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移動硬碟了解一下?
在動畫《哆啦 A 夢》里出現過的各種神奇道具都曾經讓童年的我們羨慕不已,其中讓成績爛到爆的大雄吃了以後成績突飛猛進的記憶麵包無疑是我們在臨近考試時最希望得到的東西了。
當然不止是考試,從古代人類結繩記事起到今天層出不窮提高記憶力的方法,記憶一直在小到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大到全人類知識和經驗的傳承以及延續中扮演著重要作用。
為了方便保存並傳承這些記憶,人類發明了文字,發明了紙筆,到現代更是發明了電腦......然而這些發明始終需要我們的大腦主動地去「理解」並「學習」前人留下的記憶,並不像記憶麵包那樣吃下去記憶就能自動「出現」在腦子裡了。
近年來興起的一項名為「DNA 存儲」的技術或許能讓你成為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
DNA 移動硬碟
1946 年 2 月 14 日,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ENIAC 在美國誕生,佔地 170 平方米,重達 30 噸,而且起初並沒有存儲空間;
ENIAC
1956 年,IBM 推出了 350 RAMAC,成為世界首個硬碟。雖說它足有兩個冰箱的寬度,但是其存儲容量僅有 5MB;
IBM 350 RAMAC
此後,硬碟不斷變小,存儲空間也不斷地增加。到今天,一部智能手機的存儲空間基本上都從 32、64GB 起步了。然而即使是這樣,在拍個動輒一分鐘幾百兆的 4K 視頻,下個大型遊戲幾十 GB 的今天,大家還是在吐槽空間不夠用不是么?
於是科學家們將視線從傳統的存儲介質轉移到了一個人人生來就有的存儲介質——DNA 上。
作為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生物都攜帶的遺傳物質,DNA 具有體積小且耐用的特點,能保存很長時間(這也是為什麼科幻片能有利用恐龍 DNA 將恐龍復活的橋段的原因了);此外,DNA 的信息存儲密度十分巨大,據估算可達到 215PB/克(1PB=1024TB),1 克 DNA 的容量即可等同於一個數據中心的容量了。
將來的數據中心恐怕會是由一排排 DNA 組成了
而要想在 DNA 中存儲與取出數據,要做的也只是設計一套密碼錶,將數據從二進位的 1 和 0 轉譯成 DNA 分子中的四種核苷酸鹼基 AGCT,即腺嘌呤(Adenine)、鳥嘌呤(Guanine)、胞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反之亦然。
事實上,針對 DNA 存儲的實際研究也早已開始。
像微軟在 2016 年 4 月就從生物初創公司 Twist Bioscience 那裡購買了 1000 萬個 DNA 分子,用於研究在 DNA 上存儲數據的技術。
而在近日,微軟與華盛頓大學分子信息系統實驗室(MISL)合作,將總大小為 200.2MB 的 35 個文件數據存儲到了 1300 萬的 DNA 中,並在一個有 1030 萬條 DNA 序列的池裡找到並解碼了這些數據,且過程中沒有發生數據丟失的情況。
而在這次實驗中,科學家們也使用了一種名為「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借鑒了計算機上的隨機存取內存 (RAM))的技術以實現對數據位置的確定以及解碼,通過改進的演算法,DNA 解碼時的容錯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至少沒有發生數據丟失的結果即是證明。
這麼誘人的技術為何遲遲未推廣呢?成本自然是關鍵因素。雖然微軟並沒有透露此次項目的成本,但以合成這些 DNA 的 Twist Bioscience 賣給企業用戶每個鹼基 0.04 美分的單價計算,這個項目用到的 15 億個鹼基大概就要花費掉 6000 萬美元。當然,這還僅僅是存儲 200MB 數據的費用。
此外,這些被人工合成的 DNA 並不能被人類的大腦所識別,要想達到「記憶麵包」那樣的效果,腦機介面等技術更是難題。
但是,如果未來那一天真的到來了,我們會變成硬碟嗎?
對於腦力的解放
1974 年,一具 320 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標本在東非被發現,被取名為「露西」(Lucy),成為人類的祖先;
Lucy 的骨骼化石
經過了幾百萬年的進化演變,人類才逐漸掌握了刀耕火種的農業,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通過對蒸汽、石油、電力的使用,人工勞動被逐漸取代,四肢得到了解放......
誠然,幾百萬年的人類進化史對於整個宇宙上百億的歷史來說是滄海一粟,但是對於平均壽命只有幾十年的人類來說,這樣的進化速度或許並不夠快。然而與此同時,人類的這顆腦袋要想裝下百萬年來留下來的所有經驗以及智慧已然是不可能的事了。
所以,在這個矛盾的背後,解放人類大腦也許是前進的必經之路。
在電影《超體》中,由斯嘉麗 · 約翰遜扮演的女主的腦力被藥物從 10% 逐漸開發到 100%。期間她經歷了情感的逐漸消失、身體機能到判斷力的極大提升、看到物質的本質以及萬物的歷史......最後到達 100% 時,ta 給博士留下了一個 U 盤,將知識記錄其中,而自己則消失於無形,存在於萬物中。
截圖自:《超體》
以上可能就是大腦被解放的結果之一:當把全人類的知識濃縮於幾克 DNA 當中並注入大腦中時,每個個體的腦力無疑將會得到巨大的提升,或許都將成為通曉古今的「神」。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只是未來有了如此能力的人們所想的或許不是我們現在所能理解的吧。
「我無處不在」,截圖自:《超體》
GEEK君有話說
大自然用精妙的搭配和規律造就了 DNA,最終促成了人類的出現;而今天的人類則試圖通過運用和改造 DNA 用以記錄並傳承自然界的這些規律。
究竟是自然界假借人類之手讓具體規律的百花齊放體現於生命的傳承,還是人類利用自然規律服務於自身物種的傳遞與進化?沒有人能說得清,又或許這所有的前因後果都早已藏在了這雙螺旋的 DNA 所蘊含的信息當中。
福利社
你如何看待 DNA?你認為《超體》中主角融入萬物的情節能實現嗎?歡迎留下你的看法與大家交流,極客君精選了一份好禮相送。
今天送福利給留言獲好評最多的 1 位小夥伴
歡迎大家積极參与
本期獎品是
【 《成功心理學》實體書】
獎品配合「每日簽到」一起食用會更美味哦~!
上期獲得
【 《未來時間使用手冊》實體書】
的小夥伴請在 24 小時內
為了避免重複獲獎,讓更多小夥伴獲得福利,本活動同一個微信 ID 兩周內只可中獎一次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極客視界】所有
轉載或合作請回復【求約】
※眾籌排行榜 | 任天堂 Nintendo Labo 的創意是抄襲他的?
※回復「在嗎」的 5 大技巧
TAG:極客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