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盤點:「舌尖3」里存在哪些食葯不安定因素?
2018-02-28 14:59 | 台州市場監管
《舌尖上的中國3》終於在一片噓聲中落下帷幕,對於這個最受關注紀錄片的續集,有人評價:為賦新詞強說愁;有人評價:畫虎不成反類貓。三季豆瓣評分分別為:9.3、8.4、4.1。完美印證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麼低的評分,大概、可能、也許是因為「拉完拉麵去看孩子落淚」的情懷,滿屏幕植入廣告的營銷,以及「好友不能同桌」的所謂「傳統」。
但這些都不是市監菌所關心的,作為監管部門,我們將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梳理《舌3》中的「食葯不安定因素」。
草藥煲湯
第四集《養 食療並用的中華葯膳》中,大篇幅介紹中藥在中華美食中的應用,包括蓮子、當歸、中藥豬蹄等等。
把中藥加進食物做成膳食,不用吃藥就能治病,好牛啊!
科普時間:中藥能不能當食材,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做了明確規定,共101種」食葯同源「品種,包括我們常見的丁香、山藥、姜、蓮子等。在名單之外,也有部分中藥可用於保健食品。但是!一旦將上述目錄之外的中藥添加到食品中並生產銷售,將直接觸犯《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之規定。該集出現的「牧蒿」、「鐵芒萁」以及中藥豬蹄中的不知名草藥均不在名單中。
中藥口紅
第四集《養 食療並用的中華葯膳》中,一個小姑娘,自己用中藥、茯苓粉和疑似來自某寶的三無化學原料自製「中藥口紅「。
中藥不但能吃能療,還能用,多麼強大啊
科普時間:根據國家食葯總局2015年頒布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化妝品禁用組分1388項,限制組分47項。小編翻了翻,找不到對於中藥的禁用規定,可能是總局怎麼也想不到有人會用中藥做口紅。同時,對菌落的要求是500CFU/g,純手工不添加的口紅能否達到標準不得而知。而這些口紅一旦銷售,將構成《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規定的「無證經營」,涉嫌違法。
送湯媽媽
第四集《養》中,廣東的鄭某在自媒體分享煲湯心得並往寫字樓送湯。
科普時間:根據《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規定,網路經營食品需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也就是說,鄭某需有實體餐飲店方可往寫字樓送湯。在紀錄片中,如果鄭某有許可證,那麼紀錄片就會介紹鄭某的店,而不是單單介紹她個人。所以,鄭某極大可能涉嫌違法。
竹青摔面
第五集《食》中,孫竹青在店門口做摔面,吸引更多人到店中就餐。
可能是市內燈光太暗或者廚房太小,為了拍攝效果,選擇在空曠地帶拉麵。
首先,這是明顯的「佔道經營」,不過這是城管的職權範圍。我們要說的重點是「防塵防蠅」問題。根據國家食葯總局《食品經營許可審查通則》(試行),室外摔面是明顯不符合相關規定的,食品極容易受污染。
在整部紀錄片中,出現過許多餐飲店和餐飲從業人員。場所中,極少見到三防措施。人員中,有的沒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有些佩戴首飾,有些人沒戴手套,有些沒有按規定洗手。眼裡只有味道、情懷,卻忽視安全,這是本末倒置。
井水泡菜
第一集《器》中,四川人製作泡菜時,將井水和蔬菜一起倒入壇中製作泡菜。
天然的水,泡出最天然的純正泡菜。
科普時間:生水加工直接入口食品,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生水中可能存在寄生蟲、微生物和重金屬超標等系列問題,建議燒開後再食用。
(原標題《《舌尖上的中國3》「食葯不安定因素」大盤點》編輯 金晨)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