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要發射 12000 顆衛星,能提供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嗎?
上周,馬斯克的 SpaceX 執行了一次「獵鷹 9 號」火箭的常規發射任務,這次任務不執行招牌式的第一級火箭回收,發射的也不是什麼機密衛星,但比較特別的是,SpaceX 在完成主要任務西班牙 Paz 衛星發射的同時,「搭車」把自己的兩枚小型衛星送進了軌道。
這兩顆衛星昵稱是法國偵探漫畫《丁丁歷險記》主角的名字,「丁丁-a」和「丁丁-b」,他們是 SpaceX 「星鏈」(Starlink)計劃的一部分。這兩個衛星會在接下來一年內進行對地面的通信測試,在計劃中,未來兩年 SpaceX 還將發射 12000 顆這樣的衛星進入軌道,目的就是給全球的用戶推出無處不在的高速互聯網服務。
就項目規模來說,「星鏈」計劃是非常驚人的。自從蘇聯 1957 年發射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之後,截止 2013 年人類一共發射了大約 4600 顆衛星,其中有大約 3600 顆已經失效或廢棄。但在「星鏈」計劃里,第一部分就需要向 1110 公里到 1325 公里的近地軌道發射 4425 顆衛星,在 2024 年的遠期計劃里,還需要向 340 公里的近地軌道上發射 7518 個類似的衛星。
在 SpaceX 向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的申請里詳細描述了這個計劃。報告稱,這些衛星將是發射 Ku 、Ka 和 V 波段微波信號的通信衛星,衛星將使用相控陣天線,可以無需機械旋轉部件向多個用戶提供微波信號瞄準。所有的衛星之間將互相通信形成網路,不同軌道之間的衛星也可以互聯消除延遲,最終可以實現向全球任意地區的用戶提供 1Gbps 帶寬的互聯網服務。
在實際的服務中,用戶將從 SpaceX 購買一個披薩盒子大小的終端,這種終端相當於接受衛星電視的天線,但使用性能更強的相控陣天線,把微波信號轉換成普通 WiFi 信號供用戶使用。
從 SpaceX 提交的申請和報告中看,「星鏈」計劃理論上的性能非常高。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一次性批准了 Ka、Ku 波段的使用權,這兩個波段比手機使用的 5G 標準波段寬得多,理論上可以支持大數據量的衛星地面信號互通;同時因為頻率較高,可以把衛星天線做大而地面接收終端做小。
計劃中的衛星性能非常高。因為軌道較低,單顆衛星需要在飛躍用戶的幾分鐘內連續瞄準用戶,還要提供 1Gbps 的帶寬,這樣性能的衛星現在並沒有可以參考的樣本。
「星鏈」計劃第二階段在 340 公里的低軌道部署的 7518 顆衛星,將主要用於提升帶寬和消除延遲,而發射這 7500 顆衛星需要執行多少次火箭發射目前還不好估計,但數字一定很驚人。
SpaceX 稱,初期只要發射 800 顆衛星入軌,「星鏈」計劃就可以初步提供服務,只不過速度會略慢,靠近南極、北極的地區暫時沒有服務。同時為了向政府承諾不會讓如此多的衛星霸佔軌道,SpaceX 稱「星鏈」計劃里的衛星都具有軌道控制推進器,可以在退役或故障 1 年後落入大氣層燒毀,而不是成為太空垃圾。
「星鏈」計劃聽起來非常驚人,但這麼計劃的不止一家。創業衛星公司 WorldVu 也推出了一個衛星互聯網計劃 OneWeb,計劃在 1200 公里的近地軌道部署 650 顆衛星,衛星大小相當於一個冰箱,重約 200 千克,可以向用戶提供 50Mbps 帶寬的互聯網服務。目前 OneWeb 已經獲得了 17 億美元的投資,投資方來自高通、軟銀等公司。另外,三星也有一個 4600 顆衛星的星座計劃。
另外,Google 曾經計劃的氣球互聯網,Facebook 計劃的無人機互聯網,都是原理上差不多的計劃。
這些星座計劃願望都非常美好。一方面,大批量的衛星生產可以讓衛星的單價大幅降低,從目前的數千萬美元降低到百萬美元;另一方面,包括 SpaceX、藍色起源在內的私人航天公司越來越多,發射火箭入軌將會越來越便宜。SpaceX 預計,到 2025 年,衛星互聯網服務會給公司帶來 300 億美元的年營收,發射業務藉助這股東風也會達到 50 億美元的規模。
按時間來計算,2025 年會很快到來,但目前只有兩顆衛星上天,計劃最終實現看起來還很遠。但一旦實現,可能會威脅現有寬頻運營商的生意,因為地面上需要的光纜、交換機都不再是必須的了。
但飛在天上的衛星也不是萬能的。馬斯克在 2016 年「星鏈」計劃剛剛公布的時候就說,可能不會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因為顯而易見的原因,馬斯克認為這項服務不會得到政府的許可。他同時說,「如果他們不安,可以把我們的衛星炸掉。所以我們可能不該在那裡提供服務。」
題圖/SpaceX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匡威在倫敦開快閃店,亞馬遜成為去年美國最熱議品牌
※阿特伍德的又一部作品要上電視,是《瘋癲亞當》三部曲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