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萬別信房價大跌,這些數據不騙人!

千萬別信房價大跌,這些數據不騙人!

現在存房子就和存錢一樣,房子是本金,租金是利息

這是「一見財經」第66篇原創文章

房價漲漲跌跌,虛虛實實,即便是國家統計公布的數據也很難準確反映房價的真實情況,但有些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01

首先來看房地產開發商業績,這個指標可以很好的反應過去一年房地產市場的情況,都是上市公司財報,造假的可能性很低。

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滬深兩市共計79家上市房企披露2017年度業績預告,包括扭虧企業在內,62家房企業績預喜,佔比高達78.5%。

從預告凈利潤變動幅度來看,實現增長的企業有60家,佔比接近八成,僅7家虧損,且都是首虧。

已經披露業績預告的這79家房企大多數是中小房企,個別幾家銷售規模千億元量級,綜合來看,2017年,預計房地產板塊凈利潤大面積預增且增幅明顯,業績將處在高位。

現在距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一年有餘,但79家上市房企預告凈利潤增幅明顯,這該如何解釋呢?

可靠的說法有兩種:

1、已經公布業績預告的以中小房企為主,這些房企的主要陣地都在三四線城市,他們業績好,說明去年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較快。

2、三四線房價上漲快,最主要的推動力是棚改項目,具體做法是貨幣化安置,棚改創造剛需,貨幣化改造吹大泡沫。


02

調控房地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再來看,地方政府是怎麼做的。

過去半年時間,很多地方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其實已經「走樣」,儘管他們也在高喊「房住不炒」,但已經在悄然鬆綁。

據數據統計,從2017年10月份以來,短短5個月時間,全國就有包括鄭州、長沙、合肥、西安等近20個城市與地區發布了引進人才的新政策。這些政策大都包括定人群提供購房、落戶等優惠。

《中新社》最近刊發標題為「多城『以房搶人才』大戰升級」一文中指出,落戶寬鬆、提供購房補貼、降低公積金使用門檻……近期中國不少二三線城市加入人才爭奪大戰,房子成為各地拋出的吸引人才「殺手鐧」。

《經濟觀察報》刊發的「以人才的名義,18城限購鬆綁虛與實」一文中指出,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至少有10多個限購城市打響了吸引人才的戰役。

在一位大型上市房企決策者看來,引入外來人口的政策可能並非只為支撐樓市乃至地方財政而設,但對增大未來樓市空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選擇這種方式激活市場,實際上可以解決城市發展後勁的一系列等問題。

以武漢為例, 2017年10月11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這個專項政策幾乎放開了大學生落戶的全部條件,要求最低學歷是全日制大專,碩士、博士不受年齡限制。

據武漢市官方統計,落戶新政實施後,僅一個半月全市新增辦理落戶60960人,大學生5.5萬人,這一數字以每天超3000人的速度增長。

2017年全年,武漢共吸引大學畢業生落戶13.96萬人,是2016年同期的6.35倍。

儘管當地政府並不樂意將「人才計劃」與樓市翹尾行情聯繫起來,但種種跡象表明,招徠人才的政策遏制住了房地產市場的下滑。

要知道,有人口流入的城市才有未來,在中國人口進入存量時代,誰能吸引到更多的外來人口,誰才能賣出去更多房子。


03

2月16號,大年初一,新華社發布文章《"房住不炒"讓房價漸回理性》指出:日光碟、地王熱、開發商坐地漲價……類似樓市"高燒"現象逐漸退幕,在"房住不炒"指揮棒作用下,供需兩側發力的調控政策效果顯現,房價漸回理性通道。

有觀點認為,這是為2018年的樓市走向定下了基調,但「回歸理性」可以解讀的空間很大,不排除理性上漲。

比如說,去年全國賣地收入就創歷史新高,在地價占房價如此大比例的今天,未來房價不漲都難。

財政部1月25日發布的「2017年財政收支情況」顯示,2017年1~12月累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2059億元,同比增長40.7%。

一位土地專家稱,「這是意料之中的結果,一方面地方政府供地增加,另一方面樓市銷售情況尚好,房地產企業的拿地需求也比較旺盛。」

假若把土地比做麵粉,房子比做麵包,也就是說,麵包賣的很快,所以供應麵包的麵粉收入才創歷史新高。


04

房子的價值對應的是錢,房價的短期走勢看金融,這一點從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鬆緊變化M1貨幣量也能看出某些端倪。

M1包括流通中的現金(M0)和單位活期存款,通俗理解,就是可以隨時「買買買」的資金總量。下圖是2013年至2017年M1的走勢。

最近三年M1增速始終保持在1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6年M1增速甚至高達21.4%。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手持大量現金無疑是為了便於隨時消費。

因此,不斷增加的M1餘額,既成為市場需求的堅實支撐,也充分體現出終端消費的活躍度。

房地產作為居民消費的主戰場,從中受益匪淺。最直接的表現是近年來商品房銷售額屢創新高,2017年更高達13.4萬億元。

任志強最近表示:「3月以後肯定有變化,我現在不能再講房價會不會漲,但我可以說,貨幣一定是會貶值的。」

任志強的這番表態,實際在告訴你貨幣貶值的現實是買房能保值增值。

現在存房子就和存錢一樣,房子是本金,租金是利息,這是建設銀行告訴購房者的結論,見下圖:

如果你有錢、有資格買房,一見君倒是建議你,不妨投資一兩套,賣不出去,大不了做房東,把房子租出去。

和2016年那種大漲相比,現在雖然不會獲得暴利,但是也算是有一個人在給你打工掙錢,畢竟無論房地產市場如何變化,房子作為投資屬性的特點沒有改變。

| 一見財經(ID:yijiancaijing)原創,轉載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見財經 的精彩文章:

劉強東的政治自覺

TAG:一見財經 |