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3》自毀得如此義無反顧,問題不是缺情懷而是缺骨頭

《舌3》自毀得如此義無反顧,問題不是缺情懷而是缺骨頭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

這部吃貨的聖經迅速超越了吃貨的一畝三分地,成為一個跨文化的神話。

在紀錄片領域,它成為一個被模仿的標杆——《我在故宮修文物》、《本草中國》、《水果傳》等眾多紀錄片里都能看到效仿它的地方。

餐飲領域就更不用說了,片中出現過的食物迅速成為人氣美食。聰明的商家看到商機,投其所好,狠賺幾年好錢。甚至一度淘寶、京東上相關的食材、配料,有關無關,前面一定要加個舌尖的標識。

出版商也不會放過這機會,據出版行業內統計,六年來出版了上萬種的舌尖系出版物,佔到了飲食類圖書30%的碼洋。

起點太高有時意味著不幸,後來之作沒有進步就意味著退步,2014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整體保持了第一季的拍攝水準,卻因選材、內容、拍攝等方面沒有突破而被觀眾詬病。

第三季選在2018年新春首播,本來是一個很棒的選擇,這個檔期的觀眾是寬容的,時間是喜慶的,可是卻掀起了一股吐槽浪潮。

大家對這部紀錄片的失望遠超劇組和發行方的想像,剛播出兩集就被打出7.2的低分,第三集播出時評分迅速跌破5分行列。

截至目前,評分正式破5,我們見過很多第一部是經典但是續作撲街的事,可是一個文化IP從頂峰到爛泥竟然像《舌尖》這樣跌得義無反顧並不多見。

作為一部人文紀錄片,畫面是《舌尖》當年驚艷觀眾的特色之一,天生水墨畫的寫意氣質。特別是畫面在空景、食物特寫時,唯美得仙風道骨,一股飄然出世的超脫感迎面撲來。

節目內容卻是極接地氣的,離觀眾的生活非常近,選擇的食材也是日常生活里夠得著卻有代表意義的。

不論是景還是食物都引發共鳴,激蕩聯想。微信朋友圈、微博里曾一度出現過痛並快樂著的哀鳴刷屏現象。

解說是《舌尖上的中國》的魅力之一,優美的台詞由充滿磁性的男聲緩緩吐出,平緩溫和聲情並茂。

民樂、景緻與美食互動讓人美不勝收,精神上早已神馳食神內院,大塊朵頤。

第三季卻捨棄了前作全部優勢,就像一個大雜燴,生硬地把各種廣告填塞其中,賴以成名的畫面、解說、核心價值被粉碎得不留任何餘地。

前兩季,每一季都有一個大的核心價值,所有的小主題都是大核心的一部分。

第一季講的是食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地的食材各有不同;第二季講的是味道,山林間、村舍里、城市中,各色美食把人們的生活點綴得色彩繽紛。

第三季迄今共播出3集。第一集器皿,以烹具和食器為主角;第二集香,體現食材的氣味;第三集宴,又把話題帶回了傳統習俗的話題上;第四集養,講的是養生葯膳,接下去還有廚人、點心、節氣和融合4個主題。

或許主創是想把食的話題做出文化延伸,通過食器、食性、風俗等豐富食文化的內容,卻很難將8個主題找到彼此的關聯。

更不能讓人接受的是,過去以民俗、民風、民間為主角的《舌尖》在這一季中登堂入室,進入了大飯店。

儘管大廚、大師們各有一套關於美食的理論,但比起老手藝人則少了質樸與天然,多了功利和銅臭。大家都忙著給自己打廣告,王婆賣瓜、自吹自擂。

(這位大師說不能讓「花打四門」這一獨門絕技從他手裡失傳,呼叫下山西廚藝行,真的只有他會「花打四門」了嗎?)

畫面硬傷遍地——

第一集講鐵鍋廚師顛鍋的一段,鍋都能莫名其妙顛出鏡頭,想問問創作組後期剪輯、修片的時候是喝多了還是把眼鏡蒙上了?更不用說過爆、欠爆、虛膠、畫面模糊不清,已成了家常便飯。

難道你們請了一個假的國際獲獎攝影師?

(黑漆漆的一塊屏幕,指望這個給我食慾嗎?)

(這麼大的特寫,我怎麼看魚是如何在鍋里轉的?連續保持這種構圖,是只想讓我看魚頭?)

(這個曝光,這個對焦?1080P你給我看這個?)

