉轉關生,不乏憂生之嗟。
迎春
迎春當從冬日始。這道理吾國吾民早已熟透。詩仙李白說: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又說: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踏雪尋梅為迎春,真是雅人深致。
韓愈寫詩最喜涉險搞怪,但面對春天,他卻露出一片赤子之心,且看他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以春名雪,以雪名花,詩心逸筆,妙手偶得。子曰:「繪事後素。」你看,這潔白的冬雪倒成了詩人塗抹春天的畫布了。
以迎春為題的詩也頗有幾首,清代詩人葉燮就有一首《迎春》詩: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後兩句寫春光不必東迎,早已無處不在,虛實相生,最是明媚燦爛!
明代詩人袁宏道有一篇歌行體的詩歌,全篇共三十句二百一十字,全用「賦」體敷衍而成,寫的是迎春活動中最熱鬧的祭神儀式和百戲歌舞,題目就叫《迎春歌》。結句「急管繁弦又一時,千門楊柳破青枝」,似乎在暗示我們,一番熱鬧的歡迎儀式之後,春天便從楊柳的枝頭悄然降臨了。
探春
「春到人間萬物鮮。」春天彷彿是有腳的,滿世界亂跑。從古到今,詩歌里到處都有春的腳印,春的聲音。
《詩經》有兩處寫到春,語言幾乎全同。《豳風·七月》: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小雅·出車》: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撇開整首詩的內容不論,這些 「婉轉流美如彈丸」的四言佳句,記錄的不正是人類童年對於春天的「初體驗」么?而且,就像一首名為《春天在哪裡》的兒歌,聲調里竟有一種掩飾不住的欣喜呢!
當「窮情寫物,最為詳切」(鍾嶸《詩品·序》)的五言詩剛剛被詩人們品出「滋味」之後,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便詠出「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登池上樓》)的佳句了。此後寫春光之美的絕妙好辭可謂絡繹不絕。五言之外,七言也當仁不讓,北宋詩人宋祁的《玉樓春》詞便是其中的佳作: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上闋寫春景,涉筆成趣,尤其是「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以動寫靜,以聲繪色,移情通感,曲盡其妙,堪稱千古絕唱!至於寫春山春水、春光春景的詩詞歌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反而無須我來饒舌了。
惜春
相比之下,惜春之情更能見出人們對春天的永恆愛意。寫春而又寄寓家國之痛、黍離之悲的莫如杜甫的《春望》,其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聯,驚心動魄,幾乎可謂一字千金!而寫春花又充滿禪意的莫若王維的《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紛紛開且落」猶如一組蒙太奇的電影鏡頭,將山澗中花開花落這一不同時空的景象並置於同一畫面,宜乎東坡居士「詩中有畫」之評!
這是唐人的詩句。儘管也有「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杜甫)、「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楊凌),以及「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等佳句,但總的來講,感時傷春的調子還沒有真正形成。而在五代以後的詞里,惜春、傷春、恨春的情緒如流感一樣蔓延,終於奏成了一闋凄美哀婉的時代交響樂: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魏承班《玉樓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辛棄疾《摸魚兒》)
花乃春之象徵,春乃生之隱喻,「落紅」既是春花凋殞的殘片,也是青春耗損的投影。惜春之情本質上是人對生命耗損的一種通感和移情。「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生命因此而感傷。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誰說不是呢?我們不也從春天的來去匆匆里,看到了自己短暫而美麗的一生?
END
本文摘自《古詩寫意》,劉強 著
為「有竹居古典今讀」系列第二部
《古詩寫意》
內
容
簡
介
作者精選唐代以前古詩近70首,加以現代性解讀與賞析,熔故事性、趣味性、批判性於一爐,涉筆成趣、別開生面。又以主題意象為中心,對十幾種古典詩歌創作中常見的題材及作品,予以系統梳理和生動演繹,抉幽發微,左右逢源。
全書文筆雅潔,語言跳脫,讀來引人入勝,興味盎然。
作
者
簡
介
劉強,字守中,別號有竹居主人。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
已出版著作:《世說新語會評》《曾胡治兵語錄譯註》《有刺的書囊》《竹林七賢》《驚艷台灣》《世說學引論》《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魏晉風流十講》《清世說新語校注》等十餘種。
長按識別
右方二維碼
即可購買
公眾號:嶽麓書社
覺得今天的推送還不錯?
順手關注一個唄!
(長按識別左方二維碼即可~)
※曾國藩與左宗棠是同學嗎?
※你家小年是過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TAG:嶽麓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