對白節奏、劇情轉折、內容銜接等問題同樣是一地,吃瓜群眾沒誰會去研究這些,但是看得不爽的瞬間齣戲的直覺一定是有的。

幾乎每一集里都出現過這樣一個問題:劇情前一秒明明講的是一件器物或者一款食材,下一秒就變成了廚師話題或者歷史話題。

這些話題之間,除了畫面相對比較連續,其他部分壓根沒有關係,害得李立宏自帶撩妹氣質的聲音也沒有魅力了。

(兩張圖幾乎幾秒之差,就從養生講到刀工)

敘事上簡直如撲盲子,天上一腳、地上一腳。

開始一群挖藕的工人正在忙碌著採擷藕段,關於藕的故事漸漸開啟。哪想鏡頭一轉,作品把人帶去科爾沁講魚。講了一會流水賬,鏡頭又瞬間任性地掉頭,繼續講藕,故事從挖藕工和市井裡演到餐廳里。

半晌畫面又切入廚房,大廚伴著解說詞在做全藕訂婚宴,席上一個個被擺出造型的菜肴如同枯木,讓人味同嚼蠟。

(這個航拍畫面,其實在說泡菜罈子)

知識硬傷也是一地。

四川傳統小吃麻辣燙與缽缽雞是有明顯區別的,卻被節目混為一談; 宜賓雙河葡萄井才是涼糕的出生地,節目組非得把它安插去樂山, 水盆羊肉的發源地也從渭南搬了家……

嚴謹闕如、錯漏百出,第三季你究竟想玩什麼?

片中提到,鐵鍋歷史最早始於秦漢。

根據史料中有記載,真正運用鐵鍋炒制食物是在宋代,宋代以前的食物多用煮法。此外,秦漢時期對不同階級使用不同的食材和器皿品級都有嚴格規定,大規模使用鐵器幾無可能。

從豆瓣詳情頁的介紹上可見《舌尖上的中國》新一季的主創成員有了一次重大調整。

沒有被人肉到的黃鶴、央視新聞紀錄片大腕劉鴻彥、擅長旅遊紀錄片的沙洛都是來頭不小的紀錄片導演,唯一被放上名單的攝影師還是來自國外的貝尼托· 斯蘭吉奧,參與過國際獲獎紀錄片的拍攝。

已經無需過多解釋了,僅看這些人的履歷,這是一個接棒中國最牛美食紀錄片IP的陣容嗎?

《舌尖上的中國》在第一季推出時,就沒有打下一個長壽IP的根基,個中問題因節目太火爆被忽略掉了。

當初陳曉卿效仿BBC拍攝《舌尖上的中國》,用美好的畫面美和感人的故事來打動觀眾。拍攝手法和敘事方式很大膽,儘管不夠成熟,但因為獨樹一幟得到了社會強烈的反響。

但是,這些手段很難保證節目能一季一季持續拍下去,一個IP如果能夠長壽,核心在於內容,而每一個優秀的系列都有一根堅硬的骨頭。

《舌尖》第三季每播出一集分數就大跌一次,表面上欠缺是內容質量,可關鍵的在於骨頭。這個骨頭不僅僅是美好的畫面、不僅僅是新奇的故事,不僅僅是動人的情懷,而是深挖飲食文化,將中國歷史、風物人情、如詩情懷打碎了揉爛了,以最直白的形式,最有效率的表達把觀眾死死摁住的能力。

《舌尖》第一季說的是食物本身,第二季說的是食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第三季要講什麼才會不至於重複又好看呢?

新團隊試圖劍走偏鋒講故事,從工具、風俗、觀念別開生面,可是沒有骨頭,就不會將創意合理髮揮,不會將發散性的點最終熔冶為一爐,欠缺對文化的深挖和沉澱,所以創意最終淪為滿是槽點的硬傷。

所以,第一集這樣的好題材,只選了鐵鍋、蒸籠、腌制用的罈子應景一下,匆匆過場,草草了事。

其實中國很多民用的炊具來自於祭祀的禮器,中國是禮儀之邦,這裡面有太多有意思的事可挖了;多少器具隨著國家興衰誕生與覆滅,多少地域飲食在歷史的熔爐中更迭、演變。

這麼好的選題,為什麼只是憑一口鐵鍋來代言?

說到出鏡率最高的鐵鍋,其實並非章丘的鐵鍋就是最好的。各地飲食習慣不同,對鐵鍋的要求也不一樣,很難說章丘的鐵鍋到了廣東或者四川一定好用。鐵鍋的鍛造工藝和金屬含量的配比不同,鍋的深度、邊沿的寬度、鐵皮的厚度不同都能影響菜肴烹飪出的口感。

比如在第一集中打醬油的蒸籠,湖南瓦罐湯善用的瓦煲,廣東人熬老火湯常用到的砂鍋,都是現實中華器物洋洋大觀的活化石。

中國的蒸籠甚至走進了法國米其林三星水平的廚房,它聚攏溫度、用蒸氣鎖住食物口感、且能使食物出籠時帶上竹片的芳香的功能,這是多好的素材啊,為什麼不用呢?

僅憑一個點帶動一個面的敘事方式是BBC常用的,這個套路可以用,但不能成為創作者因偷懶而常用的定式。

當BBC因為信息量過大時,絕對不繞開需要深挖的故事,因為用套路絕對不會打動觀眾的心。

說了半天,槽點太多,清單太長。

實在無法給這個曾經中國最牛的IP的撲街一個合理的解釋。

說誠意缺席、情懷下線、創意不足、內容不精都已經是屁話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基本職業心,我家門口賣煎餅的大叔每天來買的都排長隊,可一個煎餅不過4塊錢,他不愛說話,可大家都很尊敬他。

為什麼?無論貴賤,他對得起自己吃的這碗飯。

電影爛番茄為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爛番茄 的精彩文章:

這部影片,將把所有奧斯卡熱門重新洗牌

TAG:電影爛